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會本能的想將其組合為能夠被認知的框架體系,以反應對該事物的理解。
因此,如果傳遞給你的信息容易被你組合成框架體系,你的大腦就容易理解并產生愉悅感;如果傳遞給你的信息難以被你組合,那么你的大腦就會覺得這些信息晦澀難懂,并進而產生頭痛、厭惡的感覺,有時甚至會直接“罷工”。
那如何才能讓對方能夠輕松、有效地接收你所傳遞的信息呢?
那就是在表達的時候,你需要用一個框架系統將零散的信息組織起來,并第一時間將你的框架體系傳遞出來,這樣就能夠大大減輕受眾大腦的負擔,并輕松理解你表達的意思。
怎么說,才能讓對方秒懂?
《思維力》一書介紹了四個方法:“講三點”、“從結論說起”、“金字塔結構”和“形象化表達”。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讓對方秒懂的方法之:
——“講三點”
1、為什么是“講三點”:7土效應
人類大腦在努力記憶情況下,準確的短時記憶數量在5~9波動,那么為了讓別人在一般狀態下準確接受你傳遞的信息,一次傳遞的要點最好保持在3個左右(2~5點)。
2、“講三點”的好處
1)、可以快速在他人心中營造邏輯性強的“偽印象”。
邏輯能力的提升一般難以一蹴而就,需要經過大量、持續的聯系。但是即使在邏輯能力提升的初期,邏輯性還不強、語言表達還不夠有條理的時候,“講三點”的表達形式會更容易讓你在他人心中留下邏輯性很強的印象。
2)、真正提升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
通過有目的地“講三點”,可以快速地組織你的文字和語言,因為要“講三點”,就迫使你在發言或文字表達前講腦海中凌亂的思緒重新整理、歸納、分組,提煉成三點表達出來,從而有效幫助你厘清思路、組織語言,讓受眾更容易接收你傳遞的信息。
3、如何養成“講三點”的習慣?
1)、練習前期在一切可能的場合盡可能的采用“講三點”的表達方式。
凡事都是“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好”。“講三點”亦是如此,唯有刻意練習,才能得心應手的靈活使用。
2)、有目的的積累“三點”的框架體系并刻意練習。
場景有不同,需要我們在表達時,根據場景的不同選擇更合理有效的“三點”體系:
Why-What-How(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過去、現在、將來
少年、青年、老年
大、中、小
個人、家庭、社會
樂觀、客觀、悲觀
3C戰略模型(Corporation、Customer、Competitor)......
“講三點”是一個速成大法,能夠快速提升你在他人心目中的表達水平。但若要真正講好三點,要掌握的遠不止這些。接下來我會繼續和大家分享:如何做到表達時目標明確、結構清晰、展示有力。
(完)本文參考王世民編著《思維力》;陳國欽著《思維導圖》
本人往期人氣文章:
1、《初學者如何把思維導圖學好并運用到學習生工作中?》
http://www.lxweimin.com/p/c6521073a5be
2、《如何運用思維導圖讀透一本書》
http://www.lxweimin.com/p/56f19dc0e8e9
3、《考試后這樣分析,才是學習進步的關鍵》
http://www.lxweimin.com/p/ca3b9cb03d1a
4、《教會你用思維導圖有創意的解決問題》
http://www.lxweimin.com/p/cdcdf0e5fc91
5、《只需五步,你也可以畫出漂亮的思維導圖》
http://www.lxweimin.com/p/e4de4c7423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