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上的懶惰”是表象,實際是戰略上的無能。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所謂沒有功勞有苦勞。所謂“你弱你有理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雷軍
生活中充滿假象,或許你的忙碌,只不過是懶而已,
計劃好,再奔跑,別懶于思考,懶于規劃,傻傻的忙,到頭來,或許除了疲憊什么都得不到。
? ? ? ? ? ? ? ? ? ? ? ? ? ? ? ? ?李尚龍(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爸爸旅游的線路從井岡山途經義烏,所以爸爸來公司看我。我們老板很熱情接待并聊到關于公司,同為父母, 安全第一,其次給予更多包容性的成長,
爸爸也表示贊同, 但是對于“ 包容性” 他給了一點建議,因為最近去高中學校和弟弟班主任對聊,說起弟弟學習有時能夠排到班級前名,有時覺得在班級后30名,飄忽不定,玩手機被抓,已經是第二次了。學習太不用心了,態度不端正作為可扶持的苗子,班主任自然要多說幾句。
玩手機,是這個時期 小孩的天性 , 這個就不追究
但是學習不用心,學習太不專心了,作為家人,還是有電話聊天的,了解情況的
“排名一會在前二,一會在后30, 會不會排前面的時候,就是優質 學生掉下來的時候,拍后面才是本來的水平,我們鄉下出來到重點高中上學的孩子,基礎薄弱造成的,底子也是很關鍵的”
“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孩子,我做了這么多年的老師,看過了很多人,有些人是高一的時候很差,,高二努力騰飛,名次排前,甚至是高三的時候下狠功夫考上好的大學,這都是有的,這跟基礎沒有任何的關系。” 老師解釋到
“可是我的兒子在我的了解,,他一直很乖呀,聽話, 每次打電話都在學習,上課都認真聽講,從不遲到”
“從不遲到,也從不發言,上課就是一個人坐在那里,誰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道的,也不問一下老師和同學,聽了就聽了,沒有消化,當成績好的同學們都去玩的時候,他也跟著去玩,那你有沒有想過其他朋友其他的同學。早就在周六周末的時候,人家利用休息時間去補課呢,而他只看到了別人玩耍的時間,并沒有看到別人努力用功。就是因為太乖了,你作為父親,你也覺得他實在是太用功了,這么努力的讀書?自然而然地原諒他,拿不到好名次是大山 出來的基因,自然他會努力地裝成一個好學生的模樣,繼續的去欺騙自己,認為這就是他的極限。如果你作為家長,你都覺得他這么做是對的,怎么能夠發揮的他自己的潛能呢,而是在家長的安慰中僥幸度日。外在勤奮掩蓋他不思進取的懶惰,還心安理得”
當時我看到《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你戰略上的無能》,當時是李尚龍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書中一文,那篇文章是講李尚榮在新東方授課的時候。拼命上課,忙的女朋友都沒了,而當他真正出來創業的時候,開始為自己規劃戰略的時候,他才恍然明白,之前的沒時間,都是瞎忙,窮人思維。用戰術的勤奮掩蓋了自己戰略上的無能。計劃好,再奔跑,別懶于思考,懶于規劃,傻傻的忙,到頭來,或許除了疲憊什么都得不到。這是他的啟迪
而這句話原創是雷軍,他更加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公司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人,典型的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無能的人,大有人在。之所以聽完我爸爸的那個故事之后,我深有感受的,其實在用這個故事告訴我,有學習平臺固然是好,可是你真正的用心的在學,還是為了應付別人,得到別人的交口稱贊,裝給別人看, 你是很忙的,很用心, 因為我有時 在公司待到 很晚,但是我沒有覺得是加班,下班后黃金4小時應該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那段時間里我會把自己整天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梳理下來,但是所呈現的,我卻是一個天天加班,但是沒有出單的人,典型的“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還浪費公司的電,這樣真的好嗎
瞎忙真的很可怕,之前我在一個部門,天天忙得連喝口水上廁所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一年下來 ,我沒有空去反思一下我到底學到了什么東西。今年我的工作變得只有自己安排,要每天去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反倒我能做的事情會慢慢的變多,我接觸的內容會比以前多,因為慢慢的去跟同事交流,然后一起討論問題,出去也能多多交流,反而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思維,每天都有新東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整天被生活拖著走,像被上了發條一樣,逐漸,就忘記了思考的力量,接著,忘記了出發的原因。
當你很忙的時候,一定要先思考,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把 一天要做的事情,在每天 上班前花五分鐘 羅列下來, 雖然我很多時候還是瞎忙, 但是還是時間思考日日新 的總結。
“計劃好,再奔跑,別懶于思考,懶于規劃,傻傻的忙,到頭來,或許除了疲憊什么都得不到。”,明天寫在電腦前 , 瞎忙太可怕。關鍵是你還沉醉在裝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