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小朋友都會有一些壓歲錢,前幾年,兩個小朋友還只對那個花花綠綠的紅包殼殼感興趣,拿到紅包后,我們把錢拿走,他們拿著紅包殼殼高興得很,各得其樂。
今年,小滿已經(jīng)有了一些金錢意識,拿到紅包后,直接開始數(shù)里面有多少張,紅包殼殼不要了。
因為他已經(jīng)明白這些錢是可以用來買東西的。所以自從得了壓歲錢后,每次出去看到想買的東西,我說太貴了不能買,他就會反駁:用我的錢買呀!
嗬!內(nèi)心OS:“你的錢還不是我的錢~”
但是,要培養(yǎng)小朋友獨立自主意識嘛,約定好把他的壓歲錢中拿出其中100元作為他的零花錢,剩下的存在爸爸的銀行生小錢。
每次他想買東西,就用這100元付款,我會記賬,用了多少,還剩多少,還夠不夠買。
自從有了零花錢,小滿倒也大方,每次買零食都是兩份,自己一份,妹妹一份。
一次經(jīng)過一家蛋糕店,對蛋糕有迷之熱愛的兩個小朋友,趴在櫥窗看著里面各種漂亮的蛋糕,不走了。
大過年的,就滿足你們一次吧。
一個小小的蛋糕(面包)20元,我提議:“買一個蛋糕你們兩人吃可以嗎?這個蛋糕有點貴哦,你的錢不太多了。”
小滿不樂意。
果果也不樂意,一把拿出口袋里的紅包說:“我有錢呀!”
我去,果果剛得到的壓歲錢忘收了。
最終,兩人心滿意足地一人買了一個蛋糕。
昨天偶然在我手機上看到一個玩具,兩個小家伙哭著喊著要買,說自己還有錢。
嗯,買完這個玩具也就沒錢了。
想了想,這樣也不太好,壓歲錢對于小朋友太容易得到了,完全不知道要省著點花,見到什么想要的馬上就要買,于是提出以后我們家里可以設(shè)置一些賺錢項,你們兩可以掙錢。掙來的錢就可以自己支配。
大晚上在網(wǎng)上學(xué)習如何讓小朋友建立金錢意識,總結(jié)了以下幾條原則。
1、凡是孩子應(yīng)該做和必須做的事情,就不用錢來激勵。凡是我們要孩子額外做的事情,就要用錢。
比如說認真吃飯,按時做作業(yè),這些必須做的事情,就不要用錢激勵,容易讓小孩覺得,那我不要錢就可以不做這些事情的錯誤想法。
對于一些你期望鼓勵他額外做的事情,比如幫助爺爺婆婆掃地,額外學(xué)習一些東西,或者自己洗一些小衣物襪子、手帕等等,就可以用錢來獎勵。
2、不鼓勵孩子做的事情,可以用錢來約束。
比如小孩子想買零食或者玩具,如果我們認為是OK的,那么我們可以幫小孩付錢,或者家長小孩各付一半,或者完全由小朋友自己支付。
3、和孩子規(guī)定,哪些錢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孩子能夠使用的,必須是他們經(jīng)過努力獲得的錢。
這樣小朋友就會自己設(shè)定目標,拆解任務(wù),并且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標。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變得唯利是圖,但是實際上小朋友在小學(xué)三年級之前對金錢并沒有那么在乎,他們更在乎的是金錢后面的東西,零食,玩具,但是通過我們的方式可以讓小朋友對所有的物品有金錢上的認知。
比如之前在超市看到任何零食,小朋友只會考慮我喜歡還是不喜歡,而因為設(shè)定了金額,現(xiàn)在每次在超市小朋友會自己看上面的價簽,會問我:”媽媽這個超預(yù)算了嗎?”
而且,通過這種管理,小朋友也間接地得到了數(shù)學(xué)上的訓(xùn)練,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小滿對于自己有多少錢,買完東西之后還剩多少錢是可以算清楚了。
4、另外對小朋友來說,要給予及時的反饋,比如現(xiàn)在有多少錢,你又掙到了多少錢。因為小朋友的記憶力和時間觀念的不一致,要把這些信息隨時隨地的反饋給他們,才能幫助他們建立這個認知。
運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