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就是要不斷地深入,深挖。昨天學習了通過語言發現小我的行為,但語言只是表象,不同情況會說出不同的語言,只觀察語言是不夠的
所以今天更深一層:通過觀察情緒提升覺察能力,然后讓自己更好的做到積極主動
孔子有言:不遷怒,不貳過
即不會遷怒于人,不會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同一個問題二次犯錯,說明沒有從根本解決類似問題,那么怎么從根本解決問題呢?那就要從小我說起~
小我是什么
小我是基于自我保護而產生的自我
人剛出生時小我就像它的寄生體一樣發育還不成熟,到了兩三歲,基于恐懼,以負能量的情緒為食,慢慢長大,且無上限
所以小我是不能投食過多的,我們應 感性徹底的相信任何消極負面的情緒都有積極的正面意義 來作出調整,從而給它斷食
情緒的正面意義
憤怒--能力不夠 ??用一個有效的辦法解決,未來怎樣完全避免
焦慮--自己的關注點有問題,資源和能力不夠 ??降低期待,抓手思維(抓重點的一件事),自我提升能力
恐懼--過往情緒的投射 ?退一步,重新思考,是否一定得這樣做
委屈--源自小時候對父母的依賴感長大投射在他人身上 獲得了不公平的指責 ?我應該成長,對自己負責
煩躁--站在了不該站的位置,但是不知道該去哪 ??我應該在哪,應該怎么去?
憎恨--優越感被破壞 ?看不得別人好,不允許自己提升 ?是否該換一種思維模式,使用精進的思維方式
無奈--所有已知的方法全不適用 ? ?開始思考,創新,突破(對應信念:做法不同結果不同)
壓力--之前的準備不夠了 ?承載壓力 等待時間到來 或重新準備
做一件事并且從中獲得做事的方法,才是高階知識管理者的要求。
管理情緒五步走
覺察 立刻分離小我,問 ?我怎么啦 我現在是什么情況
傾聽 ? 傾聽完小我要表達的東西
理解 ? ?小我要表達的情緒的背后意義
調整 ? 情緒能量的質量
行動 ? ?安排自己做的事 (治標或治本)
明明自己都知道卻還是犯錯該怎么辦?你需要的是提高覺察能力
覺察的四階段
不知不覺 ? ?理性的大腦不存在,再刺激和回應間沒有任何的選擇權
后知后覺 ? ?犯錯后突然醒悟
當知當覺 ? ?念起即覺,讓自己的狀態隨時處于中心狀態
先知先覺 ? ?有效的經驗,提前可以做到的事情,風險防范
大多數人處在后知后覺的路上,只有覺察到你正經歷著痛苦,并忍受痛苦,你才能做到積極主動,進入到當知當覺,說明你已經過了一個分水嶺,進入了另一個高級層次,但這一層次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刻意訓練才能達到的。
這節課老師給出了不同情緒對應的正面意義,察覺自己情緒的背后深意更有方向了,原本模糊的概念清晰了許多,總結的很受用!
下面附上情緒的覺察表
課后問題選錄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剛才聽了老師說的信念的使用是要發現情緒背后的意義,在哪里能找到情緒積極意義表?
【導師回答】1. 課上說的若干,都是積極意義,請整理出來即可。2. 資源關聯-百度:消極情緒的積極意義,有16條,李中瑩NLP的內容。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請問老師關于情緒方面或者心智方面的書籍有推薦的嗎,最好是涉及原理、本質解釋的。
【導師回答】1.那太多了,心理學整個學科、認知科學的整個學科,才是本質和原理解釋,NLP、家排、情緒教練等都是具體的應用。2.我今天表達的內容,融合了若干學科最后選出的這個部分,如果你想學本質,我建議從認知類科學開始入手學習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很多情況下,我發現別人誤會我了,我當時就很委屈,但是我又不會去解釋,就會一個人想入非非,產生很消極的情緒,這個情緒會持續很長時間,本能的我就不想跟誤會我的人有太多的接觸,如此的我應該怎么去調整自己?
【導師回答】1. 先問問自己,“委屈”的積極意義究竟是什么?2. 發現了情緒,無法解決,其實你處于“后知后覺”的狀態,需要持續訓練和加強(加強的方式:學習、訓練、找導師)3. “本能的我”,我們的訓練不就是讓你分身去找尋理性的我么?所以,參考第二條。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我想了解下課程的系統性,本身是學理工科,想了解,方便做好學習計劃。偶然發現,覺得有點欣喜,這個問題應該別人不會問的。
【導師回復】1. 分身術訓練營是整個幸福進化俱樂部的門檻活動,這個門檻之后對應著成長的層次劃分,我按照成長層次將學員劃分了5個級別,每個級別都有核心任務。2. 比如說在價值為0的狀態,我會帶著大家做熱情找尋、標準設定類的訓練;在負價值的時候做習慣、積極主動、行動力、直面現實、自律類的訓練。3. 分身術之后有40+個訓練營在等著,我不太知道我需要把系統性表達到哪個層次。4. 如果僅僅是問信念和關注點,明天一天就夠了。如果是后續的課程體系,只有通過分身術、真自由、海比特初級、高級訓練營的伙伴才能接觸到下一批的訓練營內容。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請問老師:您分享的流程中傾聽和理解的具體操作有要求嗎?我思想容易天馬行空,不專注,所以自己碰到悲傷和不開心的情緒時,會用紙筆進行記錄和分析。兩個小人互相對話,為什么不開心...難過...一步步剖析,直到找到解決的方法。請問這樣是否也可以稱為傾聽和理解?
【導師回答】1. 您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方法。2. 可以理解為傾聽和理解。只不過我的方法比你的更加系統、落地、考慮問題更加通用性而已。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幫我一起帶小孩的婆婆經常對我指指點點,每天處在被指責的狀態中,負能量十足。內耗很大。如何應對別人的消極言語?婆婆有婆婆的帶小孩觀點,我有我的帶小孩的觀點。比如今天跟婆婆一起幫小孩洗澡,婆婆覺得我水加太燙我多加了一點冷水調和,她就開啟嘮叨模式:“叫我一開始就放合適的水,水費很貴之類的言語…..”有時候婆婆還會帶臟話說我。
【導師回答】1.看來我昨天給的方法沒有解決。你還特意復制了昨天我回復的內容,謝謝你。2.我博客寫了:觀點要對錯、大小、上下之分,觀點是需要碰撞的,而不是留在肚子里面產生情緒的。同樣的道理送給你。3.如果是被指責,你可以跟婆婆交流一下,是否可以嘗試著將語言方式略作調整,因為當下情緒不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我們都不希望孩子身體不好。4.我想單獨說一句:任何婆婆和媳婦之間的矛盾,都是老公的問題!你用3F技術,把事實、情緒、意圖整理下來,然后平和地給你老公,讓你老公出面解決。5.對了,任何解決方案都有風險,以免不必要的沖突。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我性格內向,不愿說話,我老婆外向,脾氣不好,只能順著她,有點小事,經常是我順著她,或則抱抱她,緩解情緒,但是覺得治標不治本,如何讓他人管理情緒呢?尤其是親密的人。我也嘗試讓她來聽課,她只喜歡追劇,對于學習,不感興趣。她以帶小孩的理由拒絕了。
【導師回答】1. “只能順著她”,限定性信念。2.和“任何事情都有三種以上的【有效】的解決方案”的信念相沖突,請擺脫小我,尋找方法。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自己在情緒低落,遇見困難,焦慮的時候,就會出現貪睡,無精打采的癥狀。這種應該是小我通過睡覺休眠的方式來逃避,現在知道原理里,因為這是來自童年的行為模式,有點根深蒂固,我要如何打斷鏈接調整這種癥狀?
【導師回答】1.“就會”出現貪睡……注意“就會”,這個語言會形成信念模式。2.在一張紙上寫著:等下一次低落的時候,看看自己到底會不會出現貪睡的現象,到底是什么造成的這種情況。分析出原因再考慮解決方案。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通過甜面包熱湯模型梳理之后,我發現這種遇見問題困難貪睡,無精打采的癥狀。童年不愛表達,每次不開心又情緒就通過睡覺,不吃飯,家人發現異常格外關懷安慰,形成了這種模式。屬于不知不覺中存在,后知后覺中觀察到,可是不知道怎么打斷這種觸發器鏈接,求老大指點迷津【導師回答】我剛才說了,這是錯誤信念。改變,從信念開始,先把這個錯誤信念寫下來,然后去用各種方式驗證它是錯的餓。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我比較敏感,能體察到別人的情緒或者過度在意到別人的情緒、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會對于自己認為會影響別人的事情選擇不做或者逃避。但是,不做就代表沒有結果,往往會失去很多機會。 請老師建議如何能破解這種負面的情緒呢?
【導師回答】1.任何事情都有三種以上的解決方案。除了“不做”、“逃避”這兩種給你帶來更大問題的無效解決方案之外,請自己找到另外三種“利他利己”、“雙贏思維”的解決方案。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小我基于恐懼而產生,形同小狗。貪婪是否也可以這么理解?在股市交易中很容易陷入這兩個極端,面對行情盤面,如何做到快速冷靜分身,謝謝老師指點。
【導師回答】1.無他,欠練。2.多學習人性的本質,反脆弱一本就夠了。3.但凡見到“快速”,除了不斷扎實地打好基礎之外,別無他法。哦,不對,我自我限制了,你可以找個導師來幫你,比如,我的資產都托管給他人負責操作,我就不用操這個心了。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教師職業。高三每天的內容都是設計好的,希望學生們能跟著自己的步調,即使質量不高也能確保完成。學生沒完成作業的第一反應就是火大,強調幾次沒效果以后會用“學生的人生他們自己負責”來搪塞自己。但是由于自己的問題,還是會用這樣的標準要求孩子們,最后會和不做作業的學生鬧翻,周而復始。幾年了沒跳出這個怪圈,請問老師如何解決。謝謝。
【導師回答】1. 陳老師您好。2. “希望”學生們能跟著自己的步調,這句話中“希望”我已經標注出來了,這個詞表達的是美好的期待,我非常認同。但是,你的“希望”是怎么轉化成【有效】的解決方案的呢?3. 火大,就是說明你自己沒有做好,我看有很多國家優秀教師,就沒有這種問題,您是否也跟我有同樣的看法?4. 誰痛苦誰改變,如果你覺得這個怪圈無所謂,反正當一天老師教一天書,也沒有必要非要把自己當成國家優秀教師,那也就無所謂,如果覺得這個點很需要改進,就必須問問自己:最有效的改進方式是什么,我應該如何開始?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補充說明:1、謝謝老師認同。關于“希望”學生完成的解決方案是盡量個性化設計學生的作業量和難度。現階段能夠做到的是設計出整體復習計劃綱要和每天的作業量之后,按照班級學情設置上中下三類題型,讓學生盡量完成。這個方法的“有效”程度在班級平均分數上可以得到驗證??赡苁俏易陨砜创龁栴}的角度出了偏差,總是盯著沒完成作業的學生,但是如果不盯著他們只看那些完成度好的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因為高三的孩子可能并沒有成人那樣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認知。2、“火大”確實是我的情緒問題,因為對自己高考成績不滿意,希望學生能夠不經歷這些。沒有成為國家優秀教師的野心(恩,國家優秀教師指什么樣的老師沒能理解),只是習慣性死磕。“我痛苦所以我改變”說得很好,或許應該學習一下從完備角度看問題轉為從MVP角度?老師您這個課程在哪個訓練營學習?3、能不能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每個問題都有“三個”以上解決方案,不是兩個或者更多?因為三個方案的思考時間恰好能讓我們意識到觸發器的存在?謝謝您。
【導師回答】1. “因為高三的孩子可能并沒有成人那樣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認知。”前面一句,你把責任承擔住了,但是這一句,有推卸責任的傾向出現,指出風險,供您參考。2. 我的目的是給你一個極高標準參考。你不內耗就可以了,如果標準太低,可能就會遇到持續的麻煩,只有做法不同,才能結果不同。至于如果做到mvp,您一定有這個能力,這個訓練營還要很靠后3. 符合人類認知輕松的最佳狀態(認知科學),人的工作記憶窗口在3±2,供您參考。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如何解決跟消極被動(負能量滿滿)的父母相處的問題?我想積極主動,可我身邊的親人太消極該怎么讓自己不被傳染呢。我爸媽在幫我照顧孩子,挺辛苦的,可是她倆都是負能量很足的人,對于幾乎所有的事情,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是第一反應就是否定,很喜歡用負面語言評價人和事。我爸爸是一點事情就發脾氣、訓人,而我媽就是不停抱怨。經常讓我覺得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我的情緒。舉例子,我開車出去,導航走的路比較繞或者堵車,我媽就會反反復復說一路,說這個路太難走了,你應該走*路,說很多遍哦,半個多小時的路要說一路呢,搞得我開車很心煩;又比如我買個頸椎枕,她會不拆包就說:這個肯定不好使,我好心想給她用都沒心情啦。
【我的自問自答】首先覺察媽媽的抱怨引起了我的什么情緒?—答:煩躁,煩躁代表什么?--代表我不愿意傾聽她說話,這表明我不具備對媽媽的耐心。我應該鍛煉的是耐心和同理心,理解媽媽的初心是為了不走彎路,節省時間,也是為我好,理解一個上年紀的人會容易喜歡嘮叨的,這是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大部分媽媽都嘮叨很正常的。學習傾聽媽媽說的嘮叨里有價值的部分,并作出正面回應,對媽媽講:是的,這樣確實很繞路,肯定她對的部分,然后說:我們下次一定不能這樣走了。帶動媽媽積極一點,真想不到這邊有這么多村子呀。。。也是為了引開她的關注點,不要繼續糾結在走錯路的事情上,不如看看沒見過的風景吧。頸椎枕的事情,媽媽說:不好使吧。覺察:我的情緒是生氣,生氣代表我不具備讓媽媽相信我買東西會買好的能力,那我應該提升自己購物的能力,讓媽媽慢慢相信我買的東西是好用的。分析:媽媽說這話的原因,她擔心我花冤枉錢;解決辦法,回應媽媽說:你拿去枕兩天試試,這個15天之內包退的,不好使咱們就退掉唄。—問題解決!也許媽媽是對的也不一定哦。
【導師點評補充】1.我不知道要點評什么?2.我不知道要補充什么?3.你做得非常好,你現在正在不斷提升處理兩個無意識使用“負面詞匯”表達積極意義的父母帶來的負面能量的能力,那就持續訓練就好了。4.昨天的問題,你自己今天就解決了,我覺得很棒!具體持續實踐好了。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老師你好!最近一周多遇見領導讓我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詢問具體標準后得不到領導的明確答復,只好自己摸索著做,做完匯報領導不滿意,此時會出現無助,委屈的情緒,小我想要偷懶。我目前是想要做好事卻缺乏與領導溝通的方法,我的問題是:我要如何運用分身術調整這種害怕上班,想要做好事而小我又想偷懶的矛盾?
【導師回答】1. 找幾個職場達人問一下:詢問具體標準的話術是什么。資源:李秀燕,下次詢問用話術提問,讓領導無處可跑。2. “做完匯報領導不滿意,此時會出現【無助】,委屈的情緒,小我想要偷懶?!保瑤湍阏业搅藛栴}的核心,【無助】是限定性信念,明天會講。請調整信念:我的資源是充足的,關鍵是我要開口要。3.抓緊解決1.2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1.關于情緒的臨界點,比如【生氣】:一般情況下通常會有一個臨界點(底線),只有閾值達到了臨界點自己才會表現出來生氣,如果沒有達到臨界點/觸碰到底線,在可接受可控制范圍之內就不會爆發出來。【我的問題】:情緒的【臨界點】是怎樣產生的?是自己“自我設定”的還是其它一些原因產生的?2.關于某些特定情緒,例如:失去一些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人或者物的那種【難過】:自己可以覺察到,也可以進行自我對話,但是沒有很好的效果,總感覺需要先體驗它將它先釋放出來之后才會好。難過的時候一心一意的難過,難過之后心情反而會平復許多。如果故意克制或者轉移注意力,難過的情緒反而會持續的更持長久?!疚业膯栴}】:有些情緒是否經過體驗、釋放之后再做疏導會更有效?先接受事實和自己的情緒,然后再做處理?如何利用”分身術“來對這些情緒做以更好的疏導?
【導師回答】1. 情緒來自:身體體驗、信念和過往未完成的情緒體驗。2. 我課上已經講過處理情緒的五步法,你表達的內容都包含在五步法里面了。分身術是用來訓練覺察能力的,不是用來處理情緒的。所以,不要期待用分身術對情緒進行更好的疏導。3. “失去一些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人或者物的那種【難過】”,這個被成為“失落”,這種情緒的解決是有四個環節:鎮靜期、劇痛期、恢復期、還原期。前三個階段是必然會出現你說的“難過”,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耐心陪伴小我。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很多道理都懂,知道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覺得生活或工作中,總會碰到自己不特別喜歡的人,覺得別人身上一堆的自己看不慣的毛病,當跟自己有自己交集時??倳o人貼上標簽,比如“愛貪小便宜”“愛管閑事”“總在領導面前抹黑他人”“做事橫行霸道”等等,就認為這類型的人覺得不接觸也罷,也不給臉色看。這是不是一種病態心理?是不是需要去包容別人呢?但我就是不喜歡這樣的人。從中也分析不出來小我。怎么辦呢?
【導師回答】1. 分析不出小我,就只能停留在這個狀態。有個點:很多人期待什么都不調整,就可以取得不同的結果,那不可能!改變,從信念開始!2. 第一個要改的信念是:“很多道理都【懂】,【知道】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边@兩個極低標準的詞匯不可能改變你的人生狀態,你至少要設定為“投入去做!”3. 你既然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還【不想(小我的自我保護)】去改變,你要問問你的小我到底想干什么?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老師,都說人既然來到了世間一趟肯定是帶著自己的使命來的,看到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并每天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讓人羨慕!可自己卻仍然處于迷茫之中,常常問自己我到底為什么而活著?但卻似乎找不到答案。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找到自己內心的答案呢?
【導師回答】1. 看書:《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之以終為始2. 試錯:設定一個短期的使命,然后去達成,如果錯了,繼續調整,建議參考我的目標管理類的文章3. 購買服務:找個教練指引你。
?【學員提問】【問題描述】和父母發生沖突怎么辦,我原來的處理方法是先冷卻,但是那一團火還是在心里,沒有治本,關于情緒管理,怎么樣治本?
【導師回答】1.找尋根本到底在哪里。方法:自我學習、心理咨詢、情緒教練2.根據本質的問題,投放解決方案,持續實踐、反饋,改進。3.通過較長時間的刻意訓練,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以上。助人是一件專業的事,情緒傷自己,傷他人,或者把自己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