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書中稱史大姑娘)在《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排名第五,是金陵“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千金,賈母娘家兄弟的孫女,也就是賈府老祖宗史氏太君的內侄孫女,在芍藥園“一睡成名”。父母在她還是襁褓中嬰兒的時候就雙雙亡故,由叔叔、嬸嬸撫養成人。
四大家族里“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是最先開始輝煌的,也最先開始沒落的,史侯(保齡侯尚書令)之女賈母代表了史家最鼎盛時期的狀態,而史湘云表現的是史家沒落時期的狀態。史侯有三子,其中有兩子襲侯,即保齡侯史鼐、忠靖侯史鼎,史湘云恰恰是這個沒有侯爵的兒子之女。
從這里看來,史湘云老爹在史家很可能是沒本事能力、不成器的子弟,再加之早夭,其遺孤史湘云要靠叔叔忠靖侯史鼎夫婦撫養,可見其勢單力孤,不被待見是必然的。特別是嬸母待她不好,“在家里竟一點兒作不得主”。針線女工都須自己動手,每被人問及家計,她便紅了眼圈。可見她這個正宗的大小姐是被當作“半個”粗使丫頭使用的。
其原因有經濟原因但不全是經濟原因,史家當然不能比鼎盛時期,是在走下坡路,這樣或許可以省些開支。書中記載,“史鼎遷任外省大員,賈母舍不得她,接來園中居住。”。既然是大員,想必多養一個女子也是沒大問題的。
另外,史湘云的嬸嬸忠靖侯史鼎的夫人來賈府出席秦可卿的喪儀時,書中有交代:“接著,便聽喝道之聲,原來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來了。”如此的威風和排場都需要實力支撐的,也就是說史家不差錢,不至于窮到要靠史湘云做手工過活,所以史湘云的遭遇更多的由于其本身力單勢孤和嬸母(或許叔父也漫不經心)的刻薄寡恩、暴戾和頤指氣使的個性決定的。
其實史湘云打小就住賈家,自小也是作為賈寶玉的玩伴一起長大的,在賈府也算比較輕松隨便。我們知道后來的林黛玉、薛寶釵等都是在賈府長住的,就連不當家的賈赦之續弦老婆刑夫人的內侄女邢蚰煙都在賈府長住,在什么在賈府一言九鼎的賈母的內侄孫女史湘云卻沒有住進賈府、在大觀園擁有固定住處呢?
書中交代,史湘云沒有在賈府“長住”、而只能隔三差五的“常住”。她在賈府沒有自己固定的院子,與賈母、黛玉、寶釵和李紈都同住過。其原因應該是一目了然的,她是賈府的“客人”,是有法定監護人的,與其他幾位情況截然不同。
我們看看林黛玉,她父母雙亡,林家幾代都是子嗣不旺,近親幾乎“死絕了”,她只得投靠最近親的姥家、舅家,何況長住進賈府也是他父親林如海生前的愿望和安排。邢蚰煙倒是父母雙全,她是邢夫人之兄刑忠的女兒,因生計艱難而投靠姑母刑夫人的,算是傍大樹,作為窮親戚在賈府過著寄人籬下、忍氣吞聲的生活。
薛寶釵就更不用說了,她家是世代皇商,經濟上豪富。雖說長住賈府,但是在榮府東北角上一所相對獨立幽靜房舍,基本上是園中園,而且仆婦丫鬟都是由薛家自己帶來的,一應花銷也由薛家自行開支。雖說沒有明面上給賈府支付房租,人家送的禮,給的供給只多不少。 書中記述薛潘送禮,老大的瓜,好長的藕,那么大的魚……都是稀罕物件。
再說以賈府的家世,也不會在意幾間閑置空房。薛家在京中是也有自家房產可住的,他們住在賈府無非薛姨媽在喪夫后想跟姐姐王夫人多聚在一起親近親近,極力促成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順便也企望賈政等給薛蟠這匹脫韁的“野馬”上個管束、威懾的絡頭。
史湘云就不同了,史家在官途和經濟上雖有所衰落,但作為四大家族之一“虎死不落架”,而且在人丁上還算興旺,枝繁葉茂。她在史家盡管孤苦無依,但是父母離世后叔父嬸母就相當于“繼父母”,俗話說,父母大如天,是正主子!她畢竟姓史,是史家的人!而且史家仍是一門兩侯,侄女卻要讓別人家養活,這樣說出去不好聽,真要這么做那就是打史家的臉啊!
所以史湘云很小的時候是跟賈母一塊住長大的,襲人和翠縷都是那時候賈母配給她的丫鬟。長大后,賈母只得把她送還史家,得空才接她過來住幾天。
權威如賈母,此時賈家也是四大家族里最輝煌的皇親國戚,但是她也是早就嫁到賈府的“外家人”了,現在娘家當家的是史家男丁(也是戶主)他的侄兒輩,是“內親”;賈母是湘云的老姑奶奶之類的“外戚”關系 ,她不能跟內侄兒、侄媳較勁,只能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嘴上什么都不能說,也不便說。
賈母是很喜歡史湘云的,林黛玉來之前,史湘云是賈母那里的嬌客,她的丫頭翠縷就是賈母給的。獲得賞賜丫鬟待遇的只有賈寶玉,林黛玉和史湘云。正因為作為后來者的林黛玉有取史湘云而代之的趨勢,所以史湘云一直與黛玉有“心結”,談不上有多大個人恩怨,但是一提起林黛玉心里就不舒暢、“不對付”。
長大后的史湘云被賈母送回家,只是間或隔三差五地被接到賈府小住幾天。史湘云自己也明白這個理,所以史家接她回去時,盡管心里不愿意,仍然乖乖回家。史湘云在史家的夾縫中殘喘,唯有在大觀園中才能釋放一下自己天真性情。越是在賈府中的自由,就越能感受她在史家中的憂苦。如果賈母不派人去接,湘云連來賈府串門的資格都沒有,湘云曾悄悄地囑咐“愛(二)哥哥”賈寶玉,“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著打發人接我去。”
大觀園對于《紅樓夢》里的這些女孩子們來說,真可以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世外桃源。金陵十二釵中,除了已婚的王熙鳳和秦可卿,還有那個沒有成年的小巧姐之外,都是住在里面的。湘云醉眠芍藥園的憨態可掬,性格豪爽,大家不忍她在家里辛苦做女紅,盼望湘云也能進駐大觀園。史湘云自己非常向往大觀里的女兒們那種吟詩作畫、對月當歌的詩情畫意的生活,但那樣的生活對于她來說注定只是偶爾的調劑,更多的時候,她要回到那個沒有親情、沒人疼愛的家。
賈母再喜歡、痛惜史湘云也不可能將她接進賈府長住,這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事關史候家面子、家務、封建大家族家規體制等等。史湘云作為賈府的客人,她有同住在京城的自己的家,要到賈府串門,也就幾個時辰的功夫,何況她還有有叔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她不宜、不可能也沒有理由長住賈府,只能到要賈府小住。
另外從寫作技法上來看,如果史湘云住進賈府,寶、黛、釵、湘的感情就會更加錯綜復雜。大觀園內,寶、黛、釵之間的情感線索相對分明,黛玉有“玉”,寶釵有“金鎖”,如果再把有“金麒麟”的史湘云兒女私情部分攪和進去勢必侵蝕曹翁的原始創作意圖。
正因為如此,史湘云僥幸配得情投意合的青年公子衛若蘭,但好景不長,“終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盡管嫁得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但是斯人早逝!賈母死后,她去靈前吊唁,想到從此失去賈母的疼愛,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際,便失聲痛哭。史湘云豪放不羈,開朗放達的性格與其遭受厄運、身無所托的悲慘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全書的悲劇色彩更為濃重。
歡迎交流、分享? ?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之《紅樓夢》系列:
1、《紅樓夢》里,“訓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具體是指誰呢?
4、身為榮國府長房賈赦的長子,賈璉為什么一直有“璉二爺”之稱?
20、妙玉為什么有家難回?
23、林黛玉之弟生世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