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點團隊? 張海萍? 高級四期? 山西晉中? 堅持分享第1267天? 2021年8月17日? 周二
《兒童與青少年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第一章收獲。
一、關于兒童和青少年
學習并掌握發展心理學,對兒童青少年各階段的發展特征有專業的認識。
學習特殊兒童的教育診斷,不是為了套癥狀,而是了解更多,有更多專業積累和儲備。
SFBT是發展導向,優勢導向,成長導向,不是病人導向,特別適合青少年。在18歲人格發展穩定成熟之前,對青少年出現的癥狀不輕易用藥,即使用藥也會用很小的量,因為他們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兒童忘事很快,喜歡和家長在一起。但青少年相反,會記恨,不愿意和家長在一起。前十年如何對待青少年,后十年青少年會加倍返還家長。
青少年很在意別人怎么看自己。
青少年非常在乎尊重、欣賞、理解,喜歡被信任和被賞識。
和青少年交流多表達:你有很多好,別人都沒有體會和認識到。你對未來有很多規劃,那接下來怎么落實,可以一步一步趨近理想?
成年人怎么看青少年,會影響青少年怎么看待自己。家人回應青少年的看法會影響到他看待自己。透過他人的眼光評價看待自己,當能肯定看到自己時,一方面會繼續努力,另外也會正確認識自己。
青少年變成病人時,更需要點贊,肯定。
青少年階段需要學習很多技能,比如人際溝通、情緒管理、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如何適應環境等。父母和家長可以直接教孩子技能,但咨詢師不教,可以和青少年進行討論。
在和青少年及家長晤談時,是否分開進行,需要看青少年的性格。面對和父母很對立的青少年,需要分開談;對于很黏父母的青少年,也需要分開談,幫助他們彼此分離。
在對兒童青少年工作時,一定要和父母同時做,否則效果會打很大的折扣,甚至還涉及到違反法律有關規定的問題。
可以跟孩子工作一個小時后,和父母工作半小時;可以和孩子工作三四次后,和家長工作一次;可以各工作半小時,在一起共同工作半小時。
在和青少年工作時,一定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和家長合作,家長一定比咨詢師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親子管教都是溫和而堅定。
家長面對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怎么管控。讓孩子看到家長的情緒也是重要的,孩子會進一步做評估判斷。
家長遇到任何事情,情緒都很高漲,或者面對孩子沒有前后一致的規則,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發生問題。
兒童在咨詢中是自由的,可以自主決定參與面談,還是不參與面談。需要給兒童準備游戲區域、玩具、玩偶等
多談孩子的正面,特別要注意尊重。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有了什么經驗或優點,今天就不會變這么差?
現在生命里如果有正向經驗,會影響到青少年的人格發展。
當然,青少年能做到的,有實證的,或者是勝任感都可以稱其為成功經驗。
年齡小的孩子在現實和想象間穿梭。
兒童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不是成人世界的縮小版。
二、關于問題和錯誤
做錯事,代表著需要學什么。
問題背后意味著有需要學習的技能。
比如考試焦慮,表示需要學習考試如何應付?另外,面對考試都會焦慮,還有要知道焦慮時做什么對自己是有幫助的,以及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
父母注意到孩子成長需要什么,并有意識的培養,這樣的方式可以預防很多不好事情的發生。不要等發生問題之后再處理,那樣困難會很大。
提前預防乃是上上策。
對抗拒的看法,也許是速度太快,也許是提醒需要用別的方法了,也許是對方開始感到害怕,總之,對方一定有他的道理。
三、優勢導向
用在非自愿個案開展工作很有效果。對方能很快感覺到咨詢師不是來找麻煩的,容易建立合作關系。
肯定個案有努力、盡力、做到的地方。治療師的位置,贊美欣賞的標準會更廣更寬。
了解個案的在意目標,關于這方面的贊美,對方會收。
如果看到自己是什么樣子,你會覺得自己是不容易的。
四、SFBT越來越看重語言學的應用
咨詢師需要特別練習語言,練習語言的精準。既要貼著來訪者,又要精煉抓住重點。
咨詢中,一問一答的方式,咨詢師講的少個,個案說的多,說明他在思考,如果相反便成了教訓和教育。
咨詢師要少說話,面對兒童時,一旦咨詢師話多了,個案就不講話了。
咨詢師要少說話,讓個案出現自己。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尊重接納,不要套上自己,但實際操作中又很容易套上自己,很容易教導對方。咨詢師要放下教導的想法,家長和老師負責日常的教導。主動往后退,讓對方更多的出現。
五、未知的態度
與兒童青少年有代際距離,要提前了解現在孩子們的價值觀。
時刻提醒自己,眼前的個案和自己不一樣。我們受過多年專業訓練,他們沒有;同樣,他們知道的我們也不知道。
放下主觀預設的評價、教導,更多保持位置。
父母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前提,一定是和孩子有很好的情感連接。
六、身后一步引導
尊重當事人的立足點與觀察角度,提出合宜的問句,以輕拍當事人的肩膀,讓其左右環伺的態度,刺激當事人用新的眼光來看相同的舊事件,來擴大現有的視野范圍。
做錯事,一定有個重要的理由。先確認個案想要的。家長老師經常直接否認個案的目標。
SFBT是后現代學派,人本派別,更加看重系統和社會脈絡。
七、例外
幾乎所有問題都包含例外。
SFBT非常重視對方想要的,找到對方在意的點。兒童青少年工作先從優勢開始。
例外是當下已經擁有的?,F階段馬上能拿來就用的,可以先穩定情況,情況不更糟。
先穩固舊的有效的方法,穩定之后再學習新的方法。每一個新的方法,新動作學習3到6個月都不算時間太長。
咨詢師要堅信有例外,并且能看到。仔細詢問什么時候情況好些,怎么發生的,具體的人事物細節做探討。
注意在詢問的時候不要太快,否則個案會認為咨詢師沒有看到他的難過。
可以先做一般化,甚至可以先聊一聊難過,再逐漸引導,尋找相對好一些的時候。
面對情緒的反復,回穩是很重要的,此時例外是很好的鼓勵。
事情有起伏,平穩時是很容易被忘記的,特別需要討論平穩是如何實現的。不是忙著贊美,而是尋找例外,尋找有用的,有幫助的方法,有意識刻意多運用多彈性組合。
本身事情沒有更糟,就是例外。
咨詢中注意不要被家長帶偏,先尋求最近最值得做的當下有幫助的。孩子未來發展會有很大的變化,先著眼當下,尋找例外,尋找有效的。
尋找例外,擴大例外,對的變大變多取代不好的錯的。多做對的就沒空做錯的。
要觀察學習個案身上的優點。
例外有大小之分。針對事情本身,與事情直接相關的是小例外,拉開一定的距離之后尋找到的是大例外。
八、成功
成功是指達到當事人的階段性目標。
生命中有什么是讓你珍惜的?
提問時不要空泛抽象,要了解對方的認知,他認為什么是成功的,用對方的語言來靠近他。
九、解決之道
解決問題、問題不再擴大、與問題共處、承受問題、不以問題為關注焦點。
十、跳脫“思考黑盒子”
生命中有沒有什么特別感謝的?生活中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感到安慰的?欣慰的?感覺快樂的?不想要失去的?
咨詢師不預測未來。咨詢師的位置是陪伴討論,當事人自己承受和決定自身的處境。
對咨詢工作要有合理的期待,既偉大又不偉大。
不要讓個案和治療師成為最好的朋友,讓個案和治療系統,醫療系統有比較好的聯結。
一定要給予家長、老師、當事人希望感,不要讓家長老師有罪責感。
就事論事!就勢論勢!
逐漸去掉負向自動化,形成正向自動化。
不是有個指令就會掌握技能,需要一步一步細化,耐心去教,反復練習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