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拆書家講解引導:
【WHAT】這個片段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在會議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遭遇團隊成員的抵觸。可能是你的一個建議、或者是新方案,或者是其他…剛剛提出來就遭遇了他人的抵觸,這個時候,你會如何來應對呢?
面對抵觸,我先是逃避,逃不過就強制要求執行。但是這兩種方法可能都不是比較好的方法。
【WHY】單純的逃避不去應對可能會降低自己在團隊信任度和影響力;而強迫執行可能會影響自己與團隊的關系,即使成員迫于壓力執行了,也會是敷衍了事。
【HOW】因而比較好的應對的抵觸的方法有兩個步驟:
1.? ? 詢問想法:當出現抵觸的時候,先去詢問對方的想法,并耐心傾聽,無論對方說什么,都聽他講完并復述重點,表示自己在傾聽。
2.? ? 征求建議:在對方表達完畢后詢問他對于清除障礙有什么建議。根據他的建議確定解決方案。
簡單的說就是八個字:“詢問想法,征求建議”。
【WHEN】這個方法,不止適用于會議中,您在家庭討論或者跟某人溝通時遭遇抵觸,都可以使用,讓溝通繼續進行。但是當對方抵觸情緒極其強烈,已經要開始使用暴力的時候,你該做的先是保護自己而不是去溝通了。
A1:聯系過往經驗:
過去的一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里,有沒有發生了什么事情,遭到一些人的抵制?讓你特別有情緒,你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的?請講一個詳細的故事。
A2:規劃未來應用:
設想在未來一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里在面對朋友,家人或者工作伙伴時,有可能出現哪種帶有抵制情緒的場景,是可以用片段中的方法去處理的?請做一個可執行的應用計劃。
A1:過去案例
N年前,我還算是一個在工作中比較強勢的人。某次培訓現場,我正在面對學員做講解,需要助教協助我在我給出指示時,向學員發放道具。
但是,這名助教,沒有按我要求的時間點發放,而是提前發放,導致的結果是:我還在講解,助教在下面發放物品,學員的注意力瞬間被物品吸引過去,破了場。
培訓休息時,我當著所有工作組的面指出助教的工作失誤,助教并沒有像想象中認識到錯誤,而是表現出極大的抵抗情緒,最后我們雙方情緒沖突,不歡而散。
復盤事件:
事件:助教在我仍在講解途中發放物品——學員注意里分散——破壞課堂氛圍
我的想法:
1.助教沒有服從我安排(得到我的提示后再發放)
2.助教缺乏對課堂氛圍的關注,缺乏專業性
我的信念:
1.不服從安排,是需要批評的。
2.缺乏專業性,是需要被指正的被輔導的。
我的行為:
在公眾面前嚴厲指責助教并糾正錯誤——助教抵觸反抗——我更為氣憤——不歡而散。當時的我,選擇了回避他的情緒,但是也使自己非常生氣,只能告訴自己:調整,做好我該做的事,培訓還要繼續。
這是一個在輔導他人過程中,因為對方的抵觸而我處理不當的經驗。
正確的應對抵觸行動步驟:
1.詢問想法:
1.1當助教開始出現抵觸時,停下繼續指責,詢問他:剛才課堂上,你沒等我的提示,提前發放了教具,這么做,你是怎么考慮的呢?
助教會說出他的這么做的原因,比如:沒聽到我說需要我提示后才能發的要求,比如:他認為什么時間發放道具并不會影響什么。比如:他看到學員已經開始對教具很感興趣了,所以就發了,等等,可能還有更多……
1.2詢問我剛剛直接指責他,他是否有感到難堪,了解他的心理感受,比如:我剛剛在大家面前直接指責你,是不是會讓你心里覺得不舒服?認為我完全不顧及你的感受?
助教可能會說出的心里真實的感受,比如:公眾面前批評指責他,會讓他覺得沒面子等等
2.征求建議:
2.1:針對批評指責的建議。詢問他:如果,我以后發現你犯了一些錯誤,可以繼續幫你指正嗎?我以怎樣的方式來指正,你會更容易接受一些呢?
2.2:針對課堂上發放教具所引發的關聯問題的建議。
以后當我們之間再需要配合時,對于配合的信號,你建議怎么做可以讓我們雙方都容易識別?
你認為怎樣調整課堂中的服務細節,可以更好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A2:未來場景
未來一周內,因為一個客戶的培訓需求,我會請教務同事協助我協調2位老師的檔期以及請老師到客戶公司,參與前期培訓需求的訪談。
目標:向教務同事說明這件事的重要程度,并運用“應對抵觸2步驟”化解教務同事對我的要求的抵觸情緒。
行動:
1.詢問想法:
針對這個工作協助,是否有感到為難?有哪些顧慮?
工作開展中,有哪些為難點是可以讓我參與進來并支持的?
2.征求建議:
你認為在我們目前的業務流程中,特別是業務前期,有沒有哪些環節可以做修正,這樣可以減少對老師時間的浪費?或者可以提前流程的效率?
你認為,在前期中,課程經理需要再明確哪些信息,可以幫助教務部同事更了解客戶的培訓需求?
完成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