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著完善著
——第四次,第五次約練收獲》
? 今天進行了兩場約練,一次扮演了咨詢師,一次扮演了觀察員。
關注自己的正向:
1.專注地傾當來訪者張老師的傾訴,當來訪者的情緒沒有得到充分宣泄時,即便作為咨詢師的我心里已經有了想發問的沖動,但我還是相對能夠穩住自己,貼著來訪者,等她訴說的差不多了,再去提出問句。
2.兩位老師反應我在后一節提問時,循環問句用的挺好。來訪者說出接下來的一小步行動是“每天用文字的形式寫出自己關注到的‘難得之處’”,我就引導來訪者思考:假如把你每天寫出的難得用言語表達給對方,你感覺會怎么樣呢?那,當您用言語表達的時候,您覺得您的眼神,您的目光會是怎么樣的呢?當先生接收到您的言語后,他會有什么不一樣呢?當他表現出這些不一樣時,您的感受又有什么不一樣呢?當你們進入良性互動模式時,誰會最先感覺到這些不一樣?他會跟您說些什么呢?當您聽到他說這些話時,您又會做些什么呢?……這樣的問話引導當事人不斷感受美好愿景實現后的內心體驗,這樣的提問使當事人的反思不斷得到強化,力量感更加增多。
3.適度的自我暴露讓來訪者覺得她所遇到的狀況并非特例,而是一般人都會遇到的。同時覺得被咨詢師共情了。
4.“具體化”“評量問句”“一般化”“贊美”等用的相對還可以。
作為觀察員的收獲:
1.咨詢師平和的語調,模擬進入真實的狀態,始終貼著來訪者,不快也不慢。讓人感覺特別舒服!
2.贊美共情,比較快速地建立起了良好的咨訪關系,為接下來的深聊做好了鋪墊。
3.咨詢師的贊美賦能,點燃了當事人積極的自我探索的火焰,加上來訪者屬于消型的,所以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雙方共同挖掘資源,探尋例外,一次次的挖掘,一點點的累積,最后來訪者的能量達到爆棚。
4.當來訪者自己感覺沒有能量時,咨詢師的不放棄,堅信來訪者是帶著答案來的堅定信念,不斷地贊美賦能,運用問句積極探尋,會給來訪者以探尋資源的動力。也就是“帶”的力量特別強。
5.來訪者的能量被發掘出來了后,甘老師準確地捕捉到了這個信息,適時運用循環問句、評量問句、具體化技術,過渡到接下來的一小步行動。
正思后的反思:
1.還會在剛開始階段出現緊張,有時候一旦想著接下來該怎樣提問,用什么樣的問句,就會對專注傾聽造成影響。
2.還不能比較快速地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3.流程的完整性和問句的熟練性還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