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弗洛伊德、達爾文被稱為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上次我談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通過他的觀察,得出結論----人類是生物逐漸演化的結果,從而全面否定了柏拉圖完美的理念世界,也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則認為,人類的行為主要是自身動物本能驅使的結果。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否定西方占主導地位的先驗的普遍理性的思想,動搖了西方哲學傳統理論大廈的支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弗洛伊德。
沖突:人格和潛意識
理性主義者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我們的行為受與生俱來的真善美的理性和道德(無論是先天還是后天)的左右。而弗洛伊德認為,非理性的沖動才是我們真正的內心需求的反映,這種非理性的沖動左右我們的意識、夢境和行為。但它們在表象上會被偽裝或升華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形式,其實心靈真正的驅動力是非理性的沖動。
人有三個人格,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與生俱來的、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本能沖動,主導本我的是快樂準則,本我用一種赤裸裸的毫無羞恥感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人在嬰兒階段,還沒有發展出自我和超我,幾乎就是一個“本我”,所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吃就吃,想拉就拉,一切隨心所欲。
人成為社會人之后,就產生了“自我”,我們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調整自身的言行以適應外部環境,因此“自我”是現實的,現實常常使我們壓抑自己的欲望,以便被社會認可?!俺摇?,是“自我”的升華,它遵循至善的行事準則,是外在的道德規范在人身上的投影,它來自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給我施加的道德熏陶。如果說“自我”是追求最低要求,行事不犯錯,那么“超我”就是最高要求,力求完美。
我們的心靈由意識和潛意識兩部分構成,心靈就像一座冰山,意識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頂端,海平面以下就是潛意識,處于意識之外。本我存在于潛意識之中,它不斷地從潛意識浮上來,與自我和本我發生沖突,使我們處于一種心理壓力之下。其中超我和本我的沖突更激烈,常常讓我們產生罪惡感。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中間地帶還有一個“前意識”,處于一種若隱若現的狀態,因此我們有時會不由自主的說出一些本來不想說的話,或做出一些本來不想做的事,它其實反映了潛意識的愿望,最常見的是酒后吐真言,夢話顯真情。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人格相互沖突,如果不能和平共處就會出現心理問題,甚至精神疾病。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具備一套調適、平衡人格沖突的自我防御機制,主要有壓抑、合理化、升華、投射等。
“壓抑”,就是把引起焦慮的觀念和沖動壓回到潛意識里去;“合理化”,就是找借口、找理由,不愿意被人知道我們的真正動機,而且自已也否認有那種“不好”的動機,而代之以一種自己能接受的動機;“升華”,就是把自己本能的沖動轉化為社會贊許的形式;“投射”,就是把自己認為人不好的品性強加到他人身上,不承認自己有這樣的毛病。比如,吝嗇鬼反而批評別人斤斤計較,一個悶騷的人往往更容易對他人的越軌行為義憤填膺等等。
鑰匙: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認為,以上這些自我防御的機制往往不能完全解決人格沖突帶來的后果,這就需要外部的干預,即心理疏導和精神治療。弗洛伊德認為他發現了治療的絕佳途徑,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夢的解析”。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我們所有的經驗和記憶都會儲藏在內心深處,潛意識就是那些被我們壓抑的經驗、記憶和想法,可惜我們自己意識不到它。做夢的時候,潛意識會偷偷地浮出海平面,和意識進行溝通,滿足自己被壓抑的愿望,因此夢能反映我們心底的真實想法。兒童不會偽裝,他們會直接夢見自己想要的東西,成人的意識比較強烈和復雜,在夢中也會把自己的真實欲望偽裝起來。
弗洛伊德把夢分為“顯夢”和“隱夢”兩部分。顯夢是指人們直接體驗到的夢境,隱夢則指夢境背后的真正含義,即被壓抑的潛在欲望和內在動機。弗洛伊德的任務就是從顯夢中破譯出隱夢來,這就是他的“夢的解析”,因此夢境是弗洛伊德打開潛意識和意識之間那扇門的鑰匙。
靈感:夢境和潛意識
弗洛伊德并不滿足于將他的發現僅僅運用于精神治療領域,他認為人性就是人的本能,人類文明源于對人性的壓抑和升華。其中性本能是人性的核心,性愛可以升華為對他人和社會的無私的愛,就是把本能的性愛能量轉移到他人身上。
他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是宗教和道德產生的根源,也是文學和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動力,文學家和藝術家在藝術想象中滿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創作沖動就是把他們被壓抑的性愛沖動升華為作品,我們欣賞作品的過程,就是是釋放自己的性愛沖動的過程。潛意識就這樣獲得了一種假想的滿足。
受弗洛伊德的直接影響,1924年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者宣言》,直接主張藝術應該來自潛意識,藝術家應該從他的夢境中自由擷取靈感,邁向超越現實的境界。我們所經驗的一切事物都貯存在我們的潛意識深處,讓它們再度浮現,就是靈感。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就必須掙脫理性的桎梏,盡情揮灑文字和意象,把潛意識表達出來。
有一個故事這樣描述理性是如何扼殺想象力的。蜈蚣有一百只腳,它能自由自在地跳出非常優美的舞蹈,理性的烏龜很想學習,就請蜈蚣將舞蹈動作分解出來,先邁哪只腳,跟著邁哪只腳,然后再哪只腳......蜈蚣拼命地思考,結果腦子完全暈了,一百只腳亂作一團,從此失去了跳舞的本能。
超現實主義者就是要讓事情自己發生。藝術家攤開畫布,隨意把顏料揮灑上去,就是一幅作品了。這個場面大家都很熟悉吧。所以,我們大致可以把超現實主義者當做靈媒,他是他自己的潛意識的靈媒。
在當代西方國家,尤其在美國,弗洛伊德主義和新弗洛伊德主義在一般意識形態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它不僅影響了西方當代的文學藝術,在宗教、哲學、倫理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眾多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助力
【文字之光】已立項注冊,自2020年元旦始啟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居民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秀專題【金色梧桐】中,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收錄到【文字之光】,并從中精選出最優質文加以推廣。
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讓優質的文字發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