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人生的伙伴》——日.松浦彌太郎
少了伙伴的支持,就如同少了翅膀的鳥兒,再怎么振翅都無法遨游天際。我希望可以讓你學會創造伙伴的正確方法,因為伙伴是你今后展翅高飛不可或缺的關鍵。
1.眼下,我認為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收入差距,而是知識、信息和認知的差距。
2.能夠關上學習之門的不是別人,只有你自己。
3.極大的喜悅讓人開心,但掉落在生活四周的小幸福也是如此。
4.用心去思考:什么是讓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哪一刻是讓自己“覺得開心的時刻”?因為這是創造伙伴的重點。
5.列出越多“開心事物”,你就越能認識自己,有如在照鏡子一樣。列舉出來的所有內容,就是你現在投射出的樣貌。
6.想更上一層樓,迎接更多挑戰或提升工作與人際關系的話,我認為必須去思考“開心事物”或“開心時刻”才能夠實現。因為想象“開心事物”或“開心時刻”正是你發揮力量的根源。
7.想理解人心應該先審視,這樣多少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8.自己能做什么,擅長什么,想做什么,為此正在做什么----很少人能將這一類的事情配合對方的要求,用簡潔的文章淺顯易懂地傳達出去。
9.希望別人發現你,就必須要有主動跨出一步的勇氣。你必須先有行動,才會有人發現,之后機會才會造訪。
10.所謂的“喜歡”,就是去“找出對方的優點”,找出對方的優點需要我們有相當好的心態,否則難以發現。而以心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接納一切事物的坦誠心情。譬如:盡可能少地說“為什么”、“騙人”、“真的嗎”、、、、、、
11.不論結果如何,會立刻動身確認的人才能贏得信息。
12.相信一切,接受一切,無限坦誠,我認為光是這樣就已經得到一項相當美妙的財產。
13.人生和馬拉松長跑都一樣,無法事事都盡如人意。多半的事情都不會如你所愿,這是一大前提。你要接受這一點,視情況加點巧思,有時“哈”的一聲使出渾身解數,我認為這才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跑法。不過馬拉松長跑最重要的目標是跑完全程。
14.人類在生存過程中,肯定會有一項特別發達的能力,可彌補自己的不周之處。而且有時會無意識地學習到這份能力。換句話說,為了彌補為人處世的不周之處,你肯定有一項擅長的東西。
15.精神照護最重要的兩點,就是“運動”和“睡眠”。
16.在某件事情上成功的人,總是在思考遇到狀況時,自己該如何應對才能讓對方開心。
17.得到了什么幫助,務必要在當天寫一封感謝信---這種禮節很了不起,我也時常希望自己能這么做。
18.機會往往不是出現在正式的場合,而是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19.一個人如果無心讓周圍往好的方向改變,就不會有所行動。
20.讓生活多一點節奏感,才能妥善利用時間。少了節奏感容易累積壓力和疲勞,到頭來工作也不會太順利。
21.“隨波逐流”是最糟糕的時間使用法,結果會使人產生“被迫這么做”的犧牲者精神。
22.管理順序是工作技術也是一種品位,工作缺乏節奏感,質量也會跟著下降。
23.當事人意識,就是時常積極主動地和周圍建立關系。去感受周遭的各種聯結和關懷,然后小心翼翼地培養。培養的同時,連帶的自己也會被培養,這就是學習。
24.你不去行動或使用,知識就不會有生命。自己需要的知識,要靠自己去積蓄和使用,然后再學習新的知識。當你創造出這種良性循環,知識和技術就會變成你的伙伴。
25.真正的知識,應該存在于自己的行動和經驗之中。
26.把喜歡的道具放在身邊使用,就可以達到振奮精神的共用。把道具當成伙伴對待,這么一點小舉動,就能在無意間讓每一天都很幸福。
27.因為一無所知才會產生好奇心,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不停動腦思考發揮巧思,然后外出累積經驗,因此也會變得想和他人見面。
28.提醒自己要“三勤”---口勤、筆勤和腳勤。
29.持續更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算是已經知道,覺得是正確的事情,也應該時常去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想法和方法。
30.你不用變成無所不知的人,也不用變成“聰明人”。沒必要讓別人覺得你很聰明,重要的是應該無限地坦誠。
31.人類總是會聚集在能讓自己開心的人身旁,總是會在意看起來過得快樂的人,因為自己也想受他影響。
32.不要自我意識過盛,應該坦誠展示原本的自己,然后放輕松。放輕松,親切就會油然而生。
33.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怎么看自己”。讓我們暫時忘掉這種想法,直率柔軟地去思考如何才能與他人和社會建立更深度的關系。
34.我認為可愛和親切從接納軟弱、不體面和愚蠢開始,應該去愛它們。必須變強、必須變聰明的想法,反而會讓自己非常不自由。
35.可愛和親切或許是一種黏合劑,能幫助我們和各種人或事物建立關系。
36.內在伙伴只要獨特就好。不要只追求正確而忘記代表自我的獨特性。用自己的方式,找出方法和它們變成好伙伴,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為人會喜歡古怪的事物,而不會由衷喜歡上看似正確的東西。獨特、滑稽、古怪的事物會讓人感受到魅力。
37.如何在人際關系中創造伙伴?不要等別人對你好才想回報,自己應該先多付出。去思考什么能讓對方開心、放心、得到好處或者幫助,然后,保持著一有答案就全數付出的心情。其中一個大原則就是,如果別人這么做會讓你開心,那你就對別人做同樣的事情。
38.太過體面、美好或正確的事物,人類會覺得有距離感。
39.真正的家庭料理是,去思考要做何種料理才能幫助調養身體,變得更健康。它不需要技術,需要的是智慧和愛。
40.我對曾經照顧自己活著自己認為是導師的人,會定期啰嗦地向他作報告。報告加上聯絡,然后商量,這三種公司內部的溝通通常被稱為“菠菜法則”。不等人問就先向其報告他想知道的事情,總是據實聯絡,并坦誠地找人商量---能做到這三點的人,到任何地方都會被需要的。
41.不論事情好壞,你都要認識到原因是出在自己身上。如果怪罪他人,會讓運氣不斷遠離。想不怪罪他人,那你對任何事物都應該要保持“感謝之心”。壞事發生會帶來沖擊,但只要認同這對自己也是必要的,“感謝”自然就會在心中萌生。
42.“內在伙伴”和“外在伙伴”喜歡開朗、有精神的人,也會聚集在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