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注釋】

▲父在觀其志:觀其事父之心,侍奉父母能否真心誠意。志:《說文》:“志者,心之所之也。”《毛詩序》:“在心為志。”

▲父沒觀其行[xíng]:觀其居喪之禮,父母去世以后真心哀慟悲傷。“沒”,去世。

▲觀: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體驗,觀得深入,觀得廣泛。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三年”指長期。“父之道”指“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長期保持這種感恩之心,父母生我、養我之恩情。

【譯文】

孔子說:“當父母在世的時候,觀察其事奉父母的心志;當父母去世后,觀察其居喪的行為;長期不改變這種對父母的孝敬之道,可以稱為孝了。”

【學而思】

“觀其志、觀其行”是內心和行為都要做到真心誠意,父母活著的時候,真心誠意的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真心的哀慟悲傷,做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篇》2.5)”

【知識擴展】

南懷瑾《論語別裁》:“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面前,乃至父母去世了,也要言行一致。說得到做得到,長期保持言行一致的態度,這才是孝道啊。”

蕅益大師(明末四大高僧中最晚也是影響最大的,中國凈土宗第九代祖師。)《點睛》批注里說到,這一句話是講孝道,“觀其志”就是“觀其事父之心”,“觀其行”,這里是指父母過世之后“觀其居喪之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