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在我不去交的情況就學會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飯,這個很簡單吧,可是吃飯怎么拿勺子,怎么張多大的嘴,面條要不要嚼,吃的快慢,都是問題。我們總覺得孩子應該會自己吃飯,其實并不盡然。
親戚家的孩子年前來過一次,吃飯時拿著饅頭,幾口下去饅頭沒了,嘴里塞的滿滿的,我趕緊給點湯怕噎著了。喝湯大口大口喝,吃東西跟搶一樣……
這種吃飯的禮儀是一點不知道,原因在于父母教,或者父母根本不在身邊,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跟孩子吃飯通常會說,大口喝,如果有兩個孩子會比賽誰喝的快,而對于營養,餐桌禮儀完全沒意識到。
我們不用注重那么多禮儀,不過最起碼吃飯的標準還是要告訴孩子的。
我兒子兩周就上幼兒園了,當然并不提倡大家這樣做,只是我沒有辦法,自己上班沒法看孩子就送學校附近的幼兒園,那時候兒子就自己穿衣服。
很多人很奇怪,他會穿衣服?如果你不教不訓練就指望孩子學會穿衣服,似乎可能性不大。我兒子穿衣服是我訓練的,早上兒子起床,我告訴他穿衣服的要領,比如,找最大的洞,把腦袋伸進去,然后看看有字的在前面,把胳膊伸進去。
兒子剛開始也不會,不過每作對一步,我就鼓掌以示鼓勵。這樣大概一周之后,兒子都是自己穿衣服。
我們想讓孩子做什么,一定要告訴他要領,并且訓練一段時間。
昨天朋友跟我說孩子很內向,怎么辦?怎么訓練?
然后我們要走,可以帶朋友孩子一起玩問他是不是去?孩子說不知道,其實孩子肯定是想跟我們一起玩,只是不好意思或者不敢說。朋友說,你想去就去,不去就跟媽媽回家。
媽媽把選擇權給了一個內向的孩子,其實這時候孩子真的需要媽媽的鼓勵,出去玩吧,一會就回來了。
只有孩子不斷離開媽媽,嘗試自己去交流,溝通,處理事情,孩子才有機會變的外向。
我兒子小的時候,我會讓他主動去找門口的門衛爺爺玩,或者讓別人帶他走,后來他就自己去找別人玩了。
到后來我訓練兒子穿過整個校園給我去辦公室拿書,去給門口爺爺送好吃的,所以兒子很外向可以跟任何外人打招呼。
前幾天我們去做地推,兒子主動去宣傳單,有人會拒絕,我告訴兒子,有人會不喜歡,沒關系,媽媽相信你并且無論怎樣都喜歡你,愛你。小家伙完全沒有畏懼感,一次次去找叔叔阿姨推廣,她們都非常驚訝,這是我們雇傭的童工嗎?哈哈
孩子其實有無限潛力,你訓練幾次就能實現。
我們一直做遵守承諾的游戲,昨天出去玩,到了九點多,問回家嗎?說再玩十分鐘,我說好,訂個鬧鈴。鬧鈴響了,孩子收拾一下跟我們回家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天使,你的天使有多可愛,需要靠你自己去訓練和發現!
我是何金衛,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如果你也喜歡我,歡迎加我微信heji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