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今天算是讀完了,4月份三分之一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這本來自于上月遺留下來的書,今天才算讀完。想想也不用太為難自己了,已經慢了,那我就干脆更慢一些,把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進行拆解一下吧,誰讓我感興趣呢。
對《心理學》只是有一些了解的人,一定聽說過“潛意識”這個詞,也能說出個大概,能將這個問題講透徹的沒有多少。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潛意識”。
人們都知道,在我們內心深入有一股不為人知的隱秘力量會左右我們的言行。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主要包括欲望、沖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他們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這些層次包括意識哦,前意識和潛意識,就像深淺不同的地殼層次結構一樣,故稱之為精神層次。
一、人類的精神層次
意識:俗稱自覺,凡是自己能察覺到的心理活動都屬于意識層次。它屬于人的心理結構的表層,感知著外界客觀事物和現實環境刺激,用語言來反映和概括事物的客觀狀態和理性內容。
處在意識和潛意識中間的是前意識。前意識是潛意識的一部分,是一種可以被回憶起來、能被召喚到清醒意識中的潛意識,就像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梁,更像一道關卡,既體現溝通兩端的作用,也體現監督檢查的作用,防止潛意識中那些充滿原始本能、野蠻的意識進入前意識,進而進入意識。
潛意識:我們更習慣稱之為“無意識”。主要是被壓抑的、被遺忘的貨沒有被意識到的心里活動,代表人類更深層、更隱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具有原始性、動物性、野蠻性。所以它與社會理性(超我)水火不容。
超我: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被社會化了的“我”。代表良心和道德標準。所以,超我遵循的是道德標準。
PS:在《非暴力溝通》中,首先我們就需要去“超我”,不去評判,不去比較,更多地從本我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大家秉承的就是一樣的原則。因為人類的原始欲望、沖動、判斷和感受總是類似的。
本我:處在精神層次的最底層,它就像一個不務正業,貪圖享受,貪財好色的人,充滿了動物的本能,尤其是性。本我遵循的是快樂原則。
自我: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的一部分“向善的良民”,自我充當本我與外部世界的聯絡員和裁判員,接受超我的監督,它根據周圍環境和現實條件來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我們喜歡稱之為“理性”,它調節我們既確保快樂原則得到一定滿足,又避免收到超我懲罰的痛苦,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人類在交流和溝通是,三套表達系統在大腦中同是運作。
一是超我所處的意識系統:道德標準
二是本我所處的意識系統:快樂原則
三是自我所處的潛意識系統:現實原則
當三個系統無法達成一致的時候,人就會表現出口誤、結巴、忘詞、停頓、詞不達意等。反映了人類精神世界的隱形矛盾和沖突。
二、潛意識的特點
1.容量巨大
2.鐘愛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信息
3.非常誠實、就像一個嬰兒
4.善于偽裝
要逃避“自我”的審查,逃避“超我”的懲罰。
5.打開有道
一般的信息很難直接進入潛意識,但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潛意識大門會被打開,讓信息直接進入。
一是持續弱刺激的作用下。比如商場或超市播放的輕柔低沉的潛意識音樂,降低推銷難度,畢竟潛意識中總覺得多多益善。
二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時候
三是強刺激突如起來時,會在瞬間打開潛意識
6.兩頭開放
受生物鐘影響,晚上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潛意識會在段時間內自然開放。此時,接收到的信息可以直接作用于潛意識,進而影響人的行為。
所以,在這兩個時段,我們要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千萬別在這兩個時段辱罵批評和挖苦粉刺。否則,這些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7.需要肯定
潛意識像個孩子,喜歡被人表揚,在接受表揚和贊賞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
這一點對孩子的教育是很有意義的,先肯定在提出建議,孩子更容易接受。
8.瞬間插入
在專注狀態下,潛意識的開放方式是“裂縫”的形式開放,外界的信息是通過瞬間插入的方式進入的。
比如:電視和電影中插入廣告。
9.偏愛圖像
這個就是我們作思維導圖的依據。
10.相鄰關系
潛意識更喜歡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即使沒有關聯性,也寧愿相信。
如:“說曹操,曹操到”。
我想,《認知覺醒》中提到的認知圈理論,大概也是以大腦的這個特點為理論依據的吧。
三、集體潛意識
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層次的概念,提出潛意識概念,他的學生、好朋友榮格卻發現了“集體潛意識概念”,并成為其人格分析心理學的基本假設,也是其核心概念。也就是對“集體潛意識”概念的態度,使得二人在學術上分道揚鑣,個人關系惡化,感情完全破裂。
潛意識,今天就到這里了。學習了潛意識這一知識模塊,讓我們更懂得大腦的運行機制,當然不能白學了,要運用起來。善于“吹枕邊風的”吹起來;需要營銷的,嘗試打開顧客的潛意識通道;教育孩子的早晚要多多鼓勵,提建議之前,一定要誠心誠意的表揚和肯定;需要追求女孩子的,要給她留下濃烈的情感記憶;要提升學習效率的,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