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英國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全球成肥胖人口已經超過瘦子,而中國遠超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國界衛紀委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斷上升,從1992年到2015年,超重率從13%上升到30%,肥胖率從3%上升12%,其中兒童和青少年超重率從4.5%上升到9.6%,導致國內各種健身行業、代餐粉、能量卡路里及各種減肥知識層出不窮、五花八門,但各種少吃多動的背后是人們越發對肥胖、焦慮、暴躁以及對自己身體由衷地唾棄、厭惡。
我們厭惡自己肥膩的雙下巴、壯碩的胳膊以及粗壯的大腿,會下意識對自己進行詛咒、謾罵,在心理層給于自己壓力還不夠,還會強迫自己吐下一大份水煮青菜,無油無腥膩的雞胸肉,每天在給于極少的能量的同時還強迫自己大量運動,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極度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抱怨和不在乎,累了不讓休息,困了不讓睡,暴了不讓停,而《你的身體,是一切美好的開始》卻告訴我們,學習了解自己的身體,當你學會真正和身體做朋友,你的身體才會更大限度地回報你,而在之前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卻是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作者卡梅隆·迪亞茨從三個章節:營養、鍛煉、心靈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大門,并讓我們了解到自己的身體,是從嬰兒時期到年邁色衰能夠擁有的唯一,只有當我們真正去認識她、關愛她、呵護她,給予她真正所需營養、有力的鍛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水分,才能更好讓自己受益,活力四射、精神煥發去追求你的其他物質需求。
市面上的減肥產品和社交媒體的無良店家的轟炸,都讓我們認為減肥就是一件需要餓肚子的事情,需要頑強毅力和意志力才可以減肥成功,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到底有那些覺得理所當然地對減肥誤解的知識吧。
飲食篇
減肥=餓肚子
在節食和瘦身風尚風靡天下,只有一提到“減肥”二字,大多數人口中蹦出的“少吃多運動”“水煮青菜”“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以及隨便在網上百度也是各種“蘋果減肥法”“斷食法”“”的帖子層出不窮,各種勵志減肥牛人紅人甩出的減肥前、減肥后引無數人競折腰。大家都相信,減肥就是要吃的比兔少,動的比牛歡,減肥就意味著清湯寡水,餓肚子,吃不飽是最好的狀態。
但我們完全不用餓肚子,饑餓不是你的敵人,是你身體深處的信號,饑餓意味著你快沒有能量,需要補充“能量”,而且我們能夠在吸收營養的同時得到享受,享用讓你尖叫的美食。
關鍵是吃真正能滿血復活又能補充營養的食物,攝入天然食物中的復合碳水化合物、精益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而不是市面上含有大量化學添加劑、人工色素、防腐劑的速食食品和加工食品,吃真正天然的從地面長出的東西,而不是經過無數加工處理被反復糟蹋過的食物。速食食品和加工食品,徒增卡里路而不會讓你得到任何的營養,無法為自己身體帶來健康就連最基本的充饑也無法做到。
脂肪就是妖魔鬼怪
一談到脂肪,女性朋友似乎都愛微乎其微地皺眉,映入腦海中就是油膩膩、黏糊糊的白中泛黃物體。我們在商場購物,也習慣性的喵一眼,包裝袋中的營養成分表脂肪含量占據多少,畢竟在媒體和輿論的耳濡目染中,脂肪就只是帶有令人長胖、肥膩的卡里路。
可讓女性朋友聞之色變的脂肪,卻在我們攝入的總熱量中占20%-35%的比例。當然,談到的這種脂肪是不飽和脂肪,而不是一種用化學方法加工出來的反式脂肪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不飽和脂肪常在加工食品和奶制品中找到,在室溫下呈液態,它主要存在于紅花油、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和一些堅果、種子中。不飽和脂肪還能讓我們頭發和皮膚富有光澤剔透,還能幫助身體加強對維生素的吸收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
其次不是你攝入所有脂肪,都會以人體脂肪的形式去儲存起來,反而是一些通過人工多次加工,精制的碳水化合物會以人體脂肪形式存儲起來,我想這就是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中學生在食堂的飯菜口味清淡、營養搭配也比較合理的情況下,為什么越來越來的學生體重逐年不斷攀升的原因。
在平常人們一談到“運動”,就會下意識認為正經的運動就是去跑個操場30分鐘以上,要不去健身房擼個幾十分鐘鐵,做完熱身、有氧、無氧接著拉伸完一輪循環完,做到大汗淋漓才叫運動。好的,讓我們來看看你在運動方面的誤區吧。
運動篇:
在營養層面,你的飲食決定你的狀態,在健康層面,你的運動將決定你的狀態。在我們洗衣有洗衣機、上樓有電梯、走路有汽車的便利時代,我們已經不用再重復大量體力勞動,被各種方便快捷的機器為我們所代辦,在朋友圈開始調侃著“能做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的”,久而久之我們就理所當然成為“久坐族”中的一員。可研究結果發現常坐不運動會增加罹犯糖尿病和肥胖癥的比率,同時指出在工作之外多做運動、活動筋骨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如果你說你每天被大量工作事務壓得脫不開身,那也不用擔心,運動不是就一定意味著每天跑上好幾公里、跳上幾個小時的減肥操,舉上多少組啞鈴數量,才叫運動。
研究發現,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就能降低心臟病和早逝的概率,也就是說你每周抽出5天時間,每次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若是沒有完整時間,你可以將30分鐘分為三次,每次鍛煉10分鐘,這樣也不失為很好的鍛煉。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見幀插縫進行鍛煉,比如利用上廁所時間墊腳,做飯時隨機做幾個俯臥撐,早下車一站多走路,上班走樓梯而不是做電梯,都是體育鍛煉。
除了在飲食和運動方面的誤解,我們也經常干傷害自己的事,比如說晚起不吃早飯經常胃痛,胡吃好吃后因消化不良后的徹夜未眠,通宵達旦后的頭昏目眩,暴飲暴食后的嘔吐行為和高強度的運動行為。
這些其實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的警示,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它在警告你,向你呼叫不要在做傷害自己影響身體生存的事。但大多數的人都自發選擇性將身體的呼叫不以為然或置之不理,當你忽視身體和你的一些微妙或明顯的跡象,你就拒絕了交流,遠離了身體發出的緊急信號,后果就是你變得更易罹犯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病。
改變這種不良的行為需要我們仔細去聆聽關注,去經常性地檢查身體的狀態,去喚醒你的身體連通,即聆聽關注身體向你發出的信號,照顧好的你的身體的同時,才能讓你大腦從中得益,反之也亦然。
你還可以通過下面的小練習,去聆聽你體內那小小的、安靜的聲音。
一、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可以在沙發、床上、椅子上。
二、伸展你的四肢,放松你的全身,從頭到腳慢慢放松,重要的事你的身體感覺怎么舒服怎么來。
三、深深的吸氣、呼氣,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
四、活動你的身體,扭動腰肢,活動雙腿,從你頸部肌肉延伸背部、腿部、腳趾,去慢慢感受,是敏感、放松還是疼痛不堪。
這很類似冥想,不過真的是有效的,我現在經常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一個冥想APP,跟著音樂節奏一起呼吸,開始是不習慣,畢竟萬事開頭難,但到后面進行冥想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能幫助自己帶走負能量,還能真正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冥想對我最大的好處就是,再對垃圾食品的購買問題上,不是被一時食欲所誘惑,買零食的時候身體總有小小的聲音似乎再對我說,“吃了肚子會難受”“嘴巴會干,全身會不舒服”,往往這時候我基本會不買零食。
正如作者在前言所說:這本書并非一本節食瘦身書、一本運動養生書,也不是一本讓你脫胎換骨、成為別人的手冊,這只是一本讓你做你自己的指南書。當然如果你不去實踐,不去行動,就只能是海量信息中滄海一粟,畢竟掌握信息和行動是兩碼事,只有將信息變成行動,將知識變成實踐,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當然在你采取行動的時候,請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多點溫柔,雖說這是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速成世界,要相信你帶著你這幅身軀生活了幾十年,你妄想通過短短幾個月就想脫胎換骨想一蹴而就,那根本是不可能,這世界上沒有什么神奇魔法。特效藥方讓自己馬上變得美好,無論你想把那件事做好做到極致,最重要的事反復實踐不斷行動而已。
cl?l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