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作者為廣大ppt用戶熟悉的秋葉大叔。他除了教大家做ppt外,還專注于讀書,根據自身經驗和拆書歷程,出版了《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書中強調“不會讀書,讀萬卷書也沒用”。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序篇(教你怎么讀書)、上篇知行合一、中篇學以致用、下篇延伸閱讀。對于學習閱讀這個主題來說,全書只有一部分,序篇。看完序篇,這本書算是基本看完了。剩下的基本就是秋葉大叔在自嗨拆書的范例。當然延伸閱讀關于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可以學習參考一下。
關于讀書,秋葉大叔用了三個詞語來總結,我也覺得相當到位:厚積薄發,不求速成,功不唐捐。
下面圍繞序篇,寫寫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核心內容
一、讀書的境界
秋葉大叔將讀書分為了四種境界,如何讀懂一本書就看你能不能進入第四界。
第一界:看懂別人的道理。意思就是你看了書,你大概能明白這本書主要講什么,可能很多細節的內容你表述不清楚,但是你看過了,也明白了道理。例如,我剛剛讀完《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我大概明白這本書就是教你拆書,而且在趙周《這樣讀書就夠了》
基礎上拆。至于具體細節可能需要再次翻閱自己標注的地方才能記住了。
第二界:自己照著講得出來。這個就好像我現在寫的讀書筆記,我對著整理的大綱,能講述全書的大致內容。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能讀書并記錄重點內容,然后梳理出大綱。
第三界:有意識去運用。就是我閱讀完一本書,我有意識去運用當中的辦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學習閱讀這個主題閱讀,自己就學會用筆標注重點,這個來源于之前的閱讀書籍介紹。再如,《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看完后,自己學會了基本的拆書辦法,對于一些重要內容,自己也會用拆書法來思考去運用。
第四界:用自己的話總結。對于這個境界,個人理解為對書本的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在此基礎上升級改造,以屬于自己的方式重新表達出來。也就是已經歸入到自己的知識網絡當中,為己所用。對于這個境界,我還沒法體會,也無法很好地解釋。
二、讀書的辦法
秋葉大叔介紹了他的讀書辦法,這個也是主題閱讀最重要的部分。我摘錄:
第一步:看作者簡介、摘要和目錄,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框架,越了解作者的經歷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深入思考這本書的一些觀點。
第二步:快速通讀一遍,我的習慣一般是速讀。
第三步:看到啟發性或者精彩的單元,我馬上停下來做記錄。記錄的方式包括:寫旁批,標注要點頁碼并變成后續匯總的索引,感悟發微博,用筆記本做摘錄,手繪有價值的邏輯框圖。
第四步:對有感覺的書,記錄了足夠的素材,我才會考慮做筆記。筆記方式靈活,例如摘錄精華做簡單點評,對書的內容、價值寫書評,寫讀書心得筆記,做讀書筆記ppt,模仿思維再寫類似文章。
這個讀書方法已經算是普遍適用,閱讀了幾本關于如何閱讀的書,大致順序也差不多。只不過在做記錄和做筆記方面,大家各有千秋。
三、拆書的特點
秋葉大叔說了,他的拆書辦法是模仿趙周老師的。其實去年自己已經看完了《這樣讀書就夠了》
,不過一直沒做筆記。在這里也先介紹或者歸納一下RIA拆書法。
RIA,分別指Reading,Interpretation和Appropriation,即閱讀片段→引導促進→拆為己用,這是成人學習的三個核心環節。
閱讀片段:選出書中一些關鍵片段,仔細閱讀。
引導促進:最好是用提問的方式深度挖掘這段文字包含的核心理念、方法、案例。
拆為己用:如果講這些理念、方法和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應該如何使用?
秋葉大叔的拆書法是:知識介紹+擴展思考+互動練習。
當中,核心在于擴展思考。大家對秋葉大叔的拆書框架進行了梳理,我也整合了一下。
背景(了解)→→知識點(學習)→→應用(實際)→→反思(改變/升級)
拆書是一件很有趣但是很花時間的事情,不過也像自己之前所說的,這個又是個自嗨的過程。
讀書感悟
一、拆書不是各個都可以
就如上面說的,拆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想達到秋葉大叔那樣的境界相當困難。書中后面有大量的拆書例子,例子都很豐滿,要模仿卻是難又難。首先你必須閱讀無數,有一定的積累才能把有關的知識點進行豐富,進行思維擴散。所以說,想要很好做到秋葉大叔的拆書不易,但是想做到趙周老師的拆書相對來說還可以實現。建議大家有時間,對書中的句子有感覺的,可以嘗試使用RIA拆書法,讓自己更讀懂書中的句子。
個人覺得,要全本書都用RIA拆書也不是很現實的,否則的話,你不知道要拆多久才能拆完了。當然你追求質量不追求數量,可以嘗試,但是到時又會被人說你太執著。對于RIA拆書法,自己在實踐中也是存在問題的。主要是在A2的執行上有問題,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設定的目標太大,難以實現。其實也跟拆書量一樣,你一本書拆完后至少有十幾個拆書實例,也就有著十幾個A2的執行計劃,也就變成都是計劃,計劃設計過多必將影響執行效果。這個問題沒法解決,所以拆書,覺得一些有感覺的句子來拆就好,靈活摘錄。
二、用ppt做讀書筆記也是不錯的選擇
秋葉大叔說,好的ppt必須能把書里面的思想用圖形結構化顯示出來,而做ppt讀書筆記更具整體性,能更高階地表達。其實自己之前沒有想過用ppt做讀書筆記的,但是在實際復習中會有個困擾。當年我進行品牌管理主題閱讀的總體復習的時候,就發現單純地過自己所學的內容,有點空洞,有點雜亂,最后全部復習完后思維到不了一處。我想我不會選擇用ppt來做單本書的讀書筆記,但是我會選擇ppt來做主題閱讀知識點的匯總。例如這個學習閱讀主題,就可以分目錄分章節把有關內容都扯進去,到最后復習的時候可以結合之前寫的讀書筆記進行有效回顧。當你完成上述動作,應該會很清晰自己應有的閱讀方法,這時可以很簡單明了的總結歸納,形成屬于你自己的東西。整個ppt的邏輯是,分別介紹別人的知識點,最后整理升級到適合自己的行動指南。
三、不是什么書都需要作長筆記
書有好書,也有不好的書。當中“好”的指標更多是指能不能為你所用,如果不能或者就不是什么好書了,即使里面的內容再精彩也沒用。之前自己看了一本《高效學習魔法書》
(還沒做筆記),書中標注著這本書在全美銷量超300萬冊,是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必備讀物,是陪伴25屆美國高中生的常備指南!讀完這本書將會讓你學的更聰明、更有效。你說這樣的書不好,但是人家已經賣了超300萬冊,我們自己寫書也沒辦法超過這個數字。你說這樣的書好,很多內容不適合自己,自己看完后沒太大感覺,當然,書中也有部分觀點值得梳理學習的。讀書還是要做筆記,但是不應該全部都進行長時間思考和寫長筆記,能把有用的東西提煉出來,能把有用的句子摘錄出來就好了。畢竟,它會起輔佐作用,而且在不經意間激發你靈感思考。
自己對簡要的讀書筆記做了一下梳理,以后可以參考執行了。對比一下發現,其實長筆記也是短筆記的基礎上擴展的,就看你到底想表達的內容。
四、關于秋葉大叔拆書方法的探討
秋葉大叔在拆書上,樣式是這樣的,知識介紹——拓展思考——拆書建議。我對此進行了研究,當中涉及主要核心都是“理論”(知識點)和“事例”(真實案件/計劃)。那么這個拆書過程,就能在三個框架下元素整合,形成八種不同的方式的拆書辦法,當中如何操作就看你的思維導向。
精彩片段
1.讀書的態度:好書一定要精讀,你對自己加以研究的某個方向一定要學會主題閱讀。例如以某論文為研究方向,當中涉及的內容均為進行主題閱讀。
2.選書的原則:一個人在不同成長階段選書都是有側重的。什么都懂一點兒真不如先看懂一門比較好。
3.選書的方法:在網上搜索關鍵詞“書籍類型+書單”。
4.抄錄的方法:可以采用“抄錄+點評”的模式。
5.秋葉大叔的10種讀書方法
寫在最后
這個讀書筆記感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更多的內容是相互結合形成的。如果僅僅是看了《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我想我是沒辦法做到這個地方。通過不斷地學習如何閱讀,大腦開始形成各種有趣的學習的方式碰撞,過程中在摸索在實踐,哪個更適合自己,試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