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暖陽》
? 昨天天氣晴好,陽光暖暖穿過陽臺灑滿客廳,心被這柔和撩動,難得閑適,整理家居環境使這種享受錦上添花吧。
? ? 弄干凈角角落落,重新擺放布置沙發,收拾抽屜時先吃了一驚:滿抽屜都是卡片——大的、小的、方的、圓的不一而足,“真多呀!”我的自言自語引得兒子也蹲在屜邊,“哪來那么多,買的?贏的?媽咋不知道還有這么多寶貝呢。”我表示萬分好奇。“有壓歲錢買的(我平常都讓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他存卡上一部分,也會留小部分零用錢),有打卡贏的,還有我哥(我閨蜜家孩子)跟張恒他們(兒子的小伙伴)給我的。”孩子好像也回憶起了美好時光,小眼閃光,嘴角掛笑,臉上昭示青春的豆豆似乎也忍俊不禁。這畫面讓我怦然心動,我有多久沒見到如此純粹如此滿足如此寫真的笑容了?可想,這些承載著童年的卡片曾經給過他多少歡樂,多少趣味啊!孩子三歲前那胖嘟嘟的臉,四五歲時照鏡子問“媽媽,帥不帥?”的臭美,看科幻片時說的“媽,我不想讓你死,沒有媽媽老不美”那觸景生情時的無忌童言,六歲時“媽,會過馬路了”的自豪宣言,十歲時“媽,跟俺班人上坡摘酸棗了啊”的掙脫保護崇尚獨立的自信……一一浮現眼前。畫房子,畫奧特曼,想要電腦得不到滿足時,把薄鐵皮盒拆開弄平,包上卡通畫紙,做一個“手提電腦”過癮,那鍵盤上的按鍵全是硬紙盒裁成小方塊粘上去的,一個不少,逼真到極致。利用廢紙箱舊報紙做的“盔甲”“武器”像模像樣,穿在身上吃飯了也不愿脫掉。那時,家里被他弄亂我倒沒有批評,只是在心里感嘆孩子那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超強的動手能力,但卻少了幾分贊美和肯定,少了幾許純粹的陪伴,經常是我忙我的,他忙他的,偶爾會給孩子遞個剪刀,送盒膠水,還嫌麻煩。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不需要麻煩我們了,十歲之后母子相處的時光里更多的是期待,是要求,是比較,是指責,是抱怨,學習成了我們關注的頭等大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牽“一發”而動全身,面對孩子的不足,面對孩子的失誤,面對成績的起落,我們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耳提面命,嘮叨有加,惶惶不可終日。他對我們憋住了嘴巴,關閉了心門,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于是,我們給他貼上個標簽——“逆反”。現在想來,“逆反,逆反”,咱不“逆”著他,他咋“反”著干呢!看似孩子錯了,根源在我們這邊。我們不是陪著他長大,我們是在催著趕著他呢。陪伴是心與心的靠近,心與心的交流啊,當他需要時,我們在旁邊,就像路標,就像導航,誰見過行人不尋求,不打開時自動指揮的路標和自動播報的導航?那還不被煩死!
? 整理著,思考著,孩子就在邊上陪著我,我整成一摞,他重新開始分類,分就分吧,尊重他,此刻不提學習,啥都不提,就這樣靜靜地陪伴著他,欣賞著他,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話,享受著久違的溫馨。
? ? ? 《能力是練出來的》
? ? 昨晚是我的第十九次約練,相伴的有朱老師和何老師。我做觀察員,收獲頗豐。
1.暖熱場,溝通暢
“場暖熱了,才能有效溝通”,暖場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開端,良好的咨詢關系,是來訪者愿意打開心扉必不可少的一步。
2.空杯心,聽“正”音
? ? “閉上嘴巴,打開耳朵”是劉老師說過很多次的話。傾聽時做到專注、認真、保持好奇,以空杯心態,中立的態度完全接納來訪者,不評判。傾聽中不斷發現來訪者正向,給予積極關注,賦予能量。
3.做好“水引子”
? ? 反饋簡潔,重點明確。相信來訪者那樣做一定有一個重要原因。表示好奇,真正的好奇會激活思維,讓來訪者倒出更多東西,挖掘更多自身資源,她說的越多,咨詢師越容易找到切入口。
? ? 以目標為導向,以終為始,貼著來訪者走,聚焦解決,挖掘資源。問句中避免探尋原因,“事出并非都有因”況且“有因未必有結果”。避免“為什么”的問話方式,因為“為什么”在來放著聽來似乎帶有指責的意思,會讓來訪者感覺不舒服,感覺沒有被尊重到,從而產生阻抗,影響咨詢進展。
? ? 通過“例外問句”尋找成功經驗,給來訪者以信心和希望,使來訪者愿意試探著從無助的泥潭中跳出來。
4.用問句,講原則
? ? 借助重要他人的力量,“如果您有一點點改變,會有誰先發現呢?”“他發現之后,會對您說些什么呢?”“那時您的感覺又會是怎么樣呢?”
? 奇跡問句,評量問句使用起來確實不易,得等到來訪者蓄積一定的力量,看到改變現狀的希望,平添一定信心時再使用效果才明顯。
每次參與,都有收獲,能力是練出來的,約練,永不止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