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用英語尹航歐巴在昨天的講課中說起了新年愿望,讓我想起了在《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中提到了新年決心效應。
新年決心效應是什么呢?
這個效應指的是一個人常常在新年里許下愿望,決心改變自己不需要的行為或者特性。這在西方世界是一個傳統,其實我們自己也喜歡這樣,比如你經常可以聽到新年新氣象,新氣象應該指的就是新的目標。
新年愿望在西方有很多起源,比如說,巴比倫人向他們的神承諾,在每一年的開始,會將他們借的物品和債務歸還。羅馬人把一月開始的月名當做每年承諾的神駒,這樣的例子很多。
流行的新年愿望
讓我們看看西方流行的新年愿望有哪些?檢查一下你是否也有這些愿望!!!
改善身體健康:吃健康的食品,減肥,多鍛煉,吃的更好,少飲酒,戒煙,別咬指甲,擺脫舊的壞習慣;
提高心理健康:積極思考,更多的笑,享受生活;
提高財政:擺脫債務,省錢,做小投資
提高自己的業務:在目前的工作做得更好,找到更好的工作;
建立自己的事業;
提高教育:提高成績,獲得更好的教育;
學到新的東西(如外語或音樂);
經常學習,讀更多的書;
提高才能、提高自我;
減少壓力,不暴躁;
管理時間,更加獨立,比如少看電視,少玩游戲;
去旅行;
做志愿者,幫助他人,練習生活技能;
與人相處得更好,提高社交能力,增強社會了解;
交新的朋友;
與家人定居在一起;
訂婚/結婚;
有孩子
多禱告,更接近上帝;
更多參與體育活動;
花更少的時間在社交媒體;
就像平凡人一樣,大多數人都失敗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如下:給自己設定了不切實際的目標;不知道他們在這方面的進步了多少;還有他們許了太多愿望;不錯,還有人把它們忘記了!
我們如何完成新年許下的愿望呢?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心理學流派。
執行意圖
執行意圖理論的創始人彼得·戈爾維策(Peter Gollwitzer)提出了這個理論,后來他的老婆加布里埃爾?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寫了一本書叫《woop思維心理學》
執行意圖是什么呢?
執行意圖是實現愿望的新方法,簡而言之,就是用計算機程序的 if/then 來執行你的計劃。
也就是說不是讓人在認知層面里改變自我,而是通過一個心智技巧來實現愿望。
普通人實現愿望的時候,常常使用的是目標意圖, 而作者卻使用了一種替代范式,強迫自己用執行意圖的方式來思考。
舉個栗子
普通人實現目標使用的是目標意圖:
設定目標:我要天天用英語,學習一年
拆解目標:我計劃一天學習一篇英文文章
規劃行動:規定每天晚上九點到十點學習一個小時。
也許這個計劃很完美,設定目標和拆解目標很簡單,當你行動的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讓你認為別的事情也值得你去做,可能比這件事更重要。
結果就導致自己間接去做,或者直接放棄開始新的計劃。
怎么辦呢?
使用if/then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提前設定大腦的場景行動模式,一旦你進入了某個場景,你將自動啟動你預設的行動模式,你就只管去執行就好,你無須再去思考,只管集中精力去行動。
沒有目的意圖那么復雜,就是規定一到九點到十點走進書房,就開始學習英語一個小時,要是確實有事情,你可以提前或者延后,務必完成。
woop方法
既然知道了執行意圖,讓我們了解一下這本書的woop的方法,woop其實是四個單詞縮寫。
W:Wish,設定一個你內心渴望的、非常具體的、有挑戰性的愿望/目標。比如我現在的目標是:掙錢、寫作、英語、編程。
O:Outcome,想象你實現愿望后的最好圖景,越具體越好。其實這和笑來老師說的把目標賦予正面意義和負面意義的效果一樣。
O:Obstacle,為了實現你的愿望,你將會遇上何種的困難,列個清單。這個清單越多越好,隨著時間流逝也要實時更新,時時打磨,完成的去掉,新的情況加上。
P:Plan,用 if/then 來設定應對場景的反應
再來個栗子,以減肥為例,
Wish自然是減肥成功了。
Outcome就是想象一下減肥成功會發生什么,女孩子自然會有漂亮的衣服穿,更加有魅力、會找到很帥的男朋友。當你沒有增肥了呢?那就悲劇了,買衣服很多都不合身,沒人愛,沒人疼。
Obstacle就需要思考你會遇到那些要素?
影響自己瘦身的重要人物、影響自己瘦身的環境、響自己瘦身的情緒,還有就是其他。
Plan,就是運用if/then
如果我非常悲傷,那么,我去KTV唱歌而不是暢飲暴食;
如果我非常高興,那么,我去與友人爬山而不是暢飲暴食;
給大家來一張圖片,讓你們可以方便自己打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