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們,當你閑下來的時候,你會做什么?
刷朋友圈?玩手游?和同事扯閑篇?還是去逛淘寶/京東,掃蕩小吃街?你是否有偶爾瞥見自己買了半年都沒碰過的書,已落滿灰塵,然后陷入沉默.買書的時候信心滿滿,買來后隨手一扔,習慣性地忽略它.
高曉松曾經說過,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怎么去找詩和遠方呢?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怎么來提升能力呢?讀書是條重要途徑.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但是,一捧起書就好像舉起千斤重擔一樣,費神,費勁,費腦細胞.很難進入讀書的狀態.上班,趕報告,接送小孩,改作業,做家務……我們每天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哪有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但現實又逼著我們不得不學習,兩者的矛盾似乎不可調和.
你們面臨的困境也是大多數人的困境,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周在他的暢銷書《這樣讀書就夠了》中提出了一種讀書的方法論,即拆書,把書中的知識拆為己用.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這種讀書方法,預計需要花費5~7分鐘.
我們先分析成人讀書的主要問題,然后給出拆書幫的解決辦法.
成人讀書都有什么問題呢?
1.沒時間,沒精力
2.看不下去
3.看不懂,記不住
而拆書幫能做什么呢?
1.讓你輕松有效地接受知識
2.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書本為中心
3.引導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第一點,說到沒時間,告訴我,你每天有多少時間在玩手機(一群人默默點頭),也許你覺得這是零碎的時間,根本沒法用來讀書,讀書應該要用整塊時間.化整為零也是一個變通的辦法啊.每天讀幾頁,總歸能讀完的.這樣算下來,你通常需要一周甚至一個月的時間來讀完一本書,但是參加拆書幫活動,只需要大約是2~3小時,我們就可以拆完一本書,你覺得是不是很輕松,簡直賺到了?
第二點,看不下去,根本原因是你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看電視劇,看球賽,打網游,為什么就樂此不疲呢?我們看書,并不是要全盤接受書中作者的觀點,那只是參考,學習的主體不是書,而是我們自己.讀書不光是把知識印在腦子里,而是要付諸實踐,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只記在腦子里并不能產生力量,只有你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改變現狀的時候,它才產生力量.讀書是輸入,而我們的目的是輸出.
第三點,看不懂,記不住.我們的大腦其實并不善于記憶,而是思考,我們讀書時,應該多思考,當你把書中的觀點和自己的親身經歷聯系起來的時候,這書讀起來就沒那么乏味了.思考的過程也是消化的過程,這也是拆書讀書法——RIA便簽讀書法的重點.
什么是RIA便簽讀書法呢?
你需要準備的工具都是常見的辦公用品:
1.三種顏色的標簽紙,掌心大小就行,分別是I,A1和A2標簽.
2.一組多色指示標簽.
3.一支筆.
宋丹丹說過,要把大象裝冰箱,攏共分三步.其實,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用便簽讀書法,也只要三步.
第一步,R: Reading 閱讀片段
讀到某一段你覺得深有感觸的話時,請用直線或波浪線劃出來.
第二步,I: Interpretation 引導促進
請用你自己的語言,重新說一下這一段的內容,并把它寫在標簽紙I上,并貼在這一頁上.
第三步,A:Appropriation 拆為己用
A有兩部分,A1和A2.
A1是描述自己過去的相關經驗,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例,這時候書本內容會與你的大腦發生化學反應.引發你的聯想與思考.寫在A1標簽上,也貼在同一頁上.
A2是我以后要如何使用這一知識點,怎么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是一個自我提問和自我回答的過程.學到手的知識拿來用才能創造價值,只有通過實踐,你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讀到這,你是不是有一個初步印象了?你這方法我是聽懂了,但是具體怎么操作,我們也沒練過,不會啊?
不會沒關系,我們會組織線下的拆書幫活動,有拆書家來引導大家熟悉并掌握RIA便簽讀書法.因為拆書家通讀了一本書,所以他能找到適合大多數人的書本中的精華,幫助各位迅速抓住重點,節約時間.
想參加的同學請關注公眾號推送和食堂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