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簡書中很多個作者文中有過多次介紹“拆書閱讀”“RIA便簽”覺得特別感興趣,于是在豆瓣閱讀中購買了電子書【這樣讀書就夠了】。在看這本書之前我確實是帶著特別多的問題,以及對拆書閱讀的淺顯理解。
? ? ? ? ? 拆書閱讀,把書拆開來閱讀。將一本書的語句或段落,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理解意思。
讀書前的問題:(感覺上面便簽的好像有點重復了)
1、如何拆書
2、拆書是否適合于所有書籍類型
3、什么是RIA便簽
? ? ? ? ? 讀了書以后才發(fā)現(xiàn),拆書并不是像我理解中的“把書拆開”進行閱讀。拆書是指將書里的某個段落,某個句子,加了“然后”。比如:杜拉拉升職記中,杜拉拉與領導之間的溝通和相處。一般讀書讀就讀過了,而拆書閱讀,則會分析,在這段溝通中,杜拉拉有哪些性格特征,與領導溝通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細節(jié)有什么需要注意點,而她為什么要這樣,有何意義。其實拆書的意義在于靈活運用,將精華運用到自身當中進行實踐。
? ? ? ? ? ? 本書提倡“以讀者本人為主導”而不是以看書將知識進行被動接受。
? ? ? ? ? ?本書強調(diào)選擇讀書內(nèi)容,首要考慮是否要“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以“解決問題”為主導性地去看書、閱讀。
? ? ? ? ? ? RIA便簽,拆書的主要核心環(huán)節(jié):閱讀、引導促進和拆為己用。閱讀不難,難的是引導和拆為己用。
便簽法是以最簡單的工具和方法來提高閱讀圖書的效果,便簽法的基本閱讀法則有三條:
1、對閱讀要有不同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對書負責的階段,而要明白閱讀致用類讀書的目的一定是應用;
2、使用便簽是為了在閱讀時保持清晰的思路;
3、采用簡單易用原則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簡單、降低便簽法的復雜程度,而集中在閱讀的思考上;
近期參加了一次線上的“拆書學習”,雖作為觀摩學習,但是在其溝通過程中又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拆書”,與書中的說法總感覺有些許出入。
首先是需要設定目標并找到定力,再是如何面向目標找到合適的路徑。
? ? ? ? ? ?如:2017年的計劃是要學拉丁舞,那啟動該項計劃成本則需要付出時間、金錢、體力等。那如何降低該計劃的啟動成本呢?首先,在減少時間上,我該尋找舞蹈室的位置時該以離我住的地方比較近才好,因為練習時間大部分可能會在工作日下班后進行。但是離住的位置近的地方可能價格較貴,在這之間該如何取舍比較好呢?那就看在時間和金錢之間的取舍了。而為了這項計劃可以完整的進行到底,我是不是該找個同伴一起才能繼續(xù)堅持呢?就像某個群里的每日打卡,如果沒有完成,罰款100的。而這樣的付出是為了讓自己能繼續(xù)堅持,斷了后路才會不敢停下來。這就是拆書幫群里說的“將戒指丟出圍欄外”。
? ? ? ? ? 而拆書閱讀,我想更適應于“致用類”書籍吧,讀小說,是為了沉浸其中,以故事情節(jié)類的讀書,甚至不需要動腦子思考,故事情節(jié)就是這么深深地被記于腦海中。而工具類的書籍不僅枯燥無味,還得學習致用才能被牢記。而在書中也提到過“若非知識非常簡明扼要,則可不使用便簽”。
? ? ? ? ? 書只看到一半,就中途參加了這次簡短的線上拆書活動,個人還是覺得如果本身的知識體系不夠龐大,在進行拆書閱讀的時候往往花費的時間成本比自己的習慣性閱讀更多。不過在思考上,拆書閱讀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模式還是可被學習的。
其實無論是拆書閱讀還是快速閱讀還是做筆記,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將書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輸出能力。
? ? ? ? ? ? ?后來,我們進了社會,明白讀書不是為了讀書,學習不是為了考高分。我們知道,再讀書就是真正地為了自己。為了能往上走,為了肚子里有貨,為了進步,為了有更好的選擇。我們再讀書不是為人所迫。不再被動驅(qū)逐學習,而是自己真正地為了有用,為了解決問題,可被使用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