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
對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很感興趣的我,也算是讀了一些七七八八的微信推文和時間管理書籍,對這些工具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然而,將時間管理、知識管理引入自己的生活實際時,依然存在一定問題。
“晨間日記和每日回顧是不是沖突了,需要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寫嗎?”
“晨間日記多久需要回顧一次呢?”
“用Evernote還是格志來寫自己的晨間日記呢?”
“周回顧和月回顧寫在哪個里面寫呢?”
“日記算是其中的哪一類呢?日記在哪個軟件里面寫好呢?”
“工作時,腦子會突然冒出瑣碎的事情,用什么軟件記錄比較好呢?”
“時間管理的工具有哪些,個人管理呢,知識管理呢?“
所以,我很需要一本書,里面講解了一位個人管理的名家利用不同的工具管理自己、知識和時間的具體案例。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想知道別人是怎樣實際操作的。
而《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Evernote伴你成長》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就如同序言中鄒鑫說的那樣,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并非為了使你熟悉Evernote的功能而寫,而是教會你為什么要使用Evernote的功能——為了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建立個人管理系統、記錄自己的人生軌跡。
2 為什么要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為什么要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 大腦擅長思考而不是記憶。
- 收集很多信息不是目的,目的是透過信息看行動: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重要的是信息代表的待辦事項和有價值的知識。
- 因為有一些知識無法從網上(百度知道、知乎等)直接獲取或需要仔細整理后才能獲取,而可以從個人知識體系里面找到答案。
- 有一些自己創作的知識筆記以及一些已處理完案例的心得(側重于工作),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應該將他們記錄在案,如果不記錄,就會很亂,就是浪費了這些經驗庫的經驗。
- 有一些自己創作的人生感悟、心得等(側重于生活),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應該將他們記錄在案。
- 碎片信息也需要收集,要知道名家都有自己的記錄本。
- 為了更好的輸出。閱讀過多少不重要,自己能輸出多少才重要。
- 建立對事件的獨立評判能力,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 根本上,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3 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的前提
- 明確信息的類型
- 明確儲存信息的地點:它需要具備:安全/可分類/全局搜索。
4 我的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看完這本書以及經過我的反復思考與不斷實踐,該使用什么樣的工具的問題終于有了解答。
- “晨間日記和每日回顧沖突的點在于,都是對當日的回憶,格志更偏向于感性的記錄無法成集,而每日回顧是可以檢視的。晨間日記用格志吧,回顧類的用幕布先input。我挺久不用格志的了,但偶爾翻出格志自己寫的東西,還覺得蠻感動的。
- “晨間日記多久需要回顧一次呢?,我覺得按季度比較好,不用經常回憶。”
- “用Evernote還是格志來寫自己的晨間日記呢,Evernote移動端輸入不太友善,晨間日志比較感性,用格志吧,Evernote用來收集文件之類的更友好。一年格志導入Evernote一次就行了。”
- “周回顧和月回顧寫在哪個里面寫呢,目前周回顧我是比較懶得寫的,月回顧我喜歡先用幕布寫好以后放在Evernote正能量挑戰賽里備份。這種帶層級標題的,幕布最友好。”
- “日記我歸類到晨間日記,用格志。如果是單獨一個方向類型的,我用簡書來寫作。”
- “工作時,腦子會突然冒出瑣碎的事情,用什么軟件記錄比較好呢?目前我來用幕布的inbox整理一切想法。偶爾也會借助一下記事本。”
- “時間管理的工具有哪些,個人管理呢,知識管理呢?我現在不怎么時間管理了,時間管理雖然柳比歇夫的辦法是最好的,但是很麻煩,我目前的境界不夠,番茄工作法對我最有幫助(比如持續復習的時候)。個人/知識管理就用Evernote,Onenote之類的軟件就可以。”
所以我來匯總一下:
用格志感性記錄每天零碎的關于生活的、不知道怎么歸類的想法
用幕布做信息的input。
幕布可以處理很多東西,比如:
1個人管理內容,周回顧月回顧。我放在我的個人管理文件夾里。
2讀書筆記,我放在讀書筆記文件夾里,等成文后發在簡書后刪除。如果是書的里面的層級大綱很想留著,會放在印象筆記或者留在幕布。
3一些雜事(水電房租,做飯,采購)的收集整理,一些奇怪的想法想要去收集的,我放在6月日記、inbox、心愿單文檔里。
4想要實現但暫時無法形成成稿的計劃,上司交辦,培養下屬,自我學習等等。我放在工作文件夾里。
幕布不要存放已經編輯好的、不經常編輯的、信息,時間長了太多了不容易搜索到。幕布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從哪兒復制的字,復制過去都是清除格式后的狀態。用Evernote做新聞、文檔類的歸類箱,收集成套的、已經調整好的信息,或者是需要收集大量文獻后才能進行的工作。比如和家人外出旅行,出版自己的書籍,創辦公司,做公益項目等等。Evernote最大的好處是多端整合,缺點就是無法統一字體,帶著字體格式讓人覺得很煩。工作時的需要常常翻閱的從各種地方獲取的文件:放在印象筆記-工作本。其他需要常常翻閱的從各種地方獲取的文件:放在印象筆記-個人本。
用簡書來寫文章。
Onenote其實我也是很喜歡的,因為可以批量清除狀態,還可以顯示雅黑字體,還可以有兩級標簽。但是由于之前同步的時候有點問題,而且里面的東西我現在還沒整理過,現在不太用。
這是小清唱2017年的第 20 篇文章
類別:個人管理
20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