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余淮,我旁邊的那個人叫耿耿,我們的名字連起來剛好是耿耿余淮(于懷)。”
? 從相遇起,就被你明亮的眼眸吸引,你笑起來的時候,仿佛所有陽光都得為你陪襯。你的聰明,陽光和那不可一世的天之驕子的傲氣在初遇的那一刻,就一覽無遺。
當你說完:“我想和耿耿坐同桌”,將書包的一條背帶隨意地挎在肩上的時候,我好像就開始心動了。你背對著黑板和一臉驚訝的張老師,在同學們不可名狀的目光中走向我,臉上帶著初遇時的笑容,眼睛里裝著的星星,比天上的還要多。
? ? ? 最平凡的三年陪伴,在不經意間成為了整個青春里最耀眼的部分。她說:“你是唯一一個我崇拜的人。”你說:“你要繼續崇拜我。”行政樓天臺的風輕輕掃過,揉亂了少女的秀發,吹走了少年臉上不明的紅暈。
? “你是不是喜歡耿……”面對情敵的質詢,你搶著喝完最后一瓶汽水,仿佛這樣在你和他之間的較量中就勝了一籌。“我喜歡”,你說道,聲音格外洪亮。
? 離島的碼頭,海風很大,那個瘦弱的女孩不小心靠在你的肩上睡著了,你伸出那只離她最近的手,輕輕地攬住她……?
? 大概是最后一次送她回家,目送她上樓,“耿耿”,她轉過頭一臉懵懂地望著你。“我……我……算了,以后有的是機會說。”你害羞地撓著頭,紅暈蔓上兩人的臉頰……
? 高考前一天,你把她約到晚秋高地,你彎著腰,在栽一棵不知名的小樹苗。你記得兩年前她說過:“什么時候我們一起種棵樹吧。”你們一起坐在石凳上,看著漫天的晚霞。你說:“等高考之后,小爺我告訴你一件事,就當是對你的獎勵吧。”你笑了,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初遇的那一刻。
? 可是啊,在命運面前,對于夢想和心愛的她,好像都無能為力。
? 有人說,這部劇里還是希望最后的結局是耿耿星河,而不是耿耿余淮。對于余淮這個人角色,有人失望,有人憤慨。甚至有人抨擊他是渣男。我無意間被劇透,看著喜愛的人被罵,內心是既生氣又委屈,但更多的是不解。“后來怎么樣了呢”我心里十萬個聲音在問,懷揣著十萬分的好奇。
? 原來是這樣啊。
? 結局讓我感到很無奈,很悲涼,心里的郁結遲遲消解不了。貌似兩個人在一起就是happy ending,傳統的想法都這樣,以前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直到看完這部劇。對于我而言,這大概不是能令我滿意的結局,但是卻是一個我很喜歡的結局。“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一個先到。”這本來就是人生的規則,現實的寫照。一部劇最好的是既能填補人心理的空缺,又能給人以生活的啟迪。催人成長的東西往往都帶著痛楚,追求成長就必須忍受心痛的煎熬和折磨。因此,對于我來說,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
? 網友對余淮的指責,我能理解,但萬萬不能接受。
? 沒錯,他的確是逃避了,撒謊了,在女生的角度來說,好像一個男生做了這些事的的確確就有很大的渣男的嫌疑。如果換一個人做這些事,我也覺得他是渣男,可他是余淮啊,是耿耿余淮的余淮,我一點也不覺得他渣,相反,我很懂他。他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是一個心理負擔很重的人,是一個有些沖動和幼稚的人。這些,都讓我覺得他不只是一個活在小說里,活在電視劇里的角色,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自尊心強,所以在自己失敗迷茫的時候選擇一個人躲藏,不愿意讓認識的人,尤其是在乎的人看到自己這般處境,他自卑,他害怕。他是一個心理壓力大的人,所以在面對高考失敗時,把自己關在屋里兩個月,心里的痛苦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沖動幼稚,所以在看到耿耿和別的男生親密時,甩手就走,任憑嫉妒心蒙蔽雙眼。如果說這些是他的缺點的話,好巧,這就是一部分的我。大概因此,我才能這樣理解他,心疼他。每一個真真正正的人,都有那樣或大或小的傷口,在每一個黑夜里獨自疼痛,也是這些傷口,造成我們性格中這樣那樣的缺陷,給心蒙上一層揮不走的陰霾。
? 悅納他人的缺陷,也是對我們自己寬容。
? 換一個角度來說這件事,如果是女方做了這些逃避,撒謊的事,有人會大罵她很渣嗎?我覺得不會。看劇的大部分是女性,評論的也是大多也是女性,因為情感對于女性似乎具有與生俱來的吸引力,我們為愛癡迷著,快樂著,痛苦著。女性的同理心讓人理所應當地理解別的女性,同情別的女性。而我們對于男性,卻有著非比尋常的高標準和嚴要求。而當今時代,女性的婚戀觀念有一些甚至成為社會主流。可是這部劇卻告訴我一個道理:在愛情里,不是男生退縮就一定要被指責,女生退卻就一定值得同情和鼓勵。在愛情里,可以忘卻性別,忘卻一些社會主流婚戀觀念。適合別人的,哪怕是大部分人的,也不一定就適合自己。就像余淮想用力推開耿耿,耿耿卻能勇敢地告訴他:“別害怕,有我呢。以前你喜歡一個那么平凡的我,現在,輪到我了。”
? “愛情的意義本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扭轉命運的手腕。”
? 所以,風再大,雨再大,只要和你耿耿余淮的那個人在一起,每一秒都是最好時光。
? 世界上本來沒有最好,因為有你有我,才有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