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承認,對于簡書,我是存在偏見的。
因為每每打開簡書的文章,第一感覺就是——文章更多的是套路,似乎少有真情。
甚至看到很多關于如何玩轉簡書的文章都層出不窮。
但是短短的10多天在簡書寫作的經歷,還是讓我改觀蠻大的。
這個平臺與眾不同之處,就是編輯的嚴格審稿。
經過對簡書平臺的一些粗淺的理解和分析,大概可以用兩個思維導圖來進行表示:
01 ?關于簡書用戶
02 哪一類文章更容易被推薦?
03 ?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大廣場”,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對于寫作這件事情,我自認為自己并不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人。
像SW21天給出的半命題作文,會直接給予我一個強烈的刺激,反而會激發我的斗志。
而且,就在我寫下一篇接連一篇的文章被首頁殘忍地拒絕之后,我開始痛定思痛,認真反復聽六哥的課程,并且好好反思到底要怎樣寫作才能夠吸引別人的眼球。
目光短淺的我,之前會這樣認為,所謂“自古深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所以市面上才會總結出簡書的三大熱門點,即成功學、雞湯文、干貨文。
但是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能者都是會讓規律為我所用的~?
所以下一步的行動會是這樣的:
1、調動三個心去對待每一篇文章
我還是固執地認為,只要用心、耐心、專心地寫文,簡書的編輯會認真給你審稿,即使你投的稿不一定會被推薦,這更加證明了在文章上面還是依舊需要磨練。
同時,并不是上了首頁推薦就能夠證明自己的寫作水平有多么了不起。
“勝不驕,敗不餒”,是我可以在寫文章中學習到的一門哲學。
2、每一篇文章,都是打造屬于你自己的品牌,珍惜自己的羽毛
在我看來,一篇好的文章,未必代表多么高的閱讀量,而是每一個打開它的人,在認認真真讀完之后,能夠對他們有所啟發或幫助,其實也是我寫作的初衷所在。
簡書的風格多樣,對文章的包容性很大,我想,只要我寫的足以打動我自己,或許就能打動編輯們,更能打動讀者吧。
正如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老羅這樣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去做手機而不講相聲的情懷商人;
也不是每一家企業都有一份上市的夢想,有的企業固守著自己的底線,堅持做最好的產品,不融資不上市,這也是一份令人動容的成功。
我追求的成功或許就如此類,總有一天,或許也能夠用文字,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影響到更多的人。
有時候走心的套路比真誠地無知更值得學習。
或許等到哪一天大家不再用“標題黨”來去評價那些想要帶給他人優質內容的時候,
或許等到哪天大家會因為一篇文章里有哪一個點讓自己受益匪淺而感到感恩時,
我們簡書這個“大廣場”才能真正實現“交流故事,溝通想法”的初衷,這個世界的文化才能夠真正地廣闊的包容性吧。
試試都為這樣的目標努力一下,我們的眼光和努力的方向,人生是不是也會變得不一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