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技能教養法》這本書是三天課程的最后一天,老師分享給我們的一個后續學習的信息推薦,其中書本推薦有《兒童技能教養法》和《被賦能的高效對話》,因為《兒童技能教養》是屬于親子教練,特別契合我們的主題,而且此書序言有一句特別好,我分享給大家就知道我的意思,順便介紹一下定義:兒童技能教養法最初發源于芬蘭的蓋烏拉(Keula)幼兒園,用于輔導那里的4-7歲的孩子,但很快發現它也適用于輔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事實上,運用兒童技能教養法跟年齡幾乎無關,只要稍加改動就可以用來幫助青少年甚至頭腦比較開放的成年人克服各種問題。要謹記在心的是,兒童技能教養法并不是在教授另外一套刻板的教育方法,告訴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更好比是一個渡河的筏子,幫你渡到河的對岸,讓你在那里重獲創造力和樂趣,因為創造力和樂趣對于孩子們克服問題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是重點,聰明的都喜歡看這里,每個成年人都是由小而大的,兒童的學習狀態就是潛意識的學習狀態,而潛意識的狀態才高效易記住,教練技術真是可以融會貫通。】
兒童技能教養法推薦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實這類似于教練技術里面的成果框架,而兒童技能教養法也有這么一個框架應該是每個人具備的思維框架,由15步組成思維框架如下:1、把問題變成孩子學習的技能2、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學習的技能3、幫助孩子看到所學技能給他和其他人帶來的好處,4、讓孩子給技能起個名字5、請孩子選一個可以幫助他學習技能的魔法寶貝6、幫助孩子找到他的支持者7、讓支持者告訴孩子為什么他們對他的學習充滿信心8、跟孩子一起設計策劃如何慶祝,如果他們掌握了這個技能9、讓孩子展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是怎樣表現的10、幫助孩子告知其他關心他的人,孩子將要學習的技能11、給孩子創造機會去練習和表演他有多棒12、讓孩子告訴你,萬一忘記他所學習技能,該怎么提醒他13、慶祝時,請孩子感謝所有支持者的支持14、給孩子創造機會,把技能傳授給其他的孩子15、探討下一個要學習的技能。
創始人本·富爾曼先生還有一段話要告訴大家,也是先生的信念:孩子們生來就具足資源,他們能夠克服自己的困難、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的職責不是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是欣賞他們的天賦,而是為他們的創造力注入活力,這樣我們就可以盡力做到不干擾孩子的成長之路了。
第二階段正式啟動,圍繞《兒童技能教養法》拆書番外計劃正式啟動,依然是用教練技術的思維加強自己的練習時間。
對于第一階段有一點我需要去調整一下,就是兩個字“互助”,我覺得全部是全力以赴的將我三天所學以及最為真實的感受告訴大家,所以我最多的關注在于內容,而我現在意識到“互助”也非常重要,所以第二階段我會找到小組內一位朋友一起加油互助!我的小伙伴你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