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提高究竟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帶著這個問題,混北讀書會請到了《認知覺醒》一書的營銷編輯姜濤老師,和其他三位小伙伴們一起,在這個冬日,為我們奉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分享。
姜濤老師,從作者的生平和寫作的意義講起。本書的作者周嶺老師,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飛行員,因為人生的變故,產生了對自己的懷疑,他通過大量的閱讀、分享,找到了成長之路,最后成功的完成了轉型。
作者由內到外,講述了腦科學、潛意識、元認知等基礎概念,又從專注、學習、行動、情緒四個維度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出了“早冥讀寫跑”的行動指南。
在姜濤老師的講解下,大家徐徐看到了作者優秀的想法、觀點和認知。確實,升級認知就是升級人生!
姜濤老師金玉在前,但另外三位小伙伴們也不甘示弱。如果說《認知覺醒》一書的核心就是希望大家行動,那么岳富國同學絕對是一名優秀的實踐者。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他成功地脫單了!用的方法,恰恰是“早冥讀寫跑”中的“跑”字訣。在給自己立了每天跑5公里,每天聽一本書的FLAG后,他通過覺察力+自控力的調整,成功的完成了找對象的目標。
孫曉鶴同學利用“一葉障目”的小游戲,讓大家理解到,認知自己很重要;閆龍同學也通過分享,給出了金句“沒有改變行為的認知是無效認知,沒有反思的行動是低效行動”。
最后,伴隨著熱烈的討論,讀書會再次到了尾聲。今天,大家了解到了認知和行動的關系,也會把收獲帶回去,真正動起來,讓改變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