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8月11日早上,睜開眼猛然發現已經過了上班的時間,就索性鉆進被窩,發了郵件,請了假。隨后依照習慣拿著手機隨便地翻看,翻翻豆瓣影評或者更新的新聞。突然看見了那篇名叫“56次求婚不及一句我來晚了”的文章,這是去年火過的一個話題,我知道文章說的一定是自己之前瘋狂喜歡的電視劇《最好的我們》。沒有點開內容,因為已大概知曉。然后突如其來的難過,又不知是否應該下筆寫點什么。隨后到了深夜十二點半時,還是打開了手機文檔,在自己還算清醒的時候,寫點感受。
每次看見這個電視劇的場景,哪怕只是一個劇照,就覺得滿滿的懷舊氛圍要溢出屏幕,攤在桌面上,然后過去就像一個老舊的放映機放出來的片段影像,中間總是有斷斷續續,屏幕上也總是卡出了白色的條紋。而這一切都是在提醒著你,那些從指尖流過的不僅僅只是年華,還有每個人的青春與那些為了酷炫的叛逆所做過的掙扎與“偉大”。自己不曾“偉大”,但確實也曾為了它而努力過,努力著讓平凡的自己變得稍微的有那么一點點不一樣,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方面。就像那類似劇照里面丑丑的藍色校服,自己也總是喜歡在衣服前別上自己喜歡的字母別針,衣服的下擺也總是會親手繡上重要的人的名字。好像這樣就能讓自己記住點什么,抑或是紀念了什么,好像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既想讓所有人知道,又生怕所有人看穿。雖矛盾,但心情是愉悅的,空氣也是甜的。
此時此刻想起了張懸曾唱過: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歡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劇里面的路星河,從最初的執著,到最后的坦然,用了自己最好的十年來陪伴耿耿,甚至陪她去尋找她喜歡的人,這樣的執著總是能讓人看見熟悉的影子。這個影子好像籠罩過很多人很多故事,當然,里面或許也有我自己。路星河教會了耿耿在最好的時光里要做最喜歡的事情,帶她翹課去兜風和拍照,帶她去讀詩會,帶她去看話劇,去看搖滾演出。給她看自己制造的“化學反應”。她喜歡的歌,他可以在那么嚴肅的學校大型活動上突然跑上舞臺,面對所有師生與領導,大膽又理所當然的唱著:“那就等著淪陷吧,如果愛情真偉大。。。”,哪怕歌已經土到掉渣。當時屏幕里充斥著臺下嬉笑的同學和憤怒的老師與領導們,但是屏幕外的自己卻覺得這首歌從他嘴里唱出異常的好聽。所以一直記得當時看這段時的心情,夜晚一遍一遍聽著歡快、甚至略帶搞怪節奏的歌曲,聽到感動,聽到憂傷。
自己不曾有哪怕一次沖上講臺的勇氣,也不曾有壯烈的化學實驗,卻選擇了相同的十年的倔強。倔強到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歡一個他。可是王俞勻曾說:“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廂情愿是種煩惱。”只不過我是后知后覺才發現,真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但卻除了我,因為這種煩惱不是給予自己,而是給予了他人,這或許就是愧疚的主因,就像是被潑過硫酸的傷口,越是想用冷水冷卻它,它潰爛的就越深。
不枉我“耿耿余淮”這么多年
世界上總會有種人,嬉皮笑臉地隨手摘取你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夠到的神仙果,然后卻表現出并不是很稀罕的態度,其實,是有點可恨的。余淮在耿耿的眼里就是這樣一個可恨的人。每一天日出與日落的距離,對于他來說,是半本物理練習冊的成果,而對于耿耿來說,只是光陰的流逝。
劇里陽光灑滿了窗格,照醒了數學課上熟睡的耿耿。陽光仿佛也透過屏幕照進了記憶里熟睡的自己。照在了每個做夢的數學課,照在了練習冊上每一筆倔強的錯誤答案。這就真的像是書中所寫的一樣:我不幸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那種人,沒能力,卻有上進心;沒天賦,卻有夢想;越努力,越難過。
然后回頭發現,陽光照耀自己的同時也照在了身邊人輕松解決難題時肆意的笑臉上。此時的相形見絀,正好襯托彼方的偉岸,嗯,這其實是有點可恨的,可是卻抑制不住一種該死的情緒,叫做崇拜。也許當時年輕的我們,擁有的第一個秘密,就叫做,喜歡。
但是好像年輕時候的喜歡就是會被命運捉弄的,我仿佛都看到了當時上帝戲謔的嘴角。就像耿耿喜歡余淮,路星河喜歡耿耿,老套的三角關系情節。但是卻深深地反射出一個道理:感情,沒有公平可言。它不講道理,也沒有什么原則,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只要對方喜歡的不是你,那么,就一切作廢。于是又想起多年前,在《北京愛情故事》正火的時候,整部電視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竟然只有一句話,就是張歆藝眼眶微紅的大喊:我喜歡你,跟你沒關系。多像后來的路星河,也多像愚蠢的自己。道理總是用殘酷的經驗才能總結得出,喜歡,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但是在一起,卻是兩個人的事情,甚至是,那么多人的事情。
人們總是會說:“能碰見一個這么喜歡自己的人多不容易啊”,耿耿這就是典型的不懂珍惜。但是又有多少人為了所謂的珍惜和陪伴而最終選擇一個人,這樣看起來或許沒什么錯,但是午夜夢回的時候,會不會問自己:你,后悔嗎?耿耿付出了等待與尋找,也堅定的拒絕了路星河56次,最終也終于等到了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的筆尖少年,他帶著背后的歲月,呼嘯而來。像一場七年前的洪汛,越過一整個青春,時至今日終于漫到她的眼前。
很多時候,執著不見得都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有個美好的結果,但是,卻可以給自己一個圓滿的交代。最后,不管結局好與不好,你都終將不枉費自己耿耿于懷的那么多年。
最好的我們,隔著一整個青春
那些突然出現在我們生活里的人,從來都不是等你準備好才出現的,那都是驚喜。不管你是否與對方表達過,也不管你們相遇是不是像劇中的他們一樣的窘迫,但是生活永遠是最精彩的劇本,它不一定會給你最好的,然而它帶給你的一定是最適合你的。
劇中余淮指著樹干說:“你看,我旁邊那個人的名字叫耿耿,和我合在一起,剛好是耿耿余淮” ,耿耿笑著看他,說:“我就是耿耿”。 這就是故事的開始。就仿佛現實中的我們,雖然沒有名字的巧合,沒有意外的驚喜,但僅僅只是一個擦肩卻突然停留的開始,就足夠我日后想起時的欣喜若狂。
相較于暗戀三部曲的其他兩部作品來說,余淮可能是最慘的,作者就像是余淮的后媽一樣,把一個陽光的大男孩所有的驕傲和執著都用現實和意外給擊的粉碎。高中入學時的失誤與重點班失之交臂;用著足夠的實力參加高考,結果卻意外的沒考上清華而復讀,錯過了與耿耿同年考入北京的約定;隨后考上清華,念完后又去美國繼續讀博的時候,母親卻重病拖累。這些年的耿耿跑遍北京的每一個街道,只為了找一個相似的背影。而彼時的余淮已被生活磨去了棱角,失去了勇氣與驕傲,再也不打算回頭打擾。
認識之初,他是最好的他,但是在這之后的很久很久,她才是最好的她,最好的他們之間隔著一整個青春,怎么奔跑都跨不過的青春。生活中的我們,都像是時時都在奔跑的選手,你在追的同時,對方也在奔跑,所以距離總還是有的,就算終于追到持平了,也是起初誰先心動誰完敗的結果。想起喜歡別人時候的自己,膽小又懦弱,什么都想說,但卻什么也不敢說,每次的小集體活動或出行都是最為期待的。不管同行的有多少人,總是能很準確地將目光定位,將可能是絲毫不感興趣的一場出行儀式變成一段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獨家記憶,然后小心珍藏。就算他日對方遺忘的理所應當,自己也能做到仿佛發生在昨日般的記憶猶新。
我們都耿耿于懷過,簡單含蓄過。
我們曾經都是耿耿可惜沒有遇到余淮。
我們曾經都是簡單,也為韓敘改變過。
我們曾經都是蔣年年,為張平瘋狂過。
我們曾經都是洛枳,為盛淮南卑微等待。
我們曾經都是路星河,為耿耿默默付出過。
我們都曾是陳雪君,念念不忘著余淮。
我們都曾是貝霖,為韓敘耍過小心機。
我們都曾是韓敘,有那么一瞬間心疼過簡單。
我們都曾是盛淮南,早就看過洛枳寫在墻上的字。
耿耿于懷,簡單含蓄,橘絡淮南則成枳。
余淮喜歡耿耿,只有路星河知道。
洛枳喜歡盛淮南,只有她自己知道。
此時的你,不管喜歡過誰,亦或等待過誰,那些都是你生命中最好的遇見與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