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六?《高效能人士的時間和個人管理法則》83 頁
【R閱讀原文片段】
拖延是“內因”時間強盜最常見(多數人公認)的形式。對一些人而言,拖延很常見,“今天事明天做”;對另一些人而言,拖延猶如嘮叨的岳母,每周末都來卻不停止。
我們為什么要拖延?換句話說,我們為什么通常讓至關重要的事排在無關緊要的事之后?可能最普遍的原因是某項特定的重任讓人不愉快。一些人很討厭平衡收支以及安排充實的生活,例如:填寫每月清單、繳稅、結識新朋友、發言講話、答復郵件、倒垃圾、看牙醫、做鍛煉等。高效、成功、健康通常需要我們離開“安逸區”。對于不愉快的任務,我們通常會推遲。但是如果我們推遲它們,讓事件控制我們,我們的效率會降低,從而自尊心也降低。避免這種降低趨勢的唯一途徑是控制我們生活中的事件,即便他們有些令人不愉快。
以下是一些克服拖延的建議:
? 設立最后期限,這會帶來本沒有的緊迫感。
? 先做最不愉快的事,這樣做你便會期待更舒適的任務并每日獲得成就感
? 將任務游戲化,有效地將無味的任務變得有趣。
? 設立獎勵,刺激你快速完成任務。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人們往往喜歡把至關重要的事情排在無關緊要的事之后,這種現象被稱為拖延。造成拖延的最普遍原因是某項特定的任務令人“感覺不爽”,因為它需要人離開原有的舒適區。拖延不僅會降低我們的做事效率、還會影響人的自我評價。
以下是一些應對拖延的辦法:
??設置任務倒計時。
? 先難后易。
??用游戲的方式讓任務變得有趣。
??設置獎勵機制。
【A1過去的相關經驗】
昨天我本來計劃上傳一批拍品到網上,這批東西很零碎,需要先整理、分類,然后再拍照、上傳,我覺得特別麻煩,所以遲遲沒有行動;一直拖到下午才開始,結果時間來不及,原本應該當天完成的任務又得拖到第二天。我覺得自己效率很低下,非常責怪自己。
反思:拍照上傳拍品這件事非常繁瑣,所以我經常都會選擇拖延。這樣做的后果是工作效率不高,我也常常陷入自責的負面情緒中。如果我能采取原文中的一些建議,比如設置任務倒計時、把最難的部分放到前面做、設置獎勵等,應該會有助于我按時完成任務。
【A2 將來如何應用】
目標:孩子最近練鋼琴比較排斥,每天都會想法設法地磨蹭到很晚才練。我計劃明天用克服拖延的幾種辦法,幫助孩子按時完成鋼琴練習。
做法:
1、跟孩子約定一個任務倒計時,最晚8點鐘必須完成練習。
2、和孩子一起對練習的曲子進行難易排序,先練最難的,然后練簡單一點的。
3、在正式練習之前、或者練習的間隙,跟她玩一下“聽音辨音”的游戲,即我在鋼琴上隨便彈一個音,讓她猜是什么,或者反過來她來彈我來猜,當然我要故意說錯,她會非常有成就感。
4、按時完成練習,獎勵她看20分鐘她喜歡的動畫片。
【A2將來如何應用】(修改)
目標:本周六下午,我計劃運用克服拖延的幾種辦法,幫助我按時完成周六大掃除。
做法:
1、制定一個任務倒計時,最晚下午5點鐘必須完成所有大掃除。
2、先做比較最讓我覺得頭疼的事,比如先給狗狗洗澡、再拖地…最后洗衣服。
3、干家務的時候聽一些有意思的音頻節目,會讓我感覺更輕松。
4、按時完成大掃除,獎勵自己一大包零食和看一小時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