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說:梔子最持久的是味道。因為這極淡極清新的味道,我才知曉,雨后梔子開的正好。
花之純美者,梔子也。不似百合的妖冶,不若茉莉的淡香。它,有自己專屬的味道,一切“恰好”而已。
?于梔子,賞不厭,看不煩,愛不盡。從來好馬需伯樂,流水配高山;我愿成為梔子花的知音,讓它盛開在我心里,永遠,永遠。
?家鄉,水潤江南,梔子圣地。益于此,梔子花香盈滿我的童年。猶記得,我纏著爸爸種梔子花樹的癡樣,得到應允之后的幸福傻樣,多次種樹失敗的悲傷。還好,家鄉不缺淳樸鄉情,就如同不缺梔子花樹一樣。每到花季,好心的鄰居就會送給我家好多新鮮梔子,有開的如碗口那么大的,有欲開還羞的,有還未長好的青花苞,有白的耀眼的,有白綠相間的……各種姿態,讓我愛不釋手,喜不勝收。得了花,便找來洋磁缸,或是一個透明玻璃杯子,或是一個頗有古感的大碗,小心翼翼,充滿憐愛的將它們放進去,擺在大廳里,擺在房間里,放在書桌上,它們所在之地,必是香氣不絕,繞梁多日??粗p心悅目,聞著沁人心脾,睡著也是好夢相伴。有了梔子,有了人情,有了單純,有了快樂。
?如今,遠離家鄉的我,忘記有多久沒見到那勾魂的梔子,那么多的梔子,那么白的梔子,那么有人情味的梔子。或許,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逢吧。一日,清晨,拿一本書,找個僻靜的地方,晨讀,偶然一眼,瞥見了那棵花樹,沒錯,是的,梔子花樹,上邊還開著幾朵白色的,我夢中出現過多回的花朵。真幸運,在這北國的地域里,竟也有梔子,雖然沒有家鄉的花大,沒有家鄉的花潤,沒有家鄉的花白……可是,這對于我來說,已經是奢侈的了。
?回憶再次涌上心頭,小時候,當晨露未散,我會提著竹編的小籃,哼著跑調的兒歌,不管凌亂的沾著露水的頭發,歡快的去村里,找鄰居大媽,鄰居奶奶去采梔子花,那一樹一樹的花,一樹一樹的潔白,不濃,不淡,不俗,清新,淡雅。那時,快樂滿滿的,也只有快樂和心愛的梔子花。那時,媽媽為我扎頭發時,總會在插上一只碩大的,白的誘人的梔子;而我,也會挑一朵最可愛的,最漂亮的,最喜歡的別在媽媽的胸前。淡淡的花香,淡淡的美麗,不張揚,但是,總會讓人耳目一新的。
?那時的日子,那時的梔子,那時的人兒,都已成為記憶里滋潤的回憶,那是你忘也忘不了的美好;只有用記憶的絲線,將它織成曼妙的琥珀,沉淀成叫時光的化石,永留心底,才不負這遺世的美麗。每個人心底都有一朵屬于自己的梔子,愿它陪著你,伴著你,走遍海角天涯。愿,每個人,在這浮躁不安的塵世里,都能守住心靈的梔子花,都能有屬于自己的梔子花開。
用純白的心,尋找純白的花兒;
用純白的心,看純白的世界;
用純白的心,留住純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