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課是期待了很久的如何分身處理情緒。自己的收獲如下:
1.我自己最常出現的負面情緒主要是容易煩躁、生氣。期待通過這節課可以解決情緒中的痛點,積極主動地利用分身術覺察到情緒,并利用覺察表,合理處理情緒。
2.課堂思考:如何處理生氣?我當時想到的答案有:深呼吸、離開現場、想到目標——人淡如菊、對事不對人、積極主動的想法。課后補充:積極主動地利用分身術去覺察到情緒出現的原因,并想出三條以上的積極的解決方案,擇優執行一條。
3.任何消極負面的情緒都有積極的正面意義。要把這句話當成信念,做到第一反應就是這么認為的。比如我生氣:說明事情還可以有辦法做到更好,我煩躁:說明自己希望可以有能力解決事情。我暴躁:說明我對自己有要求,希望可以幫助別人做到更好。找到這些正面意義,然后就去有針對性的解決。
4.老大給出了處理情緒的具體步驟:覺察——傾聽——理解——調整——行動。舉一個馬后炮的例子:平時最沒有耐性等人,今早出門已經有點晚了,所以讓妹妹提前下樓去買早餐,我開車在小區門口等她一起走。我最怕等人了,結果還是等了她2分鐘,就很生氣。
現在回想:首先應該分離小我,覺察到自己特別生氣特別煩躁的情緒,→→然后自己問自己:為什么生氣煩躁啊?小我會說,因為我昨天已經給她說過一次買早餐流程了,因為為了節省時間我提前讓她下樓了,因為她也知道我馬上要遲到還慢騰騰,因為……說不出來還有什么了。→→好吧,那資源我就應該理解小我的這些想法,說明小我對自己和別人要求都太高,小我希望做個不遲到的好職員,小我希望可以按時吃早餐有個好身體,小我希望妹妹做事可以更積極主動,更靈活。小我希望自己的安排都能剛剛好。。→→事實呢?我只能要求自己,妹妹的成長還需要時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我的控制范圍內。→→分析到這一步,情緒應該已經沒有那么火爆了,理性分析,下次可以讓妹妹更早點下樓買早餐,也可以早起提前買早餐上來,也可以控制自己一抱寶寶就無法脫身的心理暗示,也可以把早起任務留一項在小區樓下或者早到單位做。
5.老大提到:怒是什么?拆開來看上面的是奴隸的奴,下面是一顆心。結合起來,怒就是奴隸之心。你的心被怒的情緒所奴隸,以致失去理智自我。失去了理智的自我就會做出許多不理智的行為,后悔莫及。所以從根源解決,出現情緒及時分身覺察,及時調整。這是我著重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在出現憤怒,生氣這些情緒時,分身開來,覺察到被奴隸,及時調整,做情緒的主人。
6.體會到做作業的好處:上課雖然記了筆記,但吸收不多,課后通過作業的形式,進一步理解、吸收、可以非常好的促進運用。昨晚刻意觀察了我的情緒,發現自己在單位情緒相對比較平和,但回家后居然覺察到的就有五六次的負面情緒。經過分身覺察,比以前冷靜了許多,原來自己對待家人期待如此高,情緒如此容易波動。
舉例:①給寶寶買了一套疊疊杯的玩具,共有11個杯子,每次回家都被寶寶丟的七零八落,找玩具花費一定的時間。所以已經給婆婆說過兩次,每次只給寶寶2-3個玩就可以了,其他的收起來,下次換別的顏色、大小、圖案的杯子。昨晚回家發現和以前一樣,杯子都丟不見了,老公翻箱倒柜找了半天還是缺3個。情緒立馬竄上來,生氣,拉練,不高興。不過馬上覺察到了,迅速分析。傾聽小我的解釋,理解婆婆年紀大,不一定聽懂了,老人疼孩子,可能孩子一哭就給玩具等等。調整,執行方案,讓老公把玩具收起來,讓老公再給婆婆說一次。短短一兩分鐘,我完成了以前從來沒做過的自我突破,心情也沒那么糟糕了,事情或許會比以前的處理方式更能解決。
②昨晚單位有事,回家已經八點。路上就對老公提前說過,晚上回家后,我會先喂奶,然后洗澡吹頭發,然后完成當天的熊貓讀書筆記,還有分身術第二天的情緒覺察表,有時間的話完成第二天作業,十點準時帶寶寶休息。時間很緊張,事實上留給我的時間非常少,所以在我讀書筆記還沒寫完的時候,老公已經催促我了,問我還要多久?我的火氣又冒出來了。不過也是很快利用分身,覺察到了生氣的情緒,傾聽它的聲音,小我想說路上不是對你說過了嗎?小我委屈,沒看見回家我都忙的四腳朝天嗎?小我急躁,我看書才幾分鐘就催我?傾訴完的小我冷靜下來開始理解:老公是看見寶寶鬧著找媽媽心疼,老公想要寶寶早點睡覺,老公上班也很累帶寶寶也很累,繼續加快學習效率的提升,充分利用早起不受打擾的時間完成作業。調整:想出解決方案:作業明早再做、和老公再爭取20分鐘時間、讓老公帶寶寶玩游戲,轉移注意力。行動:爭取了20分鐘時間,完成了讀書筆記。
通過上課,做筆記,填表,回顧筆記,交作業,一次次的加深印象,不斷地去練習,就像老大說的,做的不好只是練的太少。昨晚切實體會到了分身術的好處,同時進一步認識了自己。還要繼續練習,練習,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