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包裝(1min完成)
書名: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建議上架類別:行為經濟學/心理學
作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埃爾德·沙菲爾[美] 魏薇 龍志勇[譯]
書封:無
策劃機構:湛廬文化財富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和印數:2014年11月第一版,2016年12月第10次印刷
二、看整體(4分鐘完成)
這本書講什么的、結構是怎么組織的?
- 目錄,快速提煉結構,嘗試推導本書目標要擁有金字塔思維,按層次展開,千萬不要隨便掉入細節。
先看一級標題
第一部分:稀缺心態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二部分:貧窮和忙碌是如何讓“寬帶”變窄的
第三部分:如何從稀缺走向富足
第一部分開宗明義,講了稀缺的根源,第二部分講了為什么稀缺心態是稀缺的根源,第三部分講了如何改變稀缺心態,結構是遞進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在看二級章節標題以及小標題,看完后的大概了解到主要是從心態心理學方面講我們陷入貧窮和焦慮的原因以及對策,其中出現了很多的陌生名詞:帶寬、管窺,管子視野等。
- 序言,要快速閱讀。關注重點主題,而非個人故事等
忘記看整體了,引言部分很多,一共是17頁,翻開看后基本上都是故事或者實驗加觀點的形式,通過各種故事和實驗引出本書的觀點:稀缺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并帶來一點點好處:我們能夠在應對迫切需求時,做得更好。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損失更大:我們會忽視其他需要關注的事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變得不那么有成就。本書大部分以原創研究為依托,也有一部分對前人案例的新的解讀,涉及到認知科學和發展經濟學等。
三、看細節(10分鐘完成)
尋找關鍵詞:索引、作者強調的詞
本書沒有索引,通過目錄查找了部分關鍵詞匯。稀缺、稀缺心態、專注、帶寬、余閑
看關鍵章節:從中間開始
看了第6章和第二章,驗證了自己在目錄中所找的關鍵詞,另外補充幾個:認知、稀缺陷阱、執行控制力
四、下判斷(1分鐘)
這本書是是什么邏輯?是否值得深入閱讀?使用什么樣的技術閱讀?
這本書是遞進邏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這本書的提到的一些現象有很多和自己的處境相似,而且講到了心理、認知、思維方面的東西,很有必要好好讀一讀,一方面可以更新自己的認知,一方面應該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應當使用分析閱讀的方法,或者參加孫老師晨讀會的精讀活動。
五、粗閱讀(15-20分鐘)
保持較快速率閱讀,需要提前預估閱讀速度,關鍵是找到關鍵字
先整體判斷:本書大約260頁,大概一分鐘要讀13頁。最終是花了18分鐘的時間,快速地翻閱了書中的粗體字,因為本書是實驗研究+結論/觀點的形式,所以只讀加粗的書重要觀點和結論就可以了,翻閱目錄時看到一些新的名詞大部分理解了其含義,也有個別不太理解的,都已經做了標記。
最后要回答的四個問題
1、這本書講的是什么?
講的是稀缺心態是如何導致稀缺的,并且如何改變稀缺的狀態。
2、這本書的結構是怎么組織的?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遞進邏輯進行的。
3、這本書講的對不對,哪里對,哪里不對?為什么不對?
這本書的除了認知、心理方面還講了一些時間管理方面的內容,對自己來講,這些觀點都是一些的新的觀點,通過粗讀感覺大部分觀點都是很有道理的,暫時沒有發現什么不對的地方。
4、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書中列舉的大部分稀缺的案例都是跟自己當下的處境非常相似,時間的稀缺、金錢的稀缺,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自我審視,并對照書中給出的方法更新自己的認知、修正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