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地不加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
解讀:
父母在時,聽話容易做到,但父母去世,內心無所忌憚,行為還能一如既往,那才是難能可貴,這才是真正的孝順。有多少家庭,父母死后不久,就開始忙著分家產,兄弟姐妹爭得死去活來,更有甚者,父母生前都不能做到孝順,何況是死后呢。人前人后表里如一,才是誠一不二。能將父母好的教育傳承下去,把好的家風推己及人,對父母來說是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