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昨晚在微信公眾號發了這篇文章,很多人說看了很有感觸。卷毛維安給我留言道:“向前有路,未來可期(大四狗之間的安慰)”,然后一整個晚上,我的腦海里都在單曲循環這句話,我想,這確實是送給大四學生最好的安慰。
01
昨天下午,我所在的院系召開了一場畢業動員大會。輔導員說,這是最后一次給我們上思想政治課了。
畢業班的學生陸陸續續入座后,我才看見舞臺的幕布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歡迎新同學”。
幾分鐘過后,看到一些人發了朋友圈說,“沒錯,我就是那個新同學”。
掐指一算,新一屆的大一生,差不多都是99年和00年出生的。
原來,00后都開始上大學了。
原來,我已經大四了。
02
走在校園的街道里,看著操場上的大一新生,扯著喉嚨喊著“一二一、一二一……”,突然有點感慨:年輕真好。
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再讓我年輕幾歲,回到從前重新開始,我是打死也不愿意的。
誰說過去的時光就一定好過呢?
不僅不好過,而且每一步都非常艱辛。
昨天看到學校又下發了新的政策。據說是上課按照學號編排座位,每節課都要檢查考勤,還要實行無手機課堂。師弟師妹叫苦連連,我在心里暗暗慶幸:還好還好,我們已經大四了。
過去受的苦,就讓它們都留在過去吧。雖然未來要面臨的將會更多,但至少不重樣,我這么安慰自己。
03
進入大四以后,身邊的人交流最多的話題,不是“就業求職”,就是“考研考公”。關于未來,每個人似乎都很迷茫,但是又不敢讓自己停下來。
停下來,對大四的人來說太難。當你周圍的人都在準備求職、跑招聘會的時候,如果你只是呆在宿舍什么都不做,也會被周圍人制作出來的“焦慮感”而影響。說不慌,那是假的。除非你能找到事情做,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沉迷于做自己的事情時,才能夠自動地排除外界的干擾因素。
可是動起來,更加不容易。海量的企業、海量的信息,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只是一個單項選擇題,我們需要甄別的因素太多太多,需要我們獨自面對和做出選擇的決定也太多太多。但是這個年紀的我們,除了硬著臉皮面對,似乎別無選擇。
04
這個暑假,當身邊的同學都忙著實習、準備秋招的時候,我卻跑回家,在家做了兩個月的自由撰稿人。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在電腦前碼字的時候,我爸突然走了過來,直勾勾地盯著我的電腦屏幕看了好久,然后問我:“你寫這幾個字就真的可以賺錢?”
我把字體調大了給他看,跟他解釋我寫的是什么,然后價格大概什么樣。他聽了以后沒說什么,但我卻分明看到了他眼睛里的笑意。
要是在幾個月以前,我是不敢跟他說我在寫作的。還記得我跟我媽說我要寫東西的時候,我還特意囑咐她,讓她別跟我爸講。因為那個時候我很清楚,如果沒有一種東西可以來證明你的價值,那你做的東西很可能會被別人當做是“沒有用的、浪費時間的”。因為在很多人的觀點里,找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才是王道。
我深怕,當我滿懷希望即將登頂的時候,卻被告知山頂的風景很糟糕,然后在我還沒來得及欣賞山頂的景色時,就被別人勸告著下山。
我想,這比我親眼目睹糟糕的景色還要糟糕!
05
暑假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跟我媽說,我已經賺夠自己的學費了。然后我看到他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其實真正算起來,我寫稿的時間并不多,加起來可能不超過15天。剩下的大部分時間,我看書、看劇,度過了大學以來最輕松的一個暑假。
說是輕松,但每次接到任務的時候,時間都非常趕,需要我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在那幾個小時里,我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再進行整合,最后提取出問題。強度很大,以至于每次寫完后,我都感覺像打了一場戰。
暑假結束以后,我算了一下,大概拿了6K+稿費,交完了學費也所剩無幾。我開始面臨著很多的選擇:是否要繼續寫稿、是否要繼續運營公眾號、是否該和別人一樣去找一份工作……
這時,我的心里有個聲音一直在跟我說:“別急,現在不能急,別人越是急的時候,你越是不能急”,最后我選擇了聽從我內心的聲音。
至于采訪稿,是我和一個出版社編輯的約定,她說等我大概做到40期的時候,就幫我策劃一本書。而在此之前,我也和另外一個出版社的編輯聊過,她說很看好我的選題。雖然現在距離40期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我已經不那么在乎那個結果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喜歡上了采訪,在和不同人的交流過程中,我收獲到的東西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
是啊,今年我大四了。那又怎么樣呢?該走的路還是要繼續走,不要走太快,也不要被別人落下太多,保持自己的速度和步伐,做好自己,足矣。
-end-
??往期熱門專訪: