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上圖片來源于標題圖。
看圖作實,不絕
(一)
本人把實作
一年一端午
若我沒記錯
農歷逢閏五
(二)
一年有兩個
都可算端午
若再按“公歷”①
也有五月五
(三)
先祝友吉祥
今年過端午
再愿更安康
生活好幸福
(四)
附帶圖一張
孩子過端午
父母寄大粽
他不感幸福
(五)
問他為什么
顯得愁眉苦
他說是留守
難消這大福
(六)
因此愿父母
今年二端午
至少回次家
讓孩感幸福
(七)
家人在一起
安康更幸福
生離真可免
只要均想不
(八)
獨自吃大粽
即算家再富
日常“親”不見②
缺“愛”孤獨苦③
注明: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釋①公歷,總而言之,實是專為世界公家職工歷法,作用于國家公司單位為職工計工齡,按月發工資,安排作息,享受節日福利待遇,而非公職人員無緣無份。從西方傳入我國稱公元,即至今滿打滿算才二千零二十三年。實為洋歷。
在此之前,中國是農耕真紋明古國,單憑農歷,俗稱古歷,老歷,“萬”年歷(萬字不僅指萬,也不止僅指萬古千秋,而是數以萬計),陰,陽歷,即有陰有陽是謂之道,故名不難思議,現實不難發現,是直古不變可以適應我國各地氣候,及有民眾每天每月每時每刻與生活相關的各種真文明,即天時利地人和,是一部包羅萬象生活教材,古今不單指導農耕,還指導婚喪嫁宜忌依據。
釋②,漢字載道,繁體親字是親加見兩字合成,字意教義是親要有見,故有說道:“三年不上門,是親不覺親,遠親不如近鄰”等,現實真是。
釋③繁體愛字是心和受兩字合成,字意教義愛要有心,因愛是彼此心的感受,愛人也好,子女一樣,因真愛標準之一,感覺溫暖,這個溫暖是指彼此體溫。感受真實關懷。
本地有俗話:“會打野貓床下有”,若真有能力,有始終在農村建家立業不比背井離鄉,拋親別子生活質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