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愁是因為我們離開了故鄉(xiāng),離開了那個水草豐茂的地方 - 那個平靜的小山村。那里不僅有我們的父母,還有兒時走過的每一條小路、翻過的每一座山、穿過的每一片樹林、趟過的每一條小河。
年紀越來越大,離家也越來越遠。上小學時就在家附近,出了學校大門就能看見家門了。中學在村東邊,每天早中晚騎自行車回家。高中之后開始住校,每次坐大巴回家有40多分鐘的車程,就很少回家了。大學之后,就只有寒暑假,才能回趟家。工作之后,不僅回家少了,假期也短了。在家的時間算下來,每年也不到10天左右。
畢業(yè)之后先是去到大連,轉戰(zhàn)又來到北京。5年過去了,雖然在北京買房、結婚,卻依然不覺得北京是我的家。很喜歡跟媳婦去公園的草地上鋪個毯子躺著,因為一片小樹林,一片草地。躺在樹蔭下,能聞到草和泥土混合的清香。這個味道能讓我想起老家的山溝溝,老家里深山的味道。
現在有無數的年輕人來到了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來打拼。辛苦工作,大部分人靠出賣體力、出賣健康,換取本不該屬于一個來自小山村農村人后代的生活。
遠離父母、遠離故土,甚至有些年輕的小夫婦還遠離了自己的孩子。其實農村里的留守兒童不單只是那些出來的農民工,還有很大一部分其實就是那些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的都市白領的子女。為什么不帶在身邊自己養(yǎng)?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當然不是。因為沒有房,工作忙需要經常加班,沒有精力、沒時間,請不起月嫂,好一點的月嫂都沒有1w以下的。即使父母過來,也沒地方住,還待不習慣。而且大部分夫妻解決不了北京戶口,孩子將來上學也麻煩。單比較私立幼兒園就比公立貴很多,而且北京更注重素質教育,孩子在北京上學一直到高中,回原籍參加高考,相信應該考不上什么好的大學。或者你很有錢,將來直接送孩子出國留學?不過真的條件很好的話,就不會有之前說的那些問題。總之,好多好多原因。很多身邊的朋友同事表達過想要回老家發(fā)展的想法,還有些已經都回到老家了。
北京挺累的,壓力挺大的,買房、養(yǎng)孩子也都挺難的。知乎文章 流落在北京的 80 后北漂們的未來在哪兒?
說實話,我也想回去。但是如果沒有非常好的機會,或許這輩子都回不去了。現在只希望父母身體能一直健康,讓我每年可能只有10幾天的時間,多陪他們一些年。
馬上又要過年了,今天會多提前幾天回去,已經買好了臘月25的票,臘月26應該能到家,臘月27爸過生日,而且還能趕個大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