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問我讀書的作用是什么?或許,這本書就可以很好地給你解答。
01? 聽死神講一個故事
你聽過死神講故事嗎?這是個用文字喂養的靈魂,有死神作證的故事。
在馬克斯·蘇薩克的《偷書賊》里,死神給我們講了一個人的真實一生,主角是一個有著豐富的“被遺棄”經驗,然而又一再幸存下來的人———生活在納粹德國時期的小女孩莉賽爾,一個偷書賊。
《偷書賊》的故事發生在1939年戰火紛飛的德國。
9歲女孩莉塞爾的父親,被蓋世太保劃為“共產主義分子”而被捕,不堪生活上和政治上雙重重負的母親,被迫將她和已經罹患重病的弟弟送往慕尼黑遠郊的一個寄養家庭。就在途中,可憐的弟弟被死神帶走了,不久生母也失蹤了。于是,呼嘯的火車、清冷的墓地、母親哀傷的臉,成了小莉塞爾終生揮之不去的夢魘。幸運的是,收養她的家庭倒是一個好人家。
養父是個愛拉手風琴的粉刷匠,灰色的眼睛給人帶來平凡卻溫暖的安慰;養母是個嘮叨婆,每天咒罵著一切,其實卻很善良,你也可以理解為是窮苦的日子,把女人逼成這樣的。他們沒上過小學四年級,卻有著人類最初的善良純真。
莉賽爾還有一個好朋友,一個崇拜杰西·歐文斯就要把自己涂成黑色的,單純得要命的小男孩,他們一起成長。還有那些古怪的鄰居們,他們慢慢建立著聯系,融為一體,在一條以天堂命名的窮苦小街上,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然后戰爭來了,納粹來了,制度像無情的靴子隨意踐踏著窮苦人民的感情,乃至生命。人們受傷,分離,恐懼,沒有任何希望地延續著自己的本能生命。在這樣惶惑不安的時代中,女孩偷書,閱讀,寫作,給別人讀書,用來喂飽自己的靈魂,并幫助著周圍的人。直到炮彈奪走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死神一次又一次來收走靈魂。而她最終因為夜里在地下室寫作,而躲過了一次慘絕人寰的空襲,成為天堂小街上幸存下來的唯一生命。
02? 黑暗時代里的溫暖
如果說戰爭是文學作品永恒的黑色主題,那么二戰無疑是其中最為濃重的一筆。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殘酷的:數以萬計的猶太人在納粹種族滅絕政策中被戴上大衛之星,遭到歧視性的待遇,甚至是慘絕人寰的殺戮。而成百上千萬的人民,包括德意志人民在內都經受著顛沛流離的痛苦,與死神迫近的恐懼。
但是,請不要懷疑這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
我們永遠沒法忘記夏日午后氤氳著香氣的香檳酒,父親悠揚的手風琴聲驅散了戰爭給小莉塞爾心頭帶來的陰霾;盥洗室里父親教她如何卷香煙,銀色的眼眸里閃爍著慈愛的溫柔光芒。
還有揮舞著木勺的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永遠先為小莉塞爾盛上一碗媽媽味的豌豆湯;母親看似粗魯暴躁,卻在一個落難的猶太朋友深夜造訪懇求庇護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向他伸出援手。
還有那有著斑駁墻面的地下室,那是小莉塞爾的密室和寶藏,她在那里讀書、和猶太朋友談心,并最終逃過了可怕的劫難。是養父母的家,給了女孩一個雖然不優裕但卻安詳的港灣,讓她也像漢密爾街的其他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
除了家,這條天堂小街上還有滿臉憂傷的鎮長夫人,她默默縱容著“偷書賊”的“入室盜竊”,讓莉賽爾隨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甚至還在黑暗的書房里,給饑餓的孩子準備了圣誕夜的點心。
還有青梅竹馬的男孩魯迪,他們曾經在漢密爾街布滿塵土的大路上舉行過多少次賽跑,我們局外人已經無從知曉。他贏得比賽后最希望得到的戰利品,就是莉塞爾的一個吻,為此,他一直堅持等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當然,莉賽爾身邊的人包括莉賽爾本身,并非完人,都有著人性的弱點。
慈愛的養父,在軍隊中卻是貪生怕死的士兵;
善良的養母,會把孩子打得在地上爬不起來;
給猶太人分享面包的魯迪,也加入了納粹青年團;
用文字幫助他人的莉賽爾,卻是個偷別人書籍的小偷;
作者并不是要刻畫一個又一個,像神一樣完美無瑕的人,但我們在這一個又一個充滿瑕疵的人中,反而看到了神跡的存在。
03? 戰爭之殤
以往我們接觸到的類似題材作品,如《安妮日記》、《辛德勒的名單》等,多從猶太人的視角切入,控訴納粹統治之下猶太人民的罹難、戰爭的罪惡。
而這部小說卻是從德意志人民的角度入手,描繪了漢密爾街上善良的德意志人民群像:他們質樸純良,愛好和平、厭惡戰爭,卻在政治環境的壓迫下如履薄冰地生存。
莉賽爾一家人,時時遭受著饑餓和貧困的侵襲,卻冒著生命危險掩護了一名身處險境的猶太人。
養父拒絕加入納粹黨,并沖破蓋世太保的阻攔,送給一位正在游街的體弱的猶太老人一片面包。沒受過什么教育的他實在沒有什么明確的政治主張,他的想法很單純:猶太人救過我的命,我們是朋友。
故事的結尾,漢密爾街在炸彈中灰飛煙滅,
因為這個世界,已經配不上他們了。
04? 讀書的作用
小時候,家長老師告訴我們,用功讀書,將來你就可以找得到適合的工作,賺得到錢,過上輕松一點的生活。
其實,讀書不僅僅是可以一個人實現階級跨越,進入知識分子的行列。
讀書,還可以讓你為自己的行為和現在所在的事情找到解釋,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意義和價值。這種價值不是以財富衡量,人生的意義也遠不是身份聲望。閱讀,可以提供你很多種意義,很多種夢想,星辰大海固然美,茶米油鹽也是煙火人生。
讀書,可以搭建一所屬于自己的避難所,每一本書都是一磚一瓦,這是用文字砌成的堡壘,足以讓你逃離幾乎人世間所有的悲哀。
《偷書賊》里的莉賽爾,就很幸運地擁有了這樣一座堡壘,即使外面炮聲轟鳴,依然聽得到內心的聲音。
愿你也可以擁有這樣的精神世界,每一本好書都是保護你的盾牌。如果你的世界還想接受更多經典書籍,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讓知識有趣一點”,每一步經典都值得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