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知乎:如何管理孩子的壓歲錢?
我對孩子的壓歲錢,是從成人代管,并在孩子掌握相應技能之后,就循序漸進地放手讓孩子學著自己管理自己的壓歲錢,以讓孩子具備相應的儲蓄意識、投資意識、理財意識。在這期間,我會適當性地使用管理工具,如存錢罐、支付寶小荷包、基金賬戶等。
一、我的壓歲錢故事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到的了,旁側的孩子就開心地與我說奶奶會給自己發紅包的了。看著那悅雀的小臉蛋,我就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段住在伯父家,幾乎是在新年,才能收到紅包,觸摸到金錢,并因此學會金錢管理的日子和生活。
身為女童,那時的我,很是純真,純真到聽了伯母的話,而將自己的壓歲錢,給放到了他們夫妻床榻的席子底下。嶺南的床榻,那都是木制而成的,上面會有草席。后在拿來買鉛筆之時發現,那紅包,竟然不翼而飛的了。
當然,伯父也是坦率的呢,聽聞我對那床席之下的紅包不翼而飛一事,很是詫異,就跑來告訴我說那草席之下的紅包,已是提前被拿來用了,不曾有及時告訴我。因為家里已是沒錢吃飯的了。并承諾過段時間就還我。
聽聞此語,我并沒有任何的情緒。也不覺是被騙。因為,在那時候,他們一家很是貧窮,但仍是將我給留在身邊,并照顧著那時病得奄奄一息的兩歲左右的我。我在他們家,從未受過任何的虐待,除了愛和關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時候,我并不是被父母所棄。父母也不是不管我。母親在那時候也病了,而且還是需要有人照顧。爸爸呢,既要賺錢,又要照顧母親,無暇顧及到我。我就待在伯父家里,由伯父他們照顧著,及至高中。
但,自那之后,我就學會了自己管理自己的壓歲錢,而且從不跟大人說自己的壓歲錢,是花了,還是存著。伯母也不幫我管錢了。不過,在這之前,我就從伯母那學會了如何來去存錢和節儉。
在很多人看來,也許伯父的那一舉動,不夠好,可,在我看來,那偷偷挪用我放在他們床榻之下的壓歲錢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教育,關于人性,關于財富,關于獨立思考。
及至年長,哪怕我與一個人再是要好,那事關“金錢”,我都是會有清醒意識的。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很多東西,我會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思考能力。
然,那時的老輩,只有存錢意識和省錢意識,他們不曾有學會如何來去理財。不過,這也不怪他們。他們那一代,很是辛苦,能夠飽腹,就已是很不錯的了。
在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曾花時間來去學習理財。從金錢的劃分,到金錢的使用。如此一來,在會存錢、懂節流的基礎上,我就知道如何來去劃分資金,合理配置已有資產的了。
不僅如此,我還帶著孩子一塊去看這相關的視頻,以讓孩子學會劃分資產,配置資產,從而學習如何來去投資。因為,我知道,會管錢的孩子,容易過好自己的日子。
二、理財之能,為何重要
身為育兒咨詢師,我接觸過不少的成人,在參加工作之后,都是因為不會理財,不懂人性而將自己的錢,都給拱手讓人的了。我并不屬于財迷,不覺得財富是萬能的,但清楚知道,不論是誰,若是沒了錢,不懂理財,那是會麻煩的。
麻煩一:不懂理財,會增加家庭矛盾
一個人若是不曾有進入家庭,過那尋常而普通的家居生活,那也許會是理解不了財富與家庭矛盾之間的關系。而我因為工作關系,這些年可是接觸了不少的人,他們都會向我抱怨伴侶不會花錢。并告訴我說他們的爭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庭資產的使用問題。
這并不是說那些人都好吃懶做,或吝嗇至極。實際上,與我抱怨的那些人,都很大方,而且還是大方到將自己手中的所有收入,都全給上交。卻從不為自己留下少許的零花錢。
其實,倘若他們稍微懂點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懂得如何來去合理分配自己手中的財富,那他們也不至于因為錢都在伴侶手中,并被伴侶給花了而耿耿于懷,傷了兩人的和氣,壞了彼此的關系。
麻煩二:不懂理財,不利成員健康
從心身健康角度來說,倘若我們因為一些事而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夫妻關系,那自己與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的心情,都會受到些許影響的。長久以往下去,家庭成員的身體都會出現問題的。
因為,從家庭系統療法的理論來看,這家庭,其實是一個系統來著,即,在這家庭當中的一份子,若是有了些許的心身變化,那都將會影響到家庭系統當中的其他成員的。
而倘若家中成人經常因為財富問題而跟家人慪氣,爭吵,那家的和諧氛圍,是會被打破的。家的和諧氛圍一旦被打破,那身處家庭這一系統當中的每一成員,都會受些影響的。
只不過說,一些家庭成員的身心素質較好,復原力較強,那他們就不易因此而得病。而那些本就不夠強壯的家庭成員,就容易因此而得病的了。
麻煩三:不懂理財,難有經濟自由的幸福生活
從個體角度來說,不論是誰,那從來到這人世間的第一天開始,我們都是需要與錢打交道的。不僅如此,我們也是離不開金錢,少不了物質的。
這也就是說,理財能力的具備,是我們理應掌握的基礎技能,是重要而基礎的必備技能。不然,我們是很難能夠將那各自的日子,給過出自由又自在的幸福味道出來的。
在前些年里頭,我就遇見了不少的成人,因了不懂理財,亦無任何的理財意識,以至于盡管收入不低,可卻總能將手中的日子,和生活,給過得緊巴巴。
不僅如此,因為不懂理財,不會花錢,不知道如何來去合理配置那手中得財富,他們還總是為錢而發愁,以至于整個人都活得陰郁而憔悴,其身心健康也因此而受影響。
其實,不懂理財所給予我們自身和家庭的麻煩,那是會有很多的。而理財之能的具備,那是需要學習的。人就這樣,幼時不曾有學會的能力,及至年長,我們都是需要去彌補的。不然,我們就容易有因此而有情緒,并影響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家庭生活的。
三、理財之能,如何具備?
身為咨詢師,許是看多了不會理財所帶來的種種不幸,我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時候,就深刻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并因此認為,這手中的財富,若是管理不好,那我們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心情,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健康,也是不容易被管好的。
而這,理應始于幼童。始于一年一度的壓歲錢。并覺得,這一年一度的壓歲錢,是完全可以給孩子的,只不過說,在將那一年一度的壓歲錢,交給孩子來去打理之前,我們要循序漸進地教會孩子理財技能。不然,那孩子是容易將那手中的壓歲錢,給火速般的揮霍一空的。
就我而言,我是分階段進行的,而且還是一年教孩子一個理財方面的知識點,以讓孩子學會和做到。 這是因為,我清楚知道,孩子年幼,大腦仍是處于發育之中,無需一口氣給與太多的知識。等待孩子來去吸收知識,內化知識,遠比給予大量的知識,重要多了。
階段一:認識數字,懂得價值
在孩子四歲左右的時候,我就教他數數,認識數字,以讓孩子能夠知道那人民幣上的面值,看得懂那紅包里的數字。看懂數字,會數數,那孩子就大概能夠知道自己有多少錢。
其二便是,我在平日里頭就會帶著孩子去商場購物,并在購物之時,就會跟孩子交流那貨架商品的價格,以讓孩子慢慢地知道這商品,需要我們付出多少的錢,才能將其給帶回家,從而知道金錢的價值。
在這期間,我曾有給孩子少許的現金,以讓孩子拿著現金去買東西。而孩子也在這期間體驗到了金錢對于我們自身的用途,從而認識到這家里的一切,都是需要用這錢來去交換的。
其三便是,我還送了一個藍色的不易摔碎的豬寶寶存錢罐給孩子,并會在買了東西之后,將那找回來的一毛錢硬幣,或在出門之時,從馬路上撿到的一毛錢硬幣,給放進存錢罐里頭去,以讓孩子具備初始的儲蓄意識。
最后便是,我在工作之時就會跟孩子說媽媽在工作,經由工作,媽媽就能賺來人民幣,回頭,這人民幣就能給我們拿來買東西的了。并會在有了收入之后,就讓孩子看那微信的數字。不過,考慮孩子年幼,我不曾有讓孩子去體驗賺錢。
階段二:學習加減法,知曉簡單計算
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孩子就會不時地問我“1+2等于幾”、“8-2等于幾”諸如此類的數學題,而我就會給予回答。即,孩子問我哪道題,我就回答哪道題的答案。
與此同時,我也不曾因為孩子不曾有上一年級,就不讓他去學習這數學的加減法。我看來,孩子在想學的時候,父母給予順勢地鼓勵,是最好的育兒。因為,想學就意味著孩子已是有了一定的內在動力。而內驅力下的學習效果是最佳的。
當然,在那時候,考慮到孩子年幼,不曾有入學,我也就不曾有特意去教孩子數學。哪怕發現孩子對那數學的加減法,有了興趣。但,我既不阻攔孩子對數學加減法的探索熱情,也不會去故意打擊孩子的學習熱情。
后,孩子就在日常生活里頭,慢慢地會認數字,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知道別人給自己的紅包,究竟是有多少錢。如,兩張100元加一塊,就是200元。將十張一塊錢給疊到一起就是10元。現有10元,花了1元,就剩9元。
但若是遇見比較難的加減法,那他就不會計算,而需要借助計算器,或找我幫忙的了。如,倘若所有人都給他發一百元的紅包,一個新年收到10個紅包,那他就不能知道自己有1000元的壓歲錢。再就是,倘若有幾個人給他發了20元的紅包,那他也會計算不出來的了。
階段三:用壓歲錢買書,初識投資
在孩子六歲的新年那會兒,孩子并沒有收到多少的紅包。而那時的孩子,對那壓歲錢,并沒有多少認識。他的壓歲錢,基本還是由我代管的。而他也基本是不過問自己的壓歲錢,究竟是有多少。他還跟往年一樣,在收到紅包之后的第一時間里頭,就會自覺地將那紅包交給我。
但,在那時候,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地直接用了那些壓歲錢,而是給孩子提議道不如用那一部分的壓歲錢來去買書,至于買什么書,那就交由孩子自己來去選擇(我在“給孩子準備的春節儀式感”里有提到這———知乎看視頻)。因為,我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就有意識地放手讓孩子去選書。及至六歲,那在書籍的選擇上,我基本是可對孩子有所放手,以讓孩子嘗試著獨立選書的了。
聽此提議,在旁待著的孩子,很是贊同,就在網上親自選了本極其經典的世界名著《愛麗絲夢游仙境》,并在將其給拿到手之后,我們就在那做了標記,用黑水筆寫上“用某年的壓歲錢所購”,而后便是署上孩子的姓名,蓋上印章。因為,往后的每一年,我們都打算挪用部分的壓歲錢來去買書以作紀念。
不過,在那時候,我并沒有教孩子系統的理財知識,而自己也不具備系統的理財知識。我對壓歲錢的支配和使用,基本是停留在儲蓄和消費的階段。故而在孩子六歲那年,我也就只能是教孩子如何來去花掉壓歲錢,如買書做紀念,并怎樣來去讓那壓歲錢,晚一點花掉。我們的錢,不管儲蓄多久,最后,那都是被我們給花掉了的。
盡管如此,在那時候,提議用壓歲錢的一部分來去買書,其實就是蘊含著理財和投資的哲理。因為理財很基礎的一點是,我們手中錢是要分配著使用的,而投資,不僅僅是購買金融領域的各類理財產品,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自己。對于小朋友來說,投資自己的最好方式,在我看來即是買書閱讀,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當然,倘若孩子對那金融有興趣,那在孩子年幼之時,在征得孩子許可之下,挪用孩子的部分壓歲錢,來去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如基金或股票,那也是可以的。因為,對金融有興趣的孩子,那是可以在業余時間里頭去閱讀與理財有關的專業書籍,以讓自己能夠對那金融多點了解,乃至于達到專業的水準的。
階段四:多渠道學習理財,以懂用錢
2021年,我上了課,關于家庭、教育、溝通。有意思的是,在那課里還有一部分的內容就是家庭資產的管理。也就是在那時候,我第一次知道了這手中的錢,是要將其給分成幾個部分來用的。即,既不要將所有的錢,都給放一個籃子里,也不要總是將錢給存起來。
緊接著,我又去報班上了系統而基礎的理財課,以讓自己對這理財,能夠多點了解。在那時候,我上的是小白理財課,深受獲益。那課上的老師,不僅會教我們如何來去儲蓄,怎樣來去節流,更會告訴我們要如何來去用錢。而用錢的基礎是要會配置,即,將那手中的錢,給分成幾個部分。
在這期間,在老師的引導下,我還讀了《小狗錢錢》這本書,及其他的與理財有關的書籍。后,我自己還陸續買了幾本與理財有關的金融書。并有帶著孩子在知乎觀看與理財和壓歲錢有關的視頻,以讓孩子知道這錢是要分成幾個部分來去使用的。而孩子還對對著其中一個視頻,看了好幾遍,并讓我將其給記錄下來。
經由學習,孩子與我就清楚知道了這錢是要分成幾個部分來去使用的。而我呢,在這時候,也就知道要循序漸進地放手,以讓孩子學著獨立管理自己的壓歲錢的了。故而在新年到來之前,就有與孩子交流“壓歲錢要如何來去用”的話題。孩子就現學現用地告訴我說,這壓歲錢要分成幾個部分來用,其中10%是進神罐的,而這神罐的錢,那是不能拿來用的。
階段五:巧用小荷包,助娃理財
在發現孩子對這金錢的分配使用,有了了解之后,我就趁機給予機會來去讓孩子學以致用,如用我的支付寶來去為孩子開通小荷包,并告訴孩子說,今年的壓歲錢,就全都放到這小荷包里的各個“罐子”里去。
緊接著,我又挨個地問孩子要如何來去使用這小荷包里頭的不同“罐子”的錢。如投資罐里的壓歲錢,你打算要如何來去支配和使用呢。孩子就告訴我說,“投資罐”里的錢,是拿來投資生錢的。
當然,在這時候,我家孩子還不知道要去投資金融領域的各類基金產品,而我對“投資”的定義,也是較為寬泛的。我不會局限于金融產品的投資,而是更多傾向于孩子自身成長的投資。
那孩子的回答,就是緊緊圍繞著他自身的成長和興趣,告訴我說要買哪些東西,以更好地繼續自己的興趣發展和能力培育。而我,對此深表支持,并幫他將那答案給用筆在那白紙上記錄下來。
在我看來,讓孩子學會理財能力和投資能力的最好場所是現實生活。是現學現用,是在日常生活里頭去實踐和體驗。而一年一度的壓歲錢,就是最好的學習資金。父母要曉得借助壓歲錢來去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
再就是,在孩子年幼之時,倘若我們懂得引導孩子用投資的錢來去投資自己的興趣、能力,那及至他日,孩子的能力是可以為他自己賺來錢的。而這不僅是可以,而且還是絕對能夠賽過通貨膨脹的。
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其中也會有成就感和付出感,及珍惜感,并極有可能會是學得更用功。因為,他用自己的壓歲錢,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付了款、買了單,知道自己有付出。人往往如此,對于自己付出之后的獲得,那是額外珍惜,并會有成就感的。
階段六:學習金融知識,育娃理財
雖說投資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也是在投資,但身為母親,我希望孩子能夠具備“錢生錢”的商業思維,而不僅僅是只知道如何來去儲蓄,怎樣來去花錢。
故而在往后,我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何來去管理自己的壓歲錢,怎樣來去讓自己輕松賺錢,而不僅僅是具備用自己的勞動來去賺錢的能力和本事。
在這期間,我也會去抽空學習投資的專業知識,以自己的名義,開通基金賬戶,并會帶著孩子來去觀看與投資有關的視頻,閱讀與理財有關的書籍作品,如《壓歲錢的游戲》。
重要的是,我會放手讓孩子去感受,并允許孩子在那感受里去選擇。倘若孩子發現自己對基金不感興趣,不愿用自己的壓歲錢來去購買理財產品,那我就會讓孩子選擇其他的投資項目,來去錢生錢。
不過,在我看來,這都是幾年后的事了。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我既不會讓孩子獨立操作世間的任何金融產品,也不會讓孩子出門賺錢,或用自己的壓歲錢來去開店。因為,年幼之娃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賺錢。
四、代管壓歲錢,原則要有
其實,在孩子年幼之時,父母代為管理他們的壓歲錢,那是極其正確的。畢竟,不懂事的孩子,不僅會在胡亂花掉壓歲錢的過程里養成亂消費的不良習慣,更會惹來壞人對孩子的壓歲錢,打起了歪主意。
但,身為育兒咨詢師,我卻覺得,在代管孩子的壓歲錢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當了孩子的壓歲錢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而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以讓孩子既能學會理財,又不會因此對父母有不滿。
原則一:用錢要吱聲
當孩子尚在襁褓之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將孩子的壓歲錢都給花了,那是可以不跟孩子打招呼的。但在孩子懂事之后,我們在挪用孩子的壓歲錢之前,就要跟孩子打招呼。如此一來,那孩子就會有被尊重的良好感覺。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告訴我們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而孩子,倘若在年少之時,就有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里頭,被父母真正意義地尊重過,那親子關系易得和諧,及至年長,他們的內心深處,容易滋長出來自尊尊人的強大力量。這樣的孩子,走出社會,往往會是容易過好活美。因為,他既能尊重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這期間,父母務必要清楚知道,這壓歲錢就是孩子的,而孩子是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那對于孩子的一切東西,包括壓歲錢,我們在挪用之前,哪怕是簡單的買本書,那都是需要與孩子做交流,打招呼,以得到孩子的同意和許可的。
在現實生活里頭,我就見過有不少的孩子,已是十來歲的了,可那壓歲錢的使用權,都還在父母的手里。不僅如此,那成人花起孩子的壓歲錢來,那都是像花自己的錢般理直氣壯,我覺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不僅會讓孩子有不被尊重的感覺,還不利于兒童的財商思維和理財能力的培養。
但,倘若孩子都已是十來歲的了,可仍舊是不愛管錢,并心甘情愿地將那所有壓歲錢的管理權和使用權,都交給成人,那就另當別論的了。盡管如此,父母在挪用孩子的壓歲錢之時,也要跟孩子吱一聲,以讓孩子心里有數,知道自己的錢,被父母花哪兒去了。
原則二:讓權要睿智
曾有見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在大人面前爭奪自己的壓歲錢的獨立使用權和支配權,而大人卻死活不同意讓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壓歲錢,并煞似有理地告訴孩子說,別人發給你的壓歲錢,其實都是從大人那邊來的。因為,大人給他們的小孩發了紅包。
從人情世故的角度來看,大人的這個觀點,確實是說得通的,但對于兒童來說,壓歲錢就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那其支配權和最終的使用權,理應是孩子的。那父母就要在孩子想著獨自來去管理自己壓歲錢的時候,就順勢將那壓歲錢的管理權,交還給孩子。如此一來,那親子關系也是容易得和諧的。
不過,在將壓歲錢的管理權和使用權,都給交還孩子之前,我們要跟孩子約法三章。如,讓孩子學會如何來去合理分配自己的壓歲錢、讓孩子知道哪里東西是萬萬不可買的,等。畢竟,我們在給孩子一樣東西,包括壓歲錢之時,要確保孩子是知道如何來去使用那東西的。不然,我們的放手與讓權,那是容易害了孩子的。
原則三:代管莫忘育
作為大人,我覺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以讓自己清楚知道,對于孩子的一切,包括壓歲錢,那都只是起著臨時代管的作用。即,我們只是孩子的學習、壓歲錢、健康、時間等的臨時代管人。
那在代管孩子的壓歲錢,或其他別的東西的同時,我們要想方設法地讓那東西的真正主人,能夠盡快掌握相應的技能和本事,而不是抱著那本就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想著一直管下去,乃至于獲得永久的支配權和使用權。
這是因為,我們手中的孩子,再是天真,再是年幼,那終有一天,他們也是會長大的。而有所長大的每一個孩子,那都是會想著要從大人的手里,要回屬于自己的東西的管理權、支配權,和獨立的使用權的。據理力爭與爭吵,及對抗,便是孩子常用的方法。
而一個睿智而清醒的父母,我想,那就不該等著孩子用據理力爭、爭吵、對抗等方法來去從大人手里要回對壓歲錢等東西的管理權、使用權和支配權時,仍舊是死死守著那代管權而不愿放手。
原則四:花錢允娃錯
在代管孩子的壓歲錢的過程中,那我們也是需要慢慢地放手讓孩子去消費的。而在消費的過程中,那了無經驗的孩子,難免是會犯錯的。對此,父母要有寬容之心。因為,在有些時候,犯錯也是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
我曾遇見有小孩,在新年之時,就將那剛到手的壓歲錢,給拿來買了煙花炮竹,并在將自己給玩開心之后,才空著手地回了家。我家孩子在花錢的初始階段,那也曾讓我哭笑不得的呢。不過,我都不會給予謾罵的。因為,我知道,孩子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來去理智花錢。
而花錢,那可不僅僅是技術活,更是藝術活,并非生而就會的。需要學習。倘若不曾有去學習,那縱使是成人,也會有胡亂花錢,或花錢不理智的發生的。現實里頭就有很多的成人,花錢不理智,花錢不睿智的呢。那我們又怎么能夠來去謾罵孩子亂花錢呢。
當然,這在代管孩子的壓歲錢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有所注意的原則,那可不僅僅是我所提到的“用錢要吱聲”、“讓權要睿智”、“代管莫忘育”、與“花錢允娃錯”這四大點的。
只不過說,身為育兒咨詢師,我在代管孩子的壓歲錢的這些年里,就只是領悟到這幾個原則,并因此認為,這幾個原則若是把握好了,那我們在代管孩子壓歲錢的過程里,那是不僅能夠其樂融融,并能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慢慢地具備接管壓歲錢的能力和本事的。
五、最后的總結
總而言之,在孩子年幼之時,父母是需要也很有必要代管孩子的壓歲錢的,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去放手讓孩子接管自己的壓歲錢,并引導孩子在接管自己的壓歲錢的過程里學會儲蓄,懂得用錢。乃至于知道如何來去理財,怎樣來去“錢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