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包裝
1.看書名
- 主標題:好好學習
- 副標題: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 個人知識管理,對象,內容
- 精進,更好地提升,不是入門級,需要關聯到什么是個人知識管理,它的基礎是什么?
- 指南,說明書類
2.了解上架類別
未標識上架類別是什么,初步推斷是學習提升類
3.看作者
成甲,邏輯思維“得到”APP音頻節目《成甲說書》的作者,是“中國最會學習的人”。
從作者的身份以及頭銜猜出,一個中國最會學習的人教我們如何精進完善自己的知識管理。
4.看腰封
-
正面:羅振宇、萬維鋼、李笑來、小馬宋推薦。
- 擁有學習力的人,才擁有這個時代的終極競爭力
- 成甲叫你如何變知識為資產,讓學習成為財富積累
-
背面:彭小六、戰隼、易仁永澄等的推薦語。
- 學習的時候,最難的是內化。內化是將信息變成知識,進而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這本書會介紹非常詳細的解決辦法和修煉步驟。
- 擁有快速獲取重要知識并應用的能力很重要。
- 構建底層思維、突破心智邊界的元知識,是一個人可以脫穎而出的關鍵。
- 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何種知識才會發揮更大威力。
5.看策劃機構/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6.看版次和印數
第一版,第一次。這是一本新書~
二、看整體
1.看目錄
- 序
- 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知識管理和認知優勢的關系,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匯“認知優勢”,這一章估計是講兩個內容的關系區別連接- 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這是對臨界知識的介紹,但是和目錄的中提到的“認知優勢”有什么關系呢?是否可以理解成我們能夠意識到某些知識是能夠帶來關鍵的影響的話,相對他人來說,我們更加有優勢?)
- 海量信息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拼什么?
-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 為什么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這一章基本上都是問號,我想作者的意圖估計是為了引發讀者的思考,思考這些現狀究竟是由什么導致的,然后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引出作者自己本身的觀點。從二級目錄看來,這一章估計是講在海量信息即時獲取的時代,我們拼的就是對這些信息的獲取以及應用即知識管理。而那么多的知識,我們管理學習后由于信息的超載我們有可能認知得不夠深,從而并未發揮出其關鍵的影響力,而且就現狀而言很多人的學習層次是很淺的,因此我們需要明白哪些知識值得學習,從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應用,在這個知識時代占據優勢位置,脫穎而出。
- 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
新詞匯:臨界知識,這一章估計是講某個名詞的思維方法,所以關鍵是要先明確這個名詞的定義是什么。
+ 對于學習臨界知識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層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提醒讀者重點是底層思維和方法,然后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是否是因為底層思維和方法是通用的,然后具體知識和技能是根據思維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所做出的實踐?)
+ 跳出“低水平勤奮陷阱”
+ 學習臨界知識
+ 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
+ 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
這一章延續上一章所提到的現狀,指出學習層次上不去,有可能是落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阱”,也就是貌似我很努力學習,書看了很多,參加很多訓練營,然后感覺生活發生的變化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大。我們要如何來跳出這個陷阱呢?關鍵就是要學習臨界知識!接著作者就教大家三個提升學習能力的底層方法(首要掌握的),以及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其次掌握的)。
突然想到自己在學習Excel的時候,好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就是我似乎明白某個關鍵的思維方法,盡管我對大部分的函數是不認識的,但是我總能夠用其中的某個函數或是函數結合來解決自己工作上的問題。會不會這個也是我自己的臨界知識呢?
在解決問題時,我想的是我究竟是要達成什么樣的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需要Excel做什么,是要判斷求和,還是數據匯總。思考完后,我會看哪些內容是我有用過的,是否可以更快速地用,比如說數據透視表中,我求和了,然后我需要計算對應的占比,常規的做法是匯總后復制數值出來計算占比,可是這樣的話數據是不會自動更新的!那數據透視表是不是有這么一個功能就是計算占比的呢?想到這個后就去百度,找到數據透視表是可以計算占比的,這樣一下子就解決了大問題。
- 發現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知道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后,關聯自己的情況,發現并應用,落到實處
+ 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回到核心的問題:如何找到臨界知識?怎樣能夠把臨界知識真正應用起來,實現知行合一?
+ 為什么臨界知識能四兩拔千斤?
+ 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 天賦與學習臨界知識的關系
+ 如何應用臨界知識
+ 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的“能力圈”
這一章繼續升華前面的問題,為什么臨界知識這么重要這么厲害,對于自己我們要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呢?就像我前面所想到的,我好像懂得某些關鍵的東西,但是我道不出說不明,似乎只能自己用,而很難教會別人用。天賦和學習臨界知識也有關系?是什么關系呢?我發現了自己的臨界知識,那我要如何使用,我要如何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
核心臨界知識及其應用
- 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框架來安排自己的臨界知識,不過,確實有一些重要的臨界知識是通用的。
- 復利效應
- 概率論
- 黃金思維圈
- 進化論
- 系統思考
- 二八法則
- 安全空間
- 臨界知識的綜合應用
從目錄來看,對于作者所提到的臨界知識,我有聽說或是接觸的有復利效應、二八法則,其他有可能有接觸過但不知道是。
- 結語、附錄、致謝
- 掌握臨界知識后,未來是什么樣子的;
- 書中提到的書,作者為什么能夠成長到目前的樣子呢?是什么書啟發了作者,使得作者發現臨界知識并去應用呢?
- 致謝
2.序言
- 出現困擾,從富蘭克林的傳記中得到啟發。
- 知識管理的定義:知識管理是通過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
- 數據管理的維度
- 信息管理的維度,關注怎樣更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獲得的各個知識點,能夠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用于解決問題。
- 底層規律的維度,關心自己的認知深度
- 學習是一個生長和創造的過程,知識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店,而是彼此聯系、相互接觸,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斷產生新的啟發和認識。
- 這本書的內容
- 第一部分,為什么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
- 第二部分,對于學習臨界知識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層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
- 第三部分,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回到核心問題:如何找到有價值的臨界知識并把它應用到生活中
- 第四部分,通用的臨界知識以及應用案例。
三、看細節
- 隨手一翻,恰好翻到了“付費購買”這一內容,書中提到了買書是投資認知得理財,還提到了一本書叫《窮查理寶典》,這本書我聽永澄老師提過很多次,但是一直沒有閱讀,這次意識到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一定要看看才行。
- 翻到天賦這一內容,書中提到“在做你喜歡的事情的過程中,尋找事物背后的規律”
- 萬維鋼的精英日課是一個可以用來訓練自己的臨界知識的資源,他的理性思考是按照“給出一個問題場景+一個解決方案+背后理性思考”展開
- 結構決定走向,走向決定未來。所謂結構,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個系統。
四、下判斷
這是一本很值得自己閱讀的書,書中所提出的問題是自己一個很大痛點:學了很多卻好像沒有什么改變,自己陷入了低水平勤奮的狀態中
五、粗閱讀
將書籍大概地翻了一遍,大概用了四十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