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深巷”,來撩叔
看了標題進來的同學,一定會說,我絕對不會殺人!
那么,你要準備好打臉了。
在英國,有人做了一項實驗,用70多個演員,上演了一出“楚門的世界”,他用了不到72分鐘,讓一些信念感極強,并聲稱絕對不會殺人,不會犯罪的“楚門”,一步一步的心甘情愿的去殺害一個無辜的人。
這個實驗的策劃者就是——達倫·布朗。
達倫·布朗將整個殺人直播做成了一部70分鐘的紀錄片《達倫·布朗:推》,從策劃到引導“楚門”乖乖就范去殺人的整個過程,全部記錄了下來,這部恐怖直播,在豆瓣上獲得了8.1分,很多網友評論說:如果是我,最后可能也會去殺人。
▼
下面,就跟著深叔,把自己代入成紀錄片的主人公,看看你有沒有自信,去堅守你所謂的道德與信念,不去選擇殺人?
先做一個小實驗。
你是一家咖啡店的員工,在某一天上班的時候,你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聲稱自己是警察,讓你去巡視店里面有沒有一個推著紅色嬰兒車的女人。
你放眼掃過店里,發現了對方要尋找的人,對方說,那個女人其實是一個人販子,然后讓你配合警方,把嬰兒推出咖啡店,并且送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你會怎么做?
1 懷疑對方是騙子,趕緊掛斷電話。
2 對方已經說明情況,自己有責任去配合警方。
先來看看紀錄片中,被測試的對象是如何做的吧。▼
咖啡店的員工接到電話之后,沒有任何疑心,按照警方的要求,將“人販子”的視線轉移。
然后聽從指令,將嬰兒移到了指定地點。
是不是嚇了一跳?僅僅一個電話,就可以讓一個嬰兒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父母的視線范圍,并移至其他地點。
你和人販子有什么區別?
再來一個實驗。
你去參加一個面試,填表格的時候發現,前面的三位面試者只要一聽到鈴聲就會站起來,再次聽到鈴聲時就會坐下。
不自覺的,你也會跟著他們同起同坐,即使心中充滿疑問,但是又不想顯得格格不入,只能隨著大流,做著著傻乎乎的動作。
其實只有前三位面試者是測試安排的工作人員,當他們撤離現場之后,你會驚訝的發現,所有人都會聽從鈴聲的指令來站起或者坐下。
真是讓人難以置信,這就像是一場集體催眠。
集體催眠的說法不夠準確,達倫·布朗管這種行為叫做——社會屈從性。
社會屈從性來源于遵從命令,接受指令,認為他人說的是正確的,并接受引導,就壓抑自己的想法,從而做引導者安排的某事接受某種觀點,這是一種無意識行為。
就像被布朗安排的圈套一樣,沒人認識到這是一個真人秀。
在這個測試中,達倫·布朗選出了幾位參與接下來的殺人游戲。
這位測試的主人公叫克里斯金斯頓。是一家印刷與設計公司的聯合總監,他很有信念,也并不愚蠢,但他的社會屈從性很強,這也是為什么會被達倫·布朗挑選為殺人直播的主人公的重要原因。
那么,就走進達倫·布朗設置的借刀殺人的陷阱吧。
第一幕
這個陷阱布置的簡直天衣無縫。
達倫·布朗做了一個慈善基金拍賣會,拍賣會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參與者都是演員,為了不引起懷疑,達倫·布朗甚至找了很多社會名流做了這次基金會的推廣和宣傳視頻。
這個名為“推手”的基金會在當晚舉辦拍賣會,拍賣的善款直接捐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魚餌已撒,就等魚上鉤了。
第二幕
主人公來到了后廚,工作人員說基金會上所需的素食車出了問題,不能來到現場,湯姆(主導主人公殺人的演員)就叫克里斯幫他把部分肉食分到素食的盤子上,并插上素食的小旗子。
雖然,克里斯內心有些抗拒,但是為了幫忙,他沒有拒絕。
前面的小考驗真是讓克里斯慢慢適應社會屈從,顯然他通過了考驗。
來到主廳,因為并沒有被告知宴會現場要穿正裝,只穿著休閑襯衫的克里斯顯得格格不入,并且低人一等。
贊助商伯尼是宴會的主角,整個基金會都仰賴著他的扶持與資助,當伯尼吃了那個假的素食時,克里斯并沒有阻攔,這代表他已經和湯姆成為了一個同伙。
第三幕
伯尼在后臺發現拍賣名單上的拍賣品價格,和自己事先和工作人員溝通過的價格差了幾乎10倍,在找湯姆理論時,心臟病發作,直接死亡。
ps:
其實伯尼并沒有死,為了讓克里斯信以為真,達倫布朗提前找了好萊塢的特效團隊做好了假人,在克里斯取藥的過程中將伯尼換成了假人。
第四幕
人死了,你一定會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但湯姆用了很多看似很合理的借口,讓克里斯選擇去”藏尸“。
1 反正人已經死了,不如等慈善會結束之后,再假裝發現。
2 慈善會一定要進行,如果大家知道伯尼死了,慈善會就不能進行了。
3 還有很多兒童等待著資助,不如把先把尸體藏起來,等結束后再說。
“藏尸”厚度餓克里斯,已經完全可湯姆成為同伙,因為沒有人見過贊助商伯尼長什么樣子,克里斯在湯姆的懇求下假扮伯尼,去上臺演講。
這時,克里斯的社會屈從性,已經達到了峰值,他已經被徹底催眠了。
第五幕
為了不被引起懷疑,兩個人準備將尸體移至伯尼的車上,在途中碰見了伯尼的妻子。
她的妻子說,自己找不到丈夫,但是自己的丈夫有昏睡癥,發病是呼吸微弱,一動不動跟死了一樣,并叫他們如果看見他就讓他按時服藥。
兩個人炸了。
他們以為伯尼死掉了,甚至還謀劃著偽造一個伯尼喝醉酒從樓梯下摔下來的假象。為了逼真一些,湯姆還讓克里斯在伯尼的身上狠踹幾腳,制造傷痕。
而再當他們回到樓梯,發現伯尼已經不見了。
第六幕
其實伯尼的手機早就錄下了兩個人想要“殺”死他的預謀,氣急之下要報警甚至不會給基金會捐贈一分錢。
怎么辦?
謀殺(藏尸并制造死亡現場)。
詐騙(假扮伯尼演講)。
不能拿到捐贈(死而復活的伯尼不會捐贈一分錢)。
這幾個炸彈讓克里斯瞬間跌落谷底,他崩潰了。
所有等著捐贈的人,此時都成為了一個團隊,他們臨時結為同伙,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將坐在天臺上抽煙的伯尼推下去,造成他失足的而忘的樣子。
只要伯尼死了,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了。
無數個謊言的疊加和來自群眾的壓力,讓克里斯選擇殺人的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在人性的天平馬上偏斜的時候,克里斯沒有選擇去殺了伯尼,他通過了測試。
社會屈從性究竟能讓一個人瘋狂到什么程度?真的會讓一個人去殺人嗎?這就是達倫布朗做這個實驗想要得出的結論。
你是不是想說,實驗失敗了,達倫布朗并沒有讓好人成功的去殺人。
不,克里斯是候選者中唯一沒有選擇去殺人的試驗者。
▲其他的試驗者都在最后的關頭選擇了去殺人。
通過紀錄片中的一些小細節可以看出來,克里斯是一個遵守規則,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與人為善的男人。
但他最后離殺人只有一步之遙。
屈從性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已經默認他的存在,進化史和成長也教會我們,順從群體更加安全,有時連犯罪都是只輕輕地被推了一把。
時刻保持清醒,如果等著后果降臨才發覺,悔之晚矣。
群體這個詞,可以簡單理解為個體的集合。在行成群體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停止思考,甚至喪失思考能力,這是群體的盲目性。
人一旦處于被催眠狀態,就會喪失自我意識,聽人擺布。而群體心理所表現的行為和上面的催眠類似,他的個性特征也會受到破壞,這時,如果有人給他一點暗示,列如權威。
他就會產生一種無法抑制的沖動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
生活中,我們同樣有很多處于這樣危險的瞬間,別人都怎么樣,你也要怎么樣,當你有了這種慣性思維的時候,你就缺少了一種最理性看待事物的思維。
當有來自社會的壓力推著你走的時候,那就反推回去。任何時刻都要保持一顆能夠理性思維的頭腦,勇敢的說“不”。
- END -
我是深叔?:帶著好奇心流浪人間,把這個烏煙瘴氣的世界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01 / 食色,性也。
正經的,不正經的,聊聊這個逗比又輕浮的世界。
02 / 好劇好展、好片好書,什么值得看?
03 / 地球上的好地方,哪里值得浪?
卿乃佳人,莫負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