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集《我們都要好好的》,雖然劇情有點狗血、不接地氣。但是楊爍飾演的向進,30多歲丟了工作,找工作的那部分劇情,卻特別真實。
因被人陷害,向前主動離職。
曾經不可一世的執行總裁,跑到獵頭公司,問他們有沒有什么崗位,可是獵頭卻決定把他的簡歷從網站上撤下來。
他去找以前挖他的公司,得到的答案向前不適合這家公司。
向前沒能很快的找到工作,主要了是他“人死威不倒”。以自己是執行總裁的架子去找工作,卻不知沒了平臺,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而他的前妻尋找,還沒去找工作,就被好友罵個狗血淋頭。
兩個人恰好走了極端,一個還是高高在上,另一個卻一點自信都沒有。
從這位大叔和這位大嬸的求職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有沒有工作經驗,到了35歲左右,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失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找工作,是一件更可怕的事。
今年美團、京東、知乎、新浪等互聯網公司裁員的消息此起彼伏。
我們這樣的職場普通人,面對裁員、被離職、辭職、創業失敗,該如何自保?如何站的穩走的遠呢?如何自救呢?
1、終生學習
羅胖販賣焦慮——“知識焦慮”,為什么那么多人買單?
大家畢業后很少主動學習,換種說法,就是只要工作沒變動,同一個技能可以用一輩子。
回想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外環路上的收費站,一個被裁員的姐姐很氣憤的說:“ 我現在啥也不會,你說裁員就裁員,讓我怎么辦?我們來的時候都很年輕,現在36了,人家都要30以內的,一聽我36了,對不起,我們不要你,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里,我們學東西也學不了,比20多歲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歡我們這樣的勞動力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你說開始裁員就裁員,你讓我怎么辦?”
但是現在,很多人發現,這種想法是錯的。如果你只有一種技能,而且是能被機器替代的技能,那你很快會失業。
只有終生學習者,才能與時俱進。
哪怕每天讀幾頁書,跨專業學習、學習烘焙,學習炒股。都比坐著玩手機好。
2、精進能力
如果你所處的行業還算不錯,你所處的公司也不錯。
那請你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行業知識,努力做到自己行業的top,或者努力往上爬,爬到管理層。
你的專業會讓你立足在行業內,立足在公司,別說35,45,那是55的時候,都不會被淘汰。
我爸在建筑行業干了一輩子,從工地一步一步干到管理層,懂技術懂管理。今年47,還有人挖他。上次我爸和同學約著去西藏玩一個月,把我爸的老總嚇的,問我爸是不是要跳槽?出去玩就是托詞?
我的好友嗲趙,花了七年時間,在證券公司競爭這么激烈的地方,從小業務員做到了總助。為啥?業務精通、責任心強、行業內含金量高的證書全都有。
花一切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讓自己變得含金量很高,不僅公司離不開你,你未來的路也會很寬。
3、提前做好兩手準備
如果你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興趣,又或者你在體制內,覺得自己沒啥出頭之日。
那請你提前搞搞好自己得副業,開個小店,炒股買基金,學門手藝,說不定,會讓你彎道超車。
我關注的財經博主三公子,在江蘇的體制內工作,前年買房,去年辭職。因為她炒股的收入遠遠超過體制內的工資,而且炒股對于她來說,比上班輕松很多。
她不僅自己自己本職工作做得不錯,還通過副業這條彎道超車,不僅實現在財務自由,還在30多歲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房。
4、不要臉,只認錢
如果上面三點你都還沒來得急做,就因為種種原因離職了,那“不要臉只認錢”這個絕招,請你一定要記住。
既然已經失業了,一定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忘記自己的榮耀,忘記自己的頭銜,想辦法活下去!
《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向前,一個曾經大企業的執行總裁,一個多么驕傲的人,一個天之驕子。35歲左右失業,沒錢沒資源沒工作。怎么辦?為了活下去,他去當了代駕。
如果不想到了35歲左右失業且找不到工作,創業也不一定成功。那請你到時候放下所謂的尊嚴,什么賺錢干什么。對,不要臉,啥賺錢干啥!
中年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做好準備,也放不下身段從頭再來。如果你害怕有那么一天,請現在就開始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