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第24篇】人到中年,工作挪不挪讓“模型”來說話

中年人的界定

中年人是指年齡已越過青壯年,但尚未開始步入老年族群的人。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年人的界定為45至59周歲。


中年人面對工作的態度

智聯招聘曾推出一份《2019年春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調查樣本顯示,中國白領們在2019年春季的跳槽意向比較強烈,近30%的白領選擇拿完年終獎后跳槽,其中90后跳槽比例最高,占比將近60%。

領英也發布過《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調查顯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四年、80后是3年半,而90后第一份工作時長驟減到19個月,1年半左右,最嚴重的是95后,平均工作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各個年齡段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

從以上最新調查數據統計看出跳槽比例和第一份工作,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明顯區別,70后的中年人更處于工作穩定階段,主要是源于他們面臨的各方面壓力。



中年人的壓力

1、工作相對穩定,有一定的價值成就感。但是由于受職務的晉升渠道、客觀條件影響等限制因素,存在不順心、不痛快、回報率低等現象。

2、生活趨于平穩,承受家庭開支的壓力比較大。主要是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還要面臨贍養四位老人的現實。

3、身體精力有限,一旦出現問題會產生連鎖的負面反應。主要是受工作、生活的壓力,以及社交影響,缺乏關注和加強自身身體的鍛煉,造成了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和“三高”現象。


工作調整的機會來了,你挪不挪

因此,當有工作調整的機會來臨時,要靜下心來,冷靜地分析,我們只是普通人,已經到了中年這個尷尬的階段,與精英和大佬們還是有諸多不同的條件。猶豫中,不妨先來學習下“兩個模型”。


挪與不挪,先看兩個模型

1、“天時、地利、人和”模型

(1)尋找時機,解決缺陷問題

天時部分:包括自己的年齡、行業的趨勢 朝陽還是夕陽行業。地利部分:已經有的成績和享受的待遇。周圍的社會圈子對人是如何評價和認可的。人和部分:家庭負擔情況和個人的工作能力,人脈的遷移,技能的水平,職位的高低

關于個人的工作能力要引起關注。主要是因為有些錯誤在工作中會反復的出現,不論是到了這個地方還是那個地方,到了這個崗位還是那個崗位,有些錯誤始終追隨著我們,就像一個打不敗的敵人一樣,糾纏著我們。這就是因為工作套路有缺陷造成的,如果這些缺陷一直都在,那挪來挪去并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2)同頻共振,解決一致性問題

自己跟別人能不能保持一致、跟周圍的環境、跟社會能不能保持同頻。如果別人都能保持同頻,就你不行,那就是你的問題,最好不要挪來挪去,先把問題解決了,不能帶病挪動。

下面,記住一個簡單的口訣:天時地利人和一一對應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三觀合才有可能事業興旺。

?

2、“圈層理論”模型

圈層結構理論最早由德國農業經濟學家馮·杜能提出。主要觀點是,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城市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與空間距離成反比,區域經濟的發展應以城市為中心,以圈層狀的空間分布為特點逐步向外發展。

我們不妨把其中的內容進行下迭代延伸,以三個點,即“靠近權力的中心、靠近向往的成就事件、靠近方便照顧家人的地方”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擴散。這三個要點兼顧了工作、自我成長和生活的方面,清晰地表明了我們可能的晉升空間,這樣考慮挪的方向和位置還是比較穩妥的。

挪,要注意在變化中提升根本因時而有目標的動,在動的變化中提升根本。圍繞根本提升去“挪”才是“活”。許多人沒有看到這點,一味的在不同行業或者崗位上兜兜轉轉,跳來跳去,挪的多了手續費交的也多,說不定你的收益就被這些手續費完全的吃掉了,時間耗去了,路卻越來越窄正是這個道理。


看懂模型,決定權就交給你自己

結合兩個模型的內容,當工作調整的機會到了你的面前,你不妨用模型的內容來冷靜、客觀地認清自身的價值,分清自我的優勢和劣勢,再做出相對應的選擇。

下面,舉例說明。近期,受疫情影響,劉建軍(42)工作的薪資水平有一定的下降,但基本滿足家庭日常開支,沒有多余的來源,孩子七歲,離單位上班需要40分鐘。正巧,企業在劉建軍家的附近有一個項目做推廣,需要人手,但工資水平比現在還略低點。這時,假如你是小劉,會怎么選擇?

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運用模型進行下探討。

按照這兩個模型來分析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如果小劉是項目經理,對自己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劃,周圍也有穩定的社會圈子,在家庭負擔方面,能夠從容的應付。或許,他可能會選擇不會輕易的去換工作。如果小劉是一名普通員工,工作業績也尚可,也處在事業的上升期,有一定的社會圈子,在家庭負擔方面,需要費心和盡力。或許,他可能會選擇離家近點的地方工作。

綜上,隨著社會的發展,政策的變化,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每個人的選擇沒有絕對的是與非、優與劣,但我們會盡可能的取長避短。既然在機會來臨時已經選擇,或好或壞,誰也說不準,就沒有必要為選擇去后悔,只有調整好心態,勇于學習,提高具備適應時代的能力,就能會更好地發展下去。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