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檢視閱讀?檢視閱讀的目的?
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里的一種完整讀書法。檢視閱讀的目的:通過快速的閱讀,達到對一本書的粗略的了解。知道這本書講什么的?這本書怎么構成的?這本書講的對不對?是部分對還是全對?不對的原因是什么?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二、用檢視閱讀五步法實踐《好好學習》:
第一步:看包裝
1.1 書名
? ? ? ?主標題《好好學習》,副標題《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1.2 建議上架類別
? ? ? ?無
1.3 作者
? ? ? 成甲,很多人是從羅輯思維“得到”App的音頻節目《成甲說書》了解成甲的。在與羅輯思維合作的過程中,他被入選了羅輯思維評選的“中國最會學習的人”,而2016年“得到”年終盤點全年銷量TOP 10的節目中,《成甲說書》占了三成。
1.4 書封
羅振宇,萬維鋼,李笑來,小馬宋,彭小六,戰隼,易任永澄傾力推薦。( ?感覺很棒的書哦!)
1.5 策劃機構
? ? ? 中信
1.6 出版社
? ? ? 中信出版集團。 (很常見的出版社?。?/i>
1.7 版次或印次
? ? ? 版次第1版,第一次印刷。(新出來的書哦?。?/i>
第二步:看整體
2.1 看目錄
從目錄看出來,作者是個很有誠意的人,不是標題黨。
本書共分為4章。
第一章講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看到一級標題,出現疑問:知識管理(即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成知識,并加以運用)我知道一點,認知,就是對一個事物的看法,判斷,行動。認知優勢??是不是認知的高低,好壞之分?看第一章,每小節標題,了解了什么是臨界知識。知道了再信息爆炸時代我們拼的是認知深度。如何提升認知深度呢?為什么大多數人學習層次上不去?是因為認知深度不夠。為了提高認知深度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習?
第二章講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
看到一級標題,出現疑問:臨界知識??這是什么東西?臨界字面理解可以是邊界,難道是邊界知識?各個學科領域的邊界知識?底層思維?難道是最基本思維?(腦子里各種問號)? 看第二章,每小節標題,感覺作者想表達,想要學習臨界知識,先要掌握它的底層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先掌握它的道術,再掌握器和用。低水平勤奮?第一次聽說,感覺和低效率的努力差不多。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是哪些?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我認為有一個技巧是保持好奇心,主動積極思考,不知道對不對,還有哪些呢?
第三章講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看到一級標題,出現疑問: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難道臨界知識不是通用的?而是個人所獨有的,不同人的臨界知識不一樣?怎樣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呢?看第三章,每小節標題,作者講如何發現臨界知識,天賦與臨界知識的關系,用臨界知識可以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哇,這些我都不知道,好高級啊,我很好奇,很感興趣!
第四章講核心臨界知識的應用。
看到一級標題,出現疑問:核心臨界知識? 難道臨界知識還分核心和非核心?什么樣的臨界知識是核心臨界知識?如何應用?看第四章,每小節標題,作者講一些通用的臨界知識的應用,例如:復利效應、概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二八法則、安全空間、臨界知識的綜合應用。這些定律我只知道1~2個,而且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這些既然是核心通用的臨界知識,我肯定想繼續看下去。
2.2 看序言
在序言中,作者表明了寫這本書的最重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從底層規律的角度去認識知識管理,也就是不僅只關注具體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認知深度,將很多具體的知識點形成宏觀抽象的理解,再將它們用一根線穿起來,用來解決更多具體知識的問題;在序言中,作者也寫了這本書的特色和局限。序言寫得很清晰,雖然我對個人知識管理也才開始了解半年時間,但我覺得我需要這本書的知識來提升我的認知,我相信這本書對我有價值,所以我想繼續看下去。
第三步:看細節
3.1 列舉若干關鍵詞
本書的附錄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書籍,從中可以找到一些關鍵詞。有些書籍我經常聽到,但基本上沒有讀。例如影響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引爆點異類。精力管理,精要主義,搞定,晨間日記的奇跡。清單革命。這些詞,我只是知道。但并不了解,因此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我繼續閱讀。
第四步:下判斷
這本書是以道術器用的邏輯結構的方式來展開的。作者先給了臨界知識的定義。,然后提出一些疑問,在海量知識時代,我們拼的是什么?答案是我們拼的是認知深度。那如何提升認知深度?為什么有的人學習層次上不去?是因為認知深度不夠,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習?在第二三四章,作者,分別講了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方法。發現和運用自己的臨界知識和核心臨界知識的應用。其實這三章講的是臨界知識的,道術器用。作者通過這種,邏輯思維的順序來引導讀者,一步一步深入了解。我覺得,這本書的邏輯我能夠理解,所以我覺得它值得讀。而且值得我用分析閱讀的方式去讀。
第五步:粗閱讀
我的粗閱讀,就是通過看每章的,小標題以及粗體字。例如第二章,有一部分講到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一是綠燈思維。其中提到,正常的人都會有習慣性防衛。這對養成綠燈思維習慣是不利的,那么如何減少習慣性防衛?首先要區分我和我的觀點/行為。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不要把對自己的觀點的質疑和對自己這個人的否定綁在一起。二是以慢為快。把功夫用在真問題上,比如學習掌握臨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