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換工作
來自:窘迫中年人
“我是一個快40歲的中年人了。但我最近還在為跳槽的事情焦慮。我老婆說,別人40歲要么工作穩步晉升,要么就是創業自己當老板。就你還在老圈子里面跳,再頻繁換失業都有可能了。
我不是不完全認同我老婆說的話,我也想在工作上盡量穩定。但是我每一次跳槽就是經過生思熟慮的。規矩太多或者沒有規矩,拉幫結派或者幫親帶故,還有那些壓榨式的評比機制等等。每一次跳槽都確實是觸及到了我難以堅持的底線。
我自認自己還是有些能力的,所以我就不甘心,就真的找不到一個機制完善的,合適的工作了。我也是真的想著,如果能找到一份這樣的比較讓自己滿意的工作,就一定會踏踏實實的做下去的。
我的這個想法是否天真了?這個年紀還能跳槽嗎?”
凡霖意見
目前的市場現狀,職場的特性就是會帶來很多的糾葛。如果不是因為物質因素,而是追求內心的平衡,那么跳槽會是徒勞。想找到完美的工作確是一種天真的想法。
1、職場是比較容易產生糾葛的地方,我們會被迫去面對這些社會問題。
職場,是權利和恐懼來主導的地方。公司和上層領導會制造出分裂,來進行內部的制衡與操縱,會給員工帶來恐懼和迷失。人們會很在意輸贏,并把個人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甚至有時需要犧牲別人的利益。
職場環境也在不斷的更新和成長中,未來一定會向更關注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強迫性的、競爭性的粗糙環境會被安靜和創造力所取代。但轉變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能在我們的下一輩,他們會有更好的職場工作環境。
現在的職場,仍舊是我們要為了想要的東西苦苦奮斗和抗爭。我們經常需要以一種自己所不是的樣子來做事,以獲得認同和肯定,這有時與我們內心的渴望是完全相反。我們對滿意的環境的向往和執著,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痛苦。
但這些痛苦,是目前大的職場環境特性所帶來的,無法避免。
2、工作也是一種游戲,它帶給你彈性與忍韌性。
目前整個職場的大環境如此,你所尋找的機制完善、合適的工作,只是程度上緩和些,但不會有本質性的差別。我們能做的是調整好自己,在一個較為緩和的環境中去堅持,發展我們的彈性與韌性。
在遭遇問題、或當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對時,花一些時間獨處。理解周圍的同事是基于丟掉工作或者是失敗的恐懼,而進行競爭和權力斗爭、做出違心的行為。也放下自己頭腦里的恐懼,腳踏實地,去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
抗拒的念頭會消耗大量的心理資源,不如去接受、面對、努力去做,然后放下。不被復雜的人事環境所裹挾,回到自己的中心點。
3、建議使你的生活除工作之外,有其他興趣與寄托。
就如柏拉圖曾說:“人生應視為一場游戲,有犧牲有風險,有酬勞有獲得,有歌有舞的人生,才是上帝賦予生命的旨意。”度該度的假期,你會發現生命除了工作以外,還有其他的意義。
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的時代,不是一個完美的平和時代。
為生活拼搏不易,努力經營好自己更不易。
順應時代,尋找自己的光點,活出自己的意義,才不枉這段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