大家好,歡迎來到“致月”好孕必讀,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月。
在上節課中,我和大家聊了有關產婦分娩的話題,相信很多還在糾結順產還是剖宮產的孕媽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適合自己的、對寶寶有益的,才是孕媽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而在今天的課程中,小月會和大家聊一聊新生寶寶的糧食問題。
寶寶吃什么?母乳!一定是母乳!
主席老早就告訴我們“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作為新生兒的小寶寶們更是“有奶才是娘”,為此,寶媽更是操碎了心。
關于小寶寶們的喂養,網友比寶媽還積極,早就在網絡上撕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從開始的撕利弊、撕優缺點,你方唱罷我登場,后來逐漸上升到了道德層面,支持“奶粉”喂養的人們認為“母乳喂養就是對媽媽們的道德綁架”;
而高舉母乳喂養高于一切的擁護者們則表示“母乳喂養的寶寶就是比非母乳喂養的寶寶要健康,有條件要喂,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喂!”
只能說“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月首先肯定一點,母乳喂養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沒有之一。但是,要視情況而定,
每個寶媽的情況各不相同。很多寶媽也希望母乳喂養,但是苦于自己沒這個條件,奶水不足是很常見的問題(這個問題以后有機會單獨講);
還有的寶媽因為工作特殊沒有時間,不得不選擇奶粉喂養,所以采用何種喂養方式,寶媽們不能罔顧客觀事實,要視情況而定。
但只要寶媽有條件,首選母乳喂養,至少0-6個月,這半年時間一定要堅持母乳喂養,好處多多,完全不是奶粉等非母乳喂養方式能比擬的。
“母乳”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母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奶水”,雖然其中有個“水”字,但它可比水珍貴多了,
母乳是人類經過億萬年進化形成的乳腺分泌液,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科學研究證實,人類母乳中有196種已知成分,
能夠滿足0-6個月嬰兒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時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夠對嬰兒起到保護作用,而配方奶中僅有40余種營養物質。
所以說,母乳是嬰兒最早的“免疫物質”。
1
母乳喂養對孩子好處多多
第一,寶寶更聰明
母乳中含有嬰兒50%的遺傳物質,哺乳動物在子宮里靠母親的血液滋養,而母乳由血液提供營養成分。
人類寶寶出生時大腦尺寸的發育僅達25%,發育到60%需要6個月的時間,發育到80%需要3年的時間。
而母親的乳汁成分,先天匹配自己寶寶大腦發育需求,里面的酪蛋白、DHA、AA、表皮生長因子、乳糖等都滿足高智商動物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是認知功能發展的物質基礎,
如果非要形容的話,那就是量身定制的“高定服裝”,獨一無二。
英國的科學家曾做過一項8年的研究,將參加項目的300名早產兒分為母乳和非母乳兩組,在出生后四五個月內接受母乳喂養的早產兒,到7歲和7歲半時的平均智商要比非母乳的寶寶高出8.3個點。
而且這個優勢會隨著母乳攝入量越多時間越長,分數越高,智商差距越明顯。
第二,寶寶更少得病
人類免疫系統發展成熟需要3-6年,母乳始終提供著保護作用。
而初乳就更加驚人了,第一天的初乳SIG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疫球蛋白”高達15克,寶媽們記住,千萬不能讓寶寶錯過第一口初乳,非常非常重要。
乳汁里的表皮生長因子、各種免疫球蛋白、雙歧因子、纖維連接蛋白、干擾素、補體成分神經節苷脂、黏蛋白、激素、寡糖、α-乳鐵蛋白等等必需營養物質,都為寶寶提供著免疫保護。
短期來看,母乳有抗感染、抗過敏的作用;
長期來看,母乳可以減少糖尿病、高血壓、白血病、二型糖尿病、癌癥、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病率。
母乳喂養可的寶寶,患哮喘的幾率降低9%,第一年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低于50%。
而和純母乳喂養的寶寶相比,非母乳喂養的寶寶死于肺炎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5倍,死于腹瀉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1倍!差別極大!
第三,生長發育更好
乳汁影響著各個器官系統,比如,
膽鹽依賴脂肪酸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乳糖對肝臟的影響;
ω-3脂肪酸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低鈉、溶質對腎臟的影響;
甲狀腺素、催乳素對內分泌的影響;
紅細胞生成素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DHA、AA對視力的影響等。
另外,乳汁成分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蟲、消炎的作用,還能調節生長因子,酶與激素等,這些都符合人類生命活動的需要。
所以,在嬰兒出生后的這6個月內,喂養母乳能起到最強的保護作用。
如果有條件能堅持母乳喂養到孩子2歲或更長時間,是最好的,這是其他任何食物都不具備的優勢。
上面只是母乳在營養層面的優勢,此外母乳喂養還能夠:
鍛煉寶寶的口腔肌肉
吸吮乳汁跟用奶瓶喝奶對于寶寶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寶寶吸吮乳汁需要很大的力氣,俗話說“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就是這么出來的,所以寶寶吸吮乳汁時,口腔肌肉能得到更好的鍛煉。
口腔肌肉良好發育能更好的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加速輔食的添加和獨立進食能力的形成。
提高觸覺能力
寶寶在吸吮乳汁時,乳頭上的褶皺能刺激寶寶口腔,幫助寶寶完成口腔脫敏,方便未來更好的吸收營養。
非母乳喂養的寶寶缺少了脫敏這一步,更容易口腔觸覺敏感,出現挑食偏食的行為。
給寶寶安全感
母乳喂養的寶寶,寶媽會經常撫摸輕拍寶寶,這樣有利于寶寶全身觸覺能力的綜合發展,提前完成原始的觸覺發育,進入到下一階段的發育中。
寶媽在喂奶時對寶寶的安撫能夠更好的建立安全感,寶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對新環境的適應性也相對更強。
2
母乳喂養媽媽的好處
當我們講到母乳喂養的時候,很多人的關注點都放在寶寶身上,知道對孩子發育極為有利,卻忽略了母乳喂養對于媽媽本身的健康,也有著莫大的好處。
第一,促進產后恢復
孕婦在做產后復查的時候,醫生都會檢查你的子宮大小恢復情況,越快恢復到產前標準越好,否則產褥期感染發燒的風險就越高。
而在哺乳的過程中,催產素的分泌可以促進媽媽們產后子宮的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幫助被撐大的肚子在短的時間內恢復原狀。
第二,改善骨質疏松
媽媽在哺乳時骨質密度下降,但離乳后骨質的密度增加,能有效預防我們將來絕經后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
而沒有哺乳的女性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比哺乳媽媽更高,母乳喂養有利于患妊娠期糖尿病媽媽的恢復,母乳喂養所帶來的體重減輕可能使得后續患糖尿病的風險下降。
第三,減少女性患癌幾率
研究表明,對孩子母乳喂養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婦女患乳腺癌發病幾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過了遺傳因素。
婦女如果對自己的每個孩子母乳喂養超過六個月以上,至少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幾率5%,哪怕她們有乳腺癌的家族病史。
大家熟知的“林妹妹”陳曉旭、“青歌年歌唱家”姚貝娜、臺灣歌星“阿桑”,她們無一例外都是乳腺癌,令人惋惜。
不管怎么說,母乳都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就算奶粉的營養種類再豐富,終究也難敵母乳。
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建議寶寶出生1小時后就開始母乳喂養,寶寶出生之后到6個月大之前盡量堅持“純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會導致乳房下垂?
可能有的寶媽聽到這里會說,“我也知道母乳喂養是媽媽的職責,對孩子最好,但是很多人都說母乳喂養會讓乳房‘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塌陷、干癟、下垂的媽媽誰來可憐?”
哎,大家發現沒有,又是“道聽途說”。
小月知道,有的人說“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生大寶前,我的胸型特別好看,豐盈挺翹的乳房是最大的驕傲。可喂完大寶后,都被熊孩子吸沒了,80C變成了80A!欲哭無淚。”
小月不否認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是,這個鍋寶寶們可不背!
事實上,喂奶后乳房下垂不是寶寶的錯!現有的所有研究都表明,哺乳與導致乳房下垂沒有明確關系。
與胸部是否挺拔的最重要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乳房懸韌帶”組織。
“乳房懸韌帶”就像一條橡皮筋,牽拉著我們的乳房向上,變得挺拔。
當乳房重量增加時,這條橡皮筋就會慢慢變得松弛,乳房也就開始逐漸出現下垂的跡象。直白的講,這真得怨“地球重力”,怪不了別人。
所以,生娃后乳房下垂的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孕期由于激素變化導致乳房變大,當生產后激素恢復正常,乳房自然會變小、下垂;
二是哺乳期乳腺內充滿乳汁,重量會明顯增加,不及時排出反而更容易下垂;
三是年齡偏大,晚婚晚育的越來越多,而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組織彈性必然下降,乳房也會出現下垂;
四是急于恢復身材,減肥健身。如果短時間內體重大幅下降,乳房也是脂肪,不會說全身都減就乳房不減,脂肪可不會聽話,一樣會減少脂肪含量,乳房自然會松弛、下垂;
五是喂奶方式不正確,可能是姿勢不正確,也可能總是習慣讓寶寶吃一側的乳房;
六就是孕期不穿胸罩導致的,原因之前的課程詳細講過,不再贅述。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乳房下垂是自然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
對于寶媽來說,想避免乳房下垂,
一是避免節食減肥,不要因為產后發胖選擇節食減肥,營養不足乳腺體就會萎縮,胸部組織減少,只能下垂;
二是我們要養成正確的喂奶方法,可選擇坐式、側臥式,兩個乳房交替喂奶,保持兩側乳房大小相對對稱;
第三就是正確穿戴胸罩,這都是老生常談了,從孕期開始就需要堅持穿戴胸罩。
最后,如果說上面的方法也太麻煩,一個都堅持不了,那就尋求黑科技吧,改善乳房下垂的技術就是“乳房手術”,比如“乳房懸吊手術”、“假體植入”等,但那就是另一個風險領域了。
最后,小月再講一下有關“開奶”的問題
所謂“開奶”,就是新生兒第一次喝到初乳。
上文小月說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產后一個小時內就要喂養寶寶初乳。
但不同人群有著不同的認知,你知道的常識至少有一億人不知道,還有很多人對“開奶”有著錯誤的認知。
比如,有的人認為產婦分娩后三天才能產奶哺乳,其實不然。
對于開奶,科學的認知是“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越早越有利。
嬰兒在出生時就具有較強的吮吸能力,所以在嬰兒出生一小時內,就應該讓寶寶吮吸乳頭,喝到珍貴的初乳,并且盡可能增加哺乳次數,有利于產婦產奶。
如果是剖宮產媽媽的,會因為傷口疼痛無法顧及,但也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開奶。
寶寶出生后的一個小時之內都會處于清醒狀態,是建立各種條件反射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反射最容易記憶。
媽媽柔軟的乳頭給寶寶的美妙感覺會被寶寶深刻的記憶下來,而有這種記憶的寶寶,就不容易產生乳頭錯覺。
同時,這個時間段也是產婦的泌乳反射、噴乳反射以及寶寶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建立的關鍵時期。
所以在產婦和寶寶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互相接觸的越早越好。
還有,小月要強調一點,大家不要把“開奶”與“催奶”弄混,
“開奶”是產后泌乳,以便讓新生兒吃到母乳;
而所謂“催乳”是用各種方法促進母乳增多,滿足寶寶的需要,讓其吃飽。好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里,關注致月,關愛媽媽健康,呵護寶寶成長,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