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參與團隊小組策劃了場激發學習動力的公益活動——“學霸面對面,我是如何考上北大的”訪談會。訪談主角是2022高考690分,河南省排名第31名,北京大學新生獎學金獲得者趙子琛同學。因為和他父親趙春輝老師都是同事,又在同校雖不同學段,所以我對這個優秀孩子又多了些了解。
初見子琛,白白凈凈一少年。面容清秀,清瘦的身形靈活矯健,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一看就是沒挨過苦的孩子。我說的苦是深鉆題海的苦,是沒有被背負責任重壓的苦。大抵是我之前見過的頂尖學霸太少,而有限見過的幾個學霸都是老成穩重,山河正氣,所以就提前有了刻板印象。見到子琛時,他身著簡單的白t和短褲,一看都是球場上回來的,眼鏡片也擋不住他笑眼盈盈的光芒。聽他爸爸說,從小練架子鼓,街舞,大一點的跑酷,書法,鋼琴十級,一直伴隨到高三高考前夕的長跑和打籃球,一個多才多藝動感型的男孩子,嗯,這個學霸有點不一樣。
再識子琛,落落大方一少年。因為要做訪談,我作為整場的主持人,提前設計好了流程來和上場幾人溝通(子琛,子琛爸爸,資深老師)。從原本設計的經驗介紹會改成了現場訪談方式,我向他征詢我可以問的幾個問題,他聽后爽朗說都可以。當時我還頗沾沾自喜,哈,設計的問題學霸認可。在與他爸爸溝通要提的問題時,他給了個建議:可以說說我青春期的事,家長們應該會很關心。呵,甚得我心的方向。這孩子,果然是學霸,我問及他就這幾個問題做了哪些準備時有沒有寫稿時,他還是熟悉的笑容說不用稿。當時我還猶豫了那么一下:即便是學霸,可是面對臺下百余人的訪談,沒有稿子成嗎?隔天又約了他父子來看場地,不死心的我說要不在場地上大致過一遍吧。他依然是禮貌的配合我走場聽我提問題,然后就兩個問題的細節又和我確認了下看我們是否表述方向一致,我依然不知道他會說些什么內容。正式訪談的時候,真是讓我刮目相看。他不僅帶來了一個北大的宣傳PPT,完美回應首個問題——“學霸眼中的北大”,從人文活動到文化社團,從師生面孔到校園風景,流暢清晰帶我們云游北大。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里侃侃而談,從一張手機壁紙談及的立志與目標,從解密的學習方法到自己的小堅持,從北大影響里對獨立思維和規劃意識的思考,從運動上的故事談及他的知識踐行之路,拋出的問題他都能精準梳理,娓娓道來。這是一個有想法的學霸。學弟學妹們的提問也能條理清晰,耐心解答。全程真誠在線,任憑舞臺上燈光炙烤,絲毫沒有不耐煩和任何凌亂,對所有提問積極做微笑與目光回應,還能主動給其他嘉賓遞話筒,整場互動氣氛超級好,眼看臨近三小時了,我不得不收尾。結束后他都耐心配合著像打卡一樣的合影,遇到小一點的孩子他主動蹲下身來微笑比V,耐心而工整的給排隊求簽名的每一個孩子寫下“To? xx學弟/學妹,加油,北大見。”嗯,他的粉絲里瞬間多了好多迷弟迷妹,包括像我這樣的老阿姨老叔叔們。
三嘆子琛,彬彬有禮一少年。訪談會結束后,我們團隊幾人去聚餐。在席間,無論是他主動添茶水、分餐具、招呼用餐的自如,還是他對身邊兩位小迷弟(同事孩子)的主動問候,照顧有加,不難看出這是個家教很好的孩子,這一點功在他父母。這樣的慶功宴上,圍繞著子琛和他爸爸的溢美之詞從未停過,這個19歲的男孩能主動交流,把所有大人的話都耐心傾聽禮貌接上,情商也很高。推杯論盞間,春輝兄(他爸爸)喝的多了一點,這個孩子一直在旁邊扶著自己的父親,夾菜、扶筷,細心的拿紙巾擦去濺在臂邊嘴角的油漬,之前走圈時我們遞給他的酒水,他都禮貌接下然后表達感謝并真誠告知“我能好好長大功勞在我爸,今天我來開車,是我爸的司機。”非常孝順的孩子,這一點還是功在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回到會場上一個孩子對他的提問:如果你沒有考上北大會怎樣?子琛當時回答里有堅定的幾句話:“即使沒有上北大,我也覺得我很不錯。有父母有老師,有很多朋友,我還有那么多想玩的、想干的事情,在哪里都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