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做關于新媒體運營方面的研究,試著給出三個主要問題的一些答案。在此i過程中,我有幸讀到了一些前輩的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本文正是基于前輩們的文章,重新思考和整理得到的。希望對打算進入新媒體運營或已經著手相關工作的同學有所幫助。
在正式寫作前,先聊聊我的自媒體運營情況吧。
自4月中旬以來,我開始斷斷續續地在簡書開始寫作,并打造了一個專用于寫作的微信號和簡書號(具體可參考文《談寫作|打造專屬寫作的平行空間計劃 》)。截止到今天為止,本簡書號剛好20篇。其間,還注冊過一個微信公眾號,后來因為空閑時間不夠就沒再搭理。由此,我可以算是一個“打算打造自媒體的人”。
可是,關于新媒體運營,我一直有幾個問題沒有想明白。這些問題是:
問題1.不同的新媒體平臺都有什么特點?如何差異化運營?(渠道分析)
問題2.作為新手,如何從零運營一個自媒體賬號?(內容定位及寫作技巧)
問題3.在平臺的整個運營流程中,我們可以在哪些關鍵點進行干預,從而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工具、效果評估手段)
以下就結合我大量閱讀后的理解,將值得閱讀的文章一一介紹給大家吧~~
01 從五大維度比較新媒體平臺
關于不同新媒體平臺的比較,大學新媒體老師琛姐 在文《5 個維度比較:微信和微博到底存在哪些差異?》中從信息傳播學角度提供了一個很實用的思維框架,包括傳播者、傳播內容、渠道媒介、受眾和傳播效果等5個維度。其結論為,草根在微信端打造強 IP相對微博容易,深度內容 IP 選擇微信端作為主戰場會是更好的選擇。
讀完該文后,我就利用這個框架將阿茶molly的文《自媒體與頭條號:真切樸實,才是亂世的縮影 》中提到的公眾號與頭條號平臺做了分析。其中,關于前3點的內容,參考如下:
關于受眾和傳播效果的分析,如下圖。
為了說明不同平臺的特點及同一內容在其上的傳播效果,這里選取同時開通公眾號和頭條號的自媒體來舉例。
比如母嬰電商公眾號年糕媽媽于6月23日發布的文章《這個教授最近火了!有人說他是最暖的中國爸爸》。其數據效果參考下圖,其中左邊(圖左上、左下)為頭條號截圖,右邊(圖右上、右下)為公眾號截圖。
從時間上看,該文于同一天發布在公眾號和頭條號上。但從文章的點贊閱讀比來看,微信平臺上用戶的認可度明顯高于頭條號。具體數據參考如下:
頭條號上粉絲量為2.2萬,文章閱讀量為2.6萬,點贊24人,評論6人,其點贊閱讀比不到0.1%;而微信平臺上的粉絲量為1000萬級(參考微信號文案),閱讀量超過10萬(微信顯示上限),點贊747人,其點贊閱讀比約0.75%。
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微信公眾號上作者與粉絲間的關系較強,認可度本身就高;加之在微信圈子的關系型氛圍中,用戶互動的意愿更為強烈。而在頭條號上,feed流中這一條信息并不能讓用戶有效識別品牌(年糕媽媽),且用戶瀏覽時以瀏覽信息為主要目的,故基本都是“一掃而過”。
02 新手期刻意練習,尋找定位
現有的媒體平臺,一般對新人都有一些門檻(簡書除外)。一般而言,處于新手期的作者僅能使用基礎功能。那么,如何快速度過這個過渡期呢?
阿茶molly在文《自媒體與頭條號:真切樸實,才是亂世的縮影》中總結了今日頭條關于頭條指數的五個標準(來源:官方提供的頭條號作者進階手冊),我認為對于任何一個寫作平臺都是適用的。這5個標準即
活躍度:反映的是作者更新內容的勤奮度,帳號也要經常更新。
垂直度:體現的是帳號在擅長領域發表內容的專注程度,也就是作者的專業度。
互動度:體現的是讀者對內容的評論或轉發等互動熱度,以及作者對評論回復的積極性。
健康度:忠實地反映讀者的態度,讀者對內容越滿意,則帳號健康度越高。
原創度:體現的是作者所發表內容的原創程度,作者在其他平臺發表的內容也會影響機器眼中的內容原創度。
其中,垂直度要求作者有一定的專業度,或者說有較為清晰的定位。
這里,難點在于文章內容的“垂直度”,或寫作方向的定位。
阿茶molly在文中提到的通過數據分析的方法,是一種可能的途徑。通過分析歷史文章的用戶閱讀行為數據,包括閱讀量、播放量、評論量、點贊數、分享數等,來判斷自己的寫作方向。雖然文中僅提到頭條號的機器算法,但個人通過新媒體工具也是可以完成的(后文會介紹)。
此外,我強烈推薦以下幾篇供各位參考:
1.秋葉大叔5月1日在IP潛力發掘講的《定位》,詳細內容可參考文章《課程筆記01|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先問問自己的初心》。
推薦理由:大叔結構化思維啟發我們梳理自己,即三種人生路徑、不同階段的四種定位策略矩陣分析、對己深入提問找初心。并提出了定位、卡位到上位的的一套方法論。
2.關于在簡書上開始寫作,
建議先了解《簡書的1001種玩法 》和《@IT·互聯網專題投稿收錄分析 》,熟悉投稿的最佳時段、最受歡迎的文章類型,總結“簡書體文章標題”。
不知道學習什么,可先讀一下小六的文章《什么都可以學的時代,你該學點什么? 》;
新手了解寫作,可在簡書搜索框中輸入: 寫作中的《刻意練習》 ,結果中的前3條(作者:田寶談寫作 )值得認真閱讀。
想參加寫作課程,可參考《工具篇|關于閱讀和寫作,簡書上有哪些大牛值得關注?(上) 》。
3.關于如何利用數據拆解爆款文,可參考張余博的兩篇,公眾號分析訓練:千古流傳 和文章分析:《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 。用到的工具:百度指數、清博指數。相關思路可參考下圖。
03 擺好姿勢,從零開始自媒體運營
自媒體運營本質是還是運營。為此,也許你需要:
1.重新認識運營,參考《一塊聽聽筆記|黃有璨《重新認識運營》(含課程截圖) 》;
2.收集學習資料,《運營小白不知道上哪學習?可以看看這些網站 》
3.對運營工作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可參考《1年達成App千萬級下載的運營總監干貨分享:從普通運營到頂級運營的實用策略 》(相關導圖整理后再發);
涉及分析活動運營數據實操,可參考張余博的《節日運營分析訓練》。
4.數據分析的基本技能,可參考《普通人也要會的數據分析思路(內含分析框架) 》。
04 總結
現在,讓我們回顧以下前面的問題:
問題1.不同的新媒體平臺都有什么特點?如何差異化運營?(渠道分析)
問題2.作為新手,如何從零運營一個自媒體賬號?(內容定位及寫作技巧)
問題3.在平臺的整個運營流程中,我們可以在哪些關鍵點進行干預,從而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工具、效果評估手段)
對于這些問題,你都有答案了嗎?如果還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參與討論,我將與你一起學習。
我是雪夜聞笛,drawme的寫作平行空間。在閱讀與成長的路上,一直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