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與兒子一道,有幸參加了愛和悅教育機構舉辦的主題為“與學霸面對面,學習成為學霸的操作技能”免費公益課堂。課堂的嘉賓是剛結束高考的四個男同學,分別來自華師一附中、宜昌市一中以及當陽一高,高考成績都在600分以上。
課程采取訪談、提問互動等方式進行,四個孩子“現身說法”,分別分享了自己高中三年的成功經歷與所遇困難,其內容涵蓋了高效學習法、自我情緒調節、朋友圈的選擇、如何堅持、良好心態等方面。
于參與課堂的孩子們而言,想必是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啟發。于我,在即將成為高中生家長前夕,也是收獲頗豐。
孩子們的表述,雖說是直面正在讀書的孩子們更有助益,而作為家長的我,透過這四個同學的經歷,站在家長的角度,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在此淺談幾點感受。
一是穩定心態
嘉賓同學多處談及高中學習心態的重要,其實于家長同樣如此。孩子進入高中后,不僅是對孩子心態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家長心態的考驗。任何階段的學習,都只是孩子生命中的一段過程,面對排名保持平常心,接納孩子成績的起伏。堅定不移地相信孩子,持續給孩子提供強大支持力量。
二是永葆初心
始終秉持孩子健康幸福的初心不改,不被當下“唯分數”的大環境吞噬。無論孩子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無論孩子處于什么排名,一定要真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親的愛。永遠做孩子溫暖的港灣和棲息地,永遠不要降低或改變真愛孩子的初心。
三是關愛有度
當鄒老師問及嘉賓同學在高中最喜歡聽到爸媽說些什么以及最不喜歡聽到些什么的話題時,同學們都坦誠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愛,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對于高中生,并非需要過多的語言,在很多時候,也許只需我們靜靜地陪伴在孩子身邊就好,愛就已經在流淌、再傳遞。時刻提醒并注意“愛的溫度”。
四是量力而行
幾個嘉賓同學都談到了平臺和圈子需要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確實很有道理。根據孩子當前的能力進入到與他的成績相匹配的班級是尊重事實的行為,而非托關系走后門讓孩子進入某某重點班。不尊重實際、拔苗助長只會帶給孩子更多的挫敗感。謹記:自信心的塑造是孩子成長途中的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