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端生出身書香世家,家里人認為女孩子多讀些對將來相夫教子很有用處,因此鼓勵家里的女孩子修煉女德,所謂“才也而德即寓焉”。
陳端生就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比起其他地區的女孩子,她算是很幸運了。江南一帶,是煙柳繁華地,也是風流富貴鄉,思想開放些,女子的靈性扼殺得也較少,她才能和閨中姐妹無憂無慮地作詩填詞,度過一生之中最為輕松的時刻。
陳端生的母親生在彩云之南的地方,在那里她曾是是云南府和大理知府的女兒,虧得這樣的身份地位,又和教條森嚴的富麗之地遠遠隔開,她是不必那么嚴守閨訓的。
等嫁人以后,母親可不是寫《女誡》的班超式才女,要求女兒必須懂得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的學問,一味身體力行柔順之道。
她既讓女兒讀書識理,也給她講述云南的神秘故事、風土人情,為陳端生啟發了最初的自我意識形態。
在當時流行一種似小說、似詩詞的文學載體,多輕靈俏麗,語言活潑,叫做彈詞。
放到現在,彈詞的流行就和今天的某些讀者追網文一樣,一天不看心癢,兩天不看忘乎所以。
陳端生讀了許多的彈詞本子,《天雨花》、《玉釧緣》,凡此種種,不可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