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結構思考力》
“我的上司對我特別不耐煩,每次匯報工作或者會議發言時他都打斷我的話,真是郁悶!”
我們再看看另外一個版本。
“我們的這些干部每次找我匯報工作,就在那里說呀說的,經常是聽了15分鐘也沒聽明白他們到底想說什么事情,只能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打斷他們!”
上述情況在我們的身邊經常發生,問題的核心不是我們的上司不耐煩,而是如何提高溝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達你的觀點,又能讓對方準確快速地把握你的觀點?
那么怎樣消滅你上司的“不耐煩”呢?(注意我說的不是消滅不耐煩的上司……)
消滅上司的“不耐煩”,從“結論先行”開始。
I(復述原文)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一件事反反復復說不清?問題思考毫無頭緒難突破?工作匯報雜亂無章沒要點?人人組成了社會,所以有人的地方就離不開溝通。我們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考和準確的表達,可現狀啊卻往往不盡人意。
比如,一天隔壁科室過來找到我:“我在醫院電梯看見我們的廣告了,最近某某產房的那個產婦寫了一封感謝信,最近你這邊都在忙什么啊......”你聽他說了半天,也不知道她到底過來找我干什么。
在中國人的觀點里,不管做什么事情,說什么話總喜歡寒暄半天到不了重點,或者講的事情永遠是沒有邏輯的,牛頭馬尾的,總需要人玩猜猜的意思,就想原文舉的例子一樣,弄得匯報和報告的人都不開心,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剔除廢話,讓表達的觀點更讓人明白一些,當然可以的,上文已經提到,要消滅對方的“不耐煩”就要“結論先行”。
那要怎么做到“結論先行”,讓自己的表達沒有廢話,我概括為:總--分--總三步走
1.總:結論先行
你要做什么?直接說出來,比如我這次多少分鐘,要講什么,幾個點?先拋出去,這樣對方才不會覺得你說半天他不知道你做什么,比如,你們部門聚餐首先要找財務預支差費,你首先是找到財務說,我需要XX元,用于部門聚餐。
2.分:歸類分組、逐步求精
你拋去的結論的支撐是什么?有理由支撐結論才更有說服力,那么你就要羅列出來,歸類分組,逐步求精,比如,團拜過后,清場需要哪些部門,你需要歸類分組,后勤部門做什么,案管部門做什么......每個部門找誰,而不是提出后勤部門誰來負責收音響,誰來負責回收酒水這些瑣碎的事,領導也不會在意這些細節,而是大局。
3.總:形象表達,加深印象
如果是匯報一項成果,就要做足功能,不僅要把一怔見血的把賣點提出來,形象表達、讓匯到更有效(PPT、思維導圖、手繪等)。
在這三步走,最重要的是第一步“結論先行”,這樣才對方知道你要表達什么,才會在聽你講的過程中,有思路給你更好的回饋。
A1:
我舉一個曾經我們運用三步走一個成功的例子,曾經我在一個廣告公司,我當時的廣告公司屬于地產廣告公司的一朵奇葩,但是卻總是受到甲方的認可,為什么?因為他們能抓住痛點。比如,我們曾經在北門做過一個樓盤的提案,我們開篇第一個就是放出我們的口號“王者XX,坐北朝南”“定城市北中心”(總)......然后在分為什么這么提,因為北門大家一想到腦子就會出現“臟亂差”,根據這個我們在分步說(分),最后總的再在VI系統表示,以及怎么投放出去(總),結果當然是提案通過,拿月費,妥妥的~~
A2:
通過這個段子的學習,我以后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要這么應用,節約時間,讓溝通更高效。
1.先總說:結論先行
與對方溝通,第一時間把結論拋去。
2.把結論的幾個要點分組,有理論、有論證、有邏輯的來支撐結論,做好前提工作,不要臨時抱佛腳。
3.形象表達,讓對方加深印象:如果是以匯報PPT的方式,可以讓PPT形式更加形象一點,加一些元素比如柱狀圖等等。
借此希望通過這次學習,在人生實踐的道路上多一些實用,少一些廢話,讓溝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