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雙11,人們購物的熱情好高啊!從昨天晚上去上瑜伽課的人數就可以看出來。平日里的周五,練瑜伽的人不少,上小班課高溫瑜伽的也約滿了。可昨天只有4個人約高溫,結果沒約成功;上大課的人也只有5,6個人。于是我昨天從6點到8點20連上2節瑜伽,教課極認真的Lily老師挨個糾正姿勢,課上的酣暢淋漓。大部分人去買買買了,我們這幾個堅持上課的人意外收獲相當于上小班課的授課待遇,算是小確幸。老師糾正姿勢到位,讓我得到了練習后的舒展和快樂。
今天早上打開微信群,全是討論購物的:京東滿199省100,天貓秒殺等等,吸引的我也開始考慮要不要入手一張瑜伽墊。短信也被各種商家發的促銷信息塞滿了。現在的短信已經失去了和朋友溝通的功能。每天給你發短信的都是陌生人的號碼和自動發送的垃圾短信:開發票的,辦大額信用卡和貸款融資的,奢侈品代購的,提醒收快遞的,曾經下過訂單的商家不斷發送促銷信息和積分換購、優惠券贈送的......
以前學習經濟學原理,唯一記得最清楚的是:需求彈性理論。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大,必需日用消費品的需求彈性小。奢侈品價格稍微下降就會引起大幅度購買需求,這是富有彈性;而生活日用消費品的價格無論怎樣波動,需求波動幅度都不太大,需求是缺乏彈性的。今天在商家各種絞盡腦汁的促銷宣傳下,人們對日用品的需求轉化為囤積,即使短期用不了那么多洗衣液,奶粉,油糧,零食......光沖著這么多吸引人的優惠券折后價格,都值得大量囤購。我想,在各種花樣翻新促銷的轟炸下,需求彈性理論是不是不能只考慮商品屬性了,還應該考慮商家的銷售手段。現在看來,日用必需品的需求也會在促銷的刺激下大大增加啊。
電子產品肯定也是雙11銷量大增的一個品類。才發布新款的蘋果手機一定也銷量看漲。說到手機,我想起了我挺喜歡的一位播客主播。我很喜歡她的聲音,她分享的觀點總一針見血直戳人心,她的價值觀,人生觀,消費觀,我都很贊同。她不買房買車,租房卻能過著品質很高的生活。她說她喜歡換新手機,今年一年換了8個手機。我佩服她鮮活、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消費態度。她說,不想要的東西,再怎么便宜也不買,喜歡的東西,再貴,該買還得買。到她這里,商品的需求彈性理論又不能普適了。加入人對待商品的價值觀,外在價格也并不是需求變化的唯一量度了。喜歡的東西,不因為價格高而放棄,不喜歡的東西,不因為價格低而選擇。購物時問問自己的心,自己的喜好,才不至于總被商家的促銷手段所蠱惑。
自己喜歡,一年換8個手機值得稱贊。對我來說,8年堅持只用了iPhone3GS和iPhone4S兩個手機,也值得佩服。到現在還堅持的用著iPhone4S,常有人對我說:你手機屏幕好小,現在這么小的屏幕不多見啦!但我仍然不太想換手機。我不用手機追劇,打游戲,拍照;看視頻和電子書有iPad,拍照用相機,手機上除了導航、微信、播客這類應用,我不想再增加其他應用。也許以后會換新的Apple手機,但我目前還是很享受小尺寸手機放著手心里的掌控感和隨意放入牛仔褲前兜里的便捷感。
我不喜歡,不需要的,再打折也不買。我喜歡的,再過時也不愿放棄,再貴也要買(當然有打折更好啊)。這是我今天的態度,也將是我一生的價值準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