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以見賢思齊?鏡史而聞道濟美(四、注重農桑?富足衣食?)

修志以見賢思齊 鏡史而聞道濟美

——《黎里鎮志?老街》鄉賢文化面面觀之四

文/朱振林

四、注重農桑 富足衣食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鄉賢文化陶冶鄉風民俗的落點在于崇尚禮儀、謙裕人性,可文化功能的實現途徑偏重于外在教化,“禮義生于富足,……富民者,以農桑為本”,東漢思想家王符的論斷道出淳樸民風的內生動力所在:物質基礎是構建道德禮儀文化體系的根本保障。里中鄉賢對之頗具認同感,并廣泛持久地付諸于文化實踐活動。

穿越古鎮的主河道之得名黎川,充分說明“農桑為本”文化觀念的深入人心。唐元和四年,湖州刺史范傳正奉旨疏浚官河,遣村官黎逢吉至梨花里整理河道,功成,“百姓感其恩德,為紀念之,遂改梨花里名黎里”,三里市河名曰“黎川”。視賢臣杰士為再生父母,民心至仁;感興修水利之不世功德,睿識卓絕。三里黎川以及密如蛛網的水系構成了發達的農業灌溉體系,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保證了舟楫商旅的便捷交通,從而促使黎里在自唐至宋不太長的歷史歲月中迅速富蕃,加之“建炎初趙構南渡,北方隨附官民涌入江南,黎里人口劇增,東西兩個村落終銜接成‘市’。自明清起,黎里屬糧食交易市埠,商旅匯聚,舟楫塞港,‘鎮之東柵,每日黎明,鄉人咸集,百貨貿易,而米及油餅尤多(徐達源《黎里志》)’。清嘉慶年間,黎里老街格局已成,黎川岸畔,街舍森蔚,廳廊櫛比,商鋪林立,行人摩肩,熙來攘往”。志書實錄的繁庶歷史畫面,堪與清明上河圖媲美,它再現了故土先民篳路藍縷、致力農耕所創的功績,展示了古鎮“重農桑以足衣食”的鄉賢文化致用之實踐成果。

里人們于維護壯大農耕文化成果的努力,堅持不懈,世代賡續,對此,三里黎川的駁岸、河埠、纜船石最具說服力:河道兩邊壘筑的石堤謂之駁岸,它是人力與天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灌渠、水鄉航道的堅強屏護者。黎川“駁岸始筑于元代”,其初,只是數段土堤,“為防土堤坍塌,里人(開始)壘筑石堤,是為駁岸的雛形。到明代,駁岸開始連綴成為系統,岸基下還打上木樁,以防石頭下陷或位移”,“明代中晚期起,里人改用花崗石(代替青石)修筑駁岸”,增加其堅固度。黎里“古市河長1900多米,市河兩邊老街保存完好的駁岸有3800米左右”。“河埠,俗稱‘河橋’,沿市河兩岸修筑,每隔三五丈就有一座”,相當駁岸上的“堡壘”,利于“護堤固岸”,多位于民居店家的“屋舍門前”,“供(百姓)浣洗之需”,更是泊舟之所,便于舟客上下和貨物裝卸,是農耕社會中古鎮商品交易的必要平臺。河埠就外部形態分,有淌水式、雙落水、單落水及懸挑式等多種,市河兩岸“共有河埠266座,其中淌水河埠10座,雙落水河埠174座,單落水河埠82座”。“纜船石,船只停靠系纜繩的支點,黎里(市河)的纜船石可以分為‘立柱式和洞穴式’兩大類”,“立柱式纜船石大多建造在瀕水岸頭”,“一般不加藻飾,少數雕有簡單花紋”,“洞穴式纜船石一般鑲嵌在駁岸側面”,“少有雕飾,大多形似象鼻,所以又稱‘象鼻眼’”。黎川“河埠和石駁岸上共計鑲嵌254顆洞穴式纜船石,三分之一以上雕有紋飾”,諸如“雙勝(兩個定勝圖案)”、“如意(吉祥之物)”、“筆錠(圖案為一支毛筆加一個金錠相合,象征‘必定如意’”、“九如(九個如意應合《詩經》祝福語)”、“雙桃(象征長壽)”、“雙桔(期盼吉祥)”、“石榴(追求人丁興旺子孫滿堂)”以及“‘象鼻’、‘八仙’、‘五色旗’、‘瓶(平)笙(升)三戟(級)’等等”,俱各“精致細巧,栩栩如生”。總共40余種纜船石紋飾圖案,莫不鐫刻下鄉賢文化的清晰印痕,其中寄托著鄉農船夫祈愿的當屬“犀角”圖案,“相傳犀角可以分水,將之雕刻成纜船石,往來的船只就能免受水浪的沖擊,船上的人就能平安無虞”;與農耕文化聯系最為密切的是“測量水位,預報水災”的纜船石,“黎里老街中心北岸,有一顆(纜船石)雕刻葫蘆吐蝙蝠圖案,高1.3尺(一般為1~1.2尺高)”,“安置得特別高”,如若河水沒了“葫蘆”,就說明澇情出現,如若“蝙蝠”都快被淹沒,農田就要遭災了,“水位升降,牽連農事豐歉,維系百姓的喜怒哀樂,所以百姓稱之為‘憂歡石’”。駁岸、河埠、纜船石,共同構成鄉賢文化的實證體系,陳列于三里黎川之濱,儼然一座規模宏大的開放型農耕文化博覽館。

(待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27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8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4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57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82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1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9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4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5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8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8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7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