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上圖片來源于標題圖。
看圖作實
(一)
今看上圖半稱心
可見圖主有真明
半稱心字加引號
只求半稱在古今
(二)
奢求全滿凡人心
事實鑒古和觀今
世無一個全求得
因人欲望無止境
(三)
世包自己無完“人”(方言音yin)
兩句原意舉愛情
人生哪有全如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四)
世上好語書說盡
特是中古有賢明
著書立說真教道
幸福美滿半稱心
(五)
還有象形真紋明
“半”字不是對個人(世無半個人)
唯有夫妻半對半
男女擇伴當用心
(六)
一旦相愛應相親
始終互不忘初心
能讓雙方都半稱
合成完滿得真幸
(七)
可現不少小家庭
以為只求半稱心
可是跪求非義方
委屈求全難得幸
(八)
現代陽衰而盛陰
男女思想真不平
恃寵而驕人不少
只求一方半稱心
(九)
世上不缺假聰明
得寸會想把尺進
段子思想對人家
終將難得半稱心
(十)
人物真正半稱心
必是相愛與相親
幸福不是靠求得
完美是憑真愛拼①
注明: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釋】①,漢字載道,繁體“愛”字是心和受兩字合成,字意:“愛是彼此心的感受,因自私不是愛,
真愛標準是語言正直,行為成全,心地無私,感覺溫暖,之心是成全,成全別人同樣成全自己。愛是獻出,不是索取,不是行有不得,只以愛的名義和借口,如此真不能,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對個人而言,古今不是少數而是多數,一生中不可能求得真實感受半稱,還因人的欲無止境,
于是有另外兩句是對個人而言即:“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思一二”。
實人貴有自知之明,若能知足不難得常樂,知恥者知止,知人者智。若人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的思想主義,可比較不難得到心滿意足,因欲望越低越容易難到滿足,唯知足得常樂。
夫妻真相親相愛,是能真實感受幸福生活,是最美好溫馨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